为什么商人要住在三坊七巷?从建宁会馆看昔日的小河湾湾

为什么商人要住在三坊七巷?从建宁会馆看昔日的小河湾湾

从郎官巷东俯瞰三坊七巷


指点江山

建宁会馆位于福州市郎官巷17号,靠近东街口,居东百中心仅仅50米。现在设在建宁会馆隔壁是天后宫、斜对面是严复故居。

建宁会馆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2009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为什么商人要住在三坊七巷?从建宁会馆看昔日的小河湾湾


在这里有三件事需要说:

01在建宁会馆朝西的外墙上嵌有一块界碑,上书“城内绥安会馆公业墙界”。这就需要解释“绥安”两个字。林家溱《福州坊巷志》在介绍绥安会馆时说:“绥安为建宁县之别名,以建宁本三国是吴绥安地,晋时立为绥城县也”。三国时期设置的绥安县包括今天的泰宁、建宁和宁化、清流、明溪的部分地方。县治在今天的建宁县城南1.5千米处。到唐代分置为归化(今泰宁)、黄连(今建宁)两县。


为什么商人要住在三坊七巷?从建宁会馆看昔日的小河湾湾


02天后宫初建于元代,清代由建宁商人出资重修。当时建宁商人主要经营木材,通过闽江运到福州。郎官巷西头对面的巷子是大水流湾,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闽江水是可以通过内河达到大水流湾的。在附近还有储运木排的河道。大水流湾及附近的雅道巷还有许多家具作坊。(我家就住在雅道巷10号,那时双抛桥还是流水湾湾)建设天后宫是为了保佑水运的安全。


为什么商人要住在三坊七巷?从建宁会馆看昔日的小河湾湾


03建宁会馆与天后宫是否为两个不同的建筑?我们今天往往把天后宫和实际上的建宁会馆统称为“建宁会馆”,或者说“福州建宁会馆又名天后宫”(保护碑语)。但我们看到前述的界碑是立在现在的郎官巷15号“福州海上丝绸之路同源信俗文化交流中心”“福州海丝信仰民俗博物馆” 的墙上,碑外隔壁才是天后宫。文物保护碑也是立在15号门口。天后宫是郎官巷17号。因此,是否可以说天后宫是建宁会馆的附属建筑。

为什么商人要住在三坊七巷?从建宁会馆看昔日的小河湾湾

山水印象

三坊七巷堪称古代福州城内的高尚社区,在重农轻商的封建社会、在官宦云集的坊巷之间,游走着一批来自山区的木材商人,多么难能可贵。

为了请天妃娘娘保佑,商人们又在儒教盛行的三坊七巷培育了里坊信俗文化。


为什么商人要住在三坊七巷?从建宁会馆看昔日的小河湾湾


在福州的上杭路还有一个“绥安会馆”,一城两馆,可见生意做得不错。建宁商人除经营木材外,还经营纸张、茶叶、笋干等货物,运到福州再转售天津等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