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時間管理,才是無壓工作的藝術

有效的時間管理,才是無壓工作的藝術

大家是否渴望過這樣一種狀態:自己雖然整日事務纏身,卻仍然能夠頭腦清醒、輕鬆自如地控制和處理一切。但現實中大多數朋友們,卻是無法輕鬆的處理生活工作中一切,經常被生活工作搞得精疲力竭,神經緊繃.

《搞定1:無壓工作的藝術》,這本書就為我們提供了有效的時間管理,讓我們輕鬆無壓的處理煩忙的工作。

本書的作者是美國的截維.艾倫,是一種時間管理大師,同時也是行政管理培訓專家和教育家。他擁有20多年豐富的管理經驗,被譽為在提高工作效率方面最具建樹和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並且一直擔任甲骨文公司、世界銀行、L.L.Bean戶外用品專賣郵購公司和QVC購物頻道等企業的高級管理顧問.

有效的時間管理,才是無壓工作的藝術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大寶媽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大寶媽是一位普通的職場媽媽,白天要上班,下班回來要做家務和照顧孩子,同時還要學習,忙裡忙外每天是一團忙。

早上六點起來要給一家人準備早餐,還要伺候孩子起床。好不容易七點鐘一家人洗漱好吃早餐,兒子卻抱怨每天的早餐一樣。吃完飯孩子換衣服上學,兒子卻跟她說不想穿校服,胡鬧了一番。老公又在一邊問他的水杯哪裡去了,公文包放哪裡了?好不容易匆忙要出門的時候,發現自己沒來得及化妝。

如此忙碌的早上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匆忙來到公司,大寶媽列了一下待人事項:上午待辦的事項是審核下屬與客戶A的合作,準備部門的工作會議,下午新人培訓會,到客戶C公司籤合同。

在審核方案時,總經理跟她詢問客戶B的進度,並強調客戶B是個大客戶,要她親自對接。於是她在審核方案時,思緒總想著如何與客戶B對接,結果審核方案的時間超過的預計時間。好不容易做好審核,經理又打電話要她出一份銷售報告,電話剛掛,幼兒園老師打來電話,說大寶今天沒有帶替換衣服,剛好今天體育課出汗沒衣服換,要大寶媽趕緊送去……

下午因為新人培訓會太長導致去客戶C公司遲到,所以晚上不得不加班,造成加班沒辦法按時接孩子和回來做家務,惹得老公一頓埋怨,每天的瑜珈和學習又沒辦法如期進行…….

一天下來,大寶媽已經疲憊不已。自己弄不清到底做了哪些事,還有哪些事沒有做到的,總之腦袋裡一團漿糊,完全沒有辦法有條不紊的進行。

這個時候,大腦這個CPU已經不堪重負了,超負荷的精神負擔無時不刻不在侵擾他們的注意力。那麼,有擺脫這種壓力的辦法嗎?當然是有的。

本書中所描述的方法和技巧,可以能讓我們在適當的時間完整、系統的運用這些技巧,從而輕鬆面對繁忙的工作和生活.這個方法,簡稱GTD,也叫時間管理.

有效的時間管理,才是無壓工作的藝術

首先,我們要清空大腦。只有清空大腦,才能專注。

我們要把大腦裡面一切未盡之事,無論大小、輕重、緩急,只要是等待處理的、需要改進的、引起注意的事務,都統統收集起來,存儲在脫離大腦意識之外的、條理分明的、可靠的系統中。

為了幫助你清理自己的大腦,儘可能找出所有需要收集的事情,我們列出了“未盡事宜的引子”清單,逐條核查清單中內容,看一看有沒有遺漏的。一旦有所發現,馬上在紙上記錄下來,投入工作籃。

用於收集那些未盡之事有很多工具:有形文件夾、紙質記事簿、電子記事簿、錄音設備、電子郵件。無論是否屬於高科技,這些工具和設備都可以視為工作籃,可以用來具有潛在重要性的信息、任務、想法和行動安排。我們可以根據個人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籃。

把生活中的各種事情彙集到一起處理的時候,你會對自己的情況有更清醒、更全面的認識,知道哪些事情是必須做的,哪些事情是不必做的。

一旦確定了下一步行動,這時,你就面臨著三種選擇:

·立刻執行(如果兩分鐘內可以完成)。

·委派他人(如果你自己不是完成任務的最佳人選)

·推遲執行,把任務放在你的組織系統中,在日後有時間的時候再完成.

對兩分鐘內可以完成的任務,哪怕不是什麼重要的任務,都應該立即將完成。這就是” 兩分種原則”。比如給孩子爸打電話,交待一下晚上要加班。遵守”兩分種原則”並養成習慣之後的人們,他們的工作效率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有效的時間管理,才是無壓工作的藝術

在你完整地建立了自己的任務管理系統之後,你會發現有些任務,自己並不是最適合處理的這類任務的人,或者說有更適合處理這任務的人。比如家裡的水龍頭壞了需要更換,這種任務可以叫老公去處理.公司有件急貨在貨運站,需要趕緊去取回去,可以委派公司的司機去拿。委派給他人的任務,形成了一個“等待”清單,在每份委派給他人處理的任務上要標明具體的日期,便於對這個任務進行跟蹤。

推遲執行,大部分都是由你親自實施,而且耗時都在超過2分鐘以上.這種任務可分為當日待辦完成,短期和長期。

一個完整的、沒有漏洞的組織整理系統,可以賦予你無窮無盡的力量,因為它可以讓大腦徹底擺脫那些低層次的思維,把精力投入到更重要的事情中,並且不會留下任何未經處理的事務來分散你的精力。但是,你的組織整理系統一定要比你自己的大腦更可靠,這樣你才能信任它、依賴它,這也是實現上述目標的基本前提.

擁有完善的組織整理系統,你才有精力去放眼更宏觀的問題,大腦在記憶或提醒方面的持續壓力才能得以釋放.

從組織整理和操作的角度來看,需要跟蹤和管理的事情可以分為7大類(就是除去“垃圾箱”以外的7個外圍圖標中的內容):

·“項目”清單

·項目的輔助資料

·記錄在日程表中的行動和信息

·“下一步行動”清單(一個或多個)

·“等待”清單·參考資料

·“將來/也許”清單

一個完整的”項目”清單,是讓你將視線從微觀轉至宏觀的重要工具.它能讓你從此實現無壓力的工作效率.對於控制和關注至關重要,可以緩解微妙的緊張善,每週回顧的重一點一目瞭然,從而促進關係管理.

通過這套工作流程管理方法,利用GTD技巧去收集,理清,組織,回顧所創建的清單,讓你充分套利用大腦的資源,並它工作的更加優雅,更加效率,更具有創造性.

戴維. 艾倫在本書中說,你的大腦是用來獲得想法的,不是用來保存想法.希望我們可以利用本書的方法,讓我們的可以更輕鬆自如,做高效率高價值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