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中的木桶原理,讓交易走得更遠

木桶原理由美國管理學家彼得提出,意為由多塊木板組成的水桶,其價值在於盛水量的多少,而決定水桶盛水量多少的關鍵因素不是最長的板塊,而是最短的板塊。其引申含義是,決定一個人成就的不是其"長板",而是其"短板"。

交易中的木桶原理,讓交易走得更遠


外匯交易很好地詮釋了木桶理論。不論自己洞察市場的能力多麼強,盤感多麼準確,賬單多麼絢麗,只要止損、倉位、執行等關鍵環節存在"短板",就難以逃脫"辛辛苦苦幾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的宿命。

止損不執行,如果硬扛,交易計劃就會成為廢紙,短線單扛成了長線單,浮贏單變為了爆倉單。也許有人會說:"大部分被套的單子會扛回來,甚至最終能變成盈利單。"但只要一次沒扛回來,就可能傷筋動骨。

止損是用戰術上的損失來博取戰略上的勝利,我們不能奢望用小的盈利來彌補大的虧損。"死扛"會打亂我們的思路,陣腳一亂,保本都成問題,還奢望盈利嗎?長期下去,非但不能捕獲獵物,反而自身成了被獵殺對象。畢竟,零和遊戲中,不是贏家就是輸家。

倉位不控制,就會造成重倉。

孤注一擲著實不是專業人士的玩法,資金曲線直線向上的背後,蘊含著掉頭墜落的風險,而滿倉的結果可能是直接爆倉。因此,大商所研發團隊評選和很多實盤比賽都把夏普指數列為評價投資顧問的重要指標。不求暴富,但求穩健,這才是成熟投資顧問和職業投資者的追求。

交易中的木桶原理,讓交易走得更遠

執行就是服從命令,不抱幻想,不講條件,邏輯上是"只要……就……",不能有商量的餘地。如果執行不到位,無論交易工具多麼先進,交易理念多麼科學,盈利也只是夢一場。只有知行合一的人,才能得到上帝的眷顧。

交易中"揚長"固然重要,"補短"則更為關鍵。發揮"長板"優勢,才能讓利潤"奔跑";彌補"短板"劣勢,才能留住戰果,避免"竹籃打水一場空".知道錯在哪裡,是向成功邁出的一大步,認真分析自己的"短板",對症下藥,才能讓交易走得更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