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焚燒:要“禁”,更要“疏”

劉綵鳳

安徽省大氣汙染防治聯席會議下發通知規定,今年起,安徽對秸稈焚燒火點實施衛星全年全時段監測,監測結果每天公佈,對年均每百萬畝農作物播種面積內秸稈焚燒火點數超過兩個且其數量位列全省前三的市,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在省級電視臺作公開說明。(人民網,4月9日)

據有關統計,我國作為農業大國,每年可生成7億多噸秸稈,而廣大農民對這些“廢物”,最傳統最主要的處理方式就是露天焚燒。這種“付之一炬”的處理方式,不僅造成嚴重的大氣汙染和生態破壞,還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削弱了農業產業綜合效益。

國家高度重視秸稈露天焚燒和資源利用問題。自2008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意見》以來,各地積極採取有效措施,秸稈綜合利用和禁止露天焚燒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2015年,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四部委印發通知,要求加大秸稈禁燒力度,力爭到2020年全國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5%以上,進一步壓緊壓實了秸稈禁燒監管責任,將優化秸稈資源利用,放在促進農民增收、環境改善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更加重要位置。

對秸稈焚燒火點實施衛星全年全時段監測,不僅展示了安徽省抓好秸稈禁燒工作的堅定決心和必勝信心,還反映了秸稈禁燒工作是一塊真正難啃的“硬骨頭”。在此之前,河南省對違反秸稈焚燒禁令的地區開出了大額罰單,發現一個秸稈焚燒火點,扣罰縣財政50萬元。黑龍江省對秸稈禁燒工作履責不到位、大氣汙染防治不力的8名廳級幹部、39名處級幹部嚴肅追責問責。可即便是在這樣的問責高壓之下,每到秋冬季節,“才滅一堆火、又冒一股煙”的現象依然存在。

秸稈焚燒屢禁不止,根本原因是現代農業生產高速發展與傳統秸稈資源綜合利用嚴重不足的矛盾,集中體現在秸稈產量大與“出路”窄的問題。要從根源上解決秸稈焚燒問題,一些地方將工作重心放在問責、懲罰上,甚至簡單粗暴地“一禁了之”,顯然“門不對路”。基層幹部群眾普遍反映,焚燒秸稈這把火之所以常撲常有,主要面臨主客觀兩方面原因:農民自身環保意識不強,禁燒自覺性不高;便捷高效的秸稈處理方式缺乏,點火是不得已而為之。秸稈焚燒,農民是主體,唯有直面問題上、迎著農民需求幹,才能事半功倍。

強化宣傳教育是前提。各地政府和基層幹部要因地制宜,注重結合本地的風土人情和文化傳統,創新宣傳教育方式,以農民願意聽、聽得懂、記得住的方式和語言,對其進行宣傳教育,引導農民群眾知法守法。只有農民的思想認識不斷提升,才能真正打跑禁燒路上最大的“攔路虎”。

綜合開發利用是關鍵。秸稈作為農業生態系統中寶貴的生物資源,其經濟價值及其帶來的社會效益不應被忽視。政府要注重引導市場在秸稈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比如,學習歐美髮達國家先進經驗,圍繞秸稈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推進秸稈汽化、秸稈發電、秸稈乙醇等技術研發。再如,探索將中國傳統技藝、傳統文化與秸稈資源利用有機結合,走文創產品研發新路子。唯有用好用活市場這隻無形的大手,才能最大限度增加秸稈資源附加值,促進秸稈資源商品化,實現變“廢”為“寶”,徹底清除禁燒路上的“絆腳石”。

健全長效機制是保障。秸稈禁燒與綜合開發利用,需要政府、市場和農民相互配合、共同參與。政府作為主導力量,要在健全制度機制上下功夫。如針對國內市場秸稈商品化水平低的問題,政府要加大政策傾斜和資金支持,推動關鍵技術攻關和設備研發,激發市場釋放相關活力和創造力。再如,針對農民對政策的敏感性和市場的敏銳性不強的問題,政府既要當好農民的“孃家人”,更要當好企業與農民的“媒人”,幫助雙方建立穩固的合作關係,並出臺配套兜底政策,方能推動秸稈資源的研發及利用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確保禁燒路上不冒一股煙、不燃一團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