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事业单位改革教师和医生有可能领车补!


  • 中央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已于2020年2月17日由中央公务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发布,明确党中央、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机关本级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今年上半年完成;各部门所属在京事业单位2020年底前完成;京外中央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改革按照属地化原则与地方同步完成。


  • 那些眼看着公务员领车补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终于看到了曙光,这些人里面包括很多的教师队伍群体和广大的医务人员。事业单位公车改革以后到底谁能领到车补呢?
  • 首先根据实施意见规定明确界定了参改人员范围,并不是所有事业单位人员都参改而是仅仅原来符合公务用车配备条件的岗位和人数参改,改革后的公务出行保障也不是发放公务交通补贴的一种方式而是采取报销公务交通费用,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及其他符合规定的社会化方式以保障公务出行,从严配备定向化保障公务用车,其中现在通过实报实销等社会化方式来保障公务出行的人员将维持现有方式,因此并不是社会上一些人所误解的事业单位所有人员“普发补贴”。


  • 从以上规定我们可以看出来根据企事业的车改文件要求,教师不能和公务员一样享受车补。有些人会认为教师就是传道授业,一个教书匠,为什么还要提车补。大部分老师来说,确实不需要外出办公,所以很多人认为教师领车补是很不合理。医生主要是在医院救死扶伤,这两种人员都没有在当地市县区公办的需求,所有这两类人员的车补也就没有足够的理由发放了。


对此大量的医务人员和教师群体可能要失望了。

  • 小编认为广大事业单位人员抱怨的多数原因在于不是发不发车补,而是在于自我感觉待遇无法和公务员相比,首先作为教师来说,国家曾反复强调教师的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水平,但是就实际情况来说,参加车改人员拿到手的车补应该算福利待遇,如果教师队伍不享受车补,岂不是变相的降低了教师待遇?
    更何况公务员除了工资还有绩效考核、精神文明奖等各种福利补贴,总体收入还是高出教师队伍收入很多。其次对于广大医务人员,求学时间明显多于其他专业人员,实习完毕业后还要经过两年多的规培考核,浪费好多青春时间,等到正式入职从事医学领域临床工作,刚开始收入更是低得可怜,说实在话一天的收入真不如在建筑工地的民工师傅多,心理落差不是一般的大。

对此如何提高教师群体和医务人员等广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待遇和收入,这才是目前需要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 我国有几千万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更是有优秀的技术人才,如有些网友所说,事业单位是中国特色,且种类繁多、人员庞大。普通教师和医生属于公益类事业单位,占据事业单位的3/4,原来单位就没有公务车辆,干的是为社会公益服务的活,完全没有行政管理职能,车补应该不会有,可是事业单位技术人员也是我国科技进步的中坚力量,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不能让技术性人才待遇吃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