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歷程》:從“同理心”視角深度剖析天寶的奇蹟人生

《自閉歷程》是根據美國動物科學家、畜牧學博士——天寶·葛蘭汀的個人自傳改編而成。影片講述了女主人公天寶傳奇的一生。天寶在四歲時被醫生診斷為自閉症,媽媽忍痛把她送到了寄宿學校,希望她可以過正常孩子的生活。


天寶在學校裡遇到了她人生中的恩師,卡洛克博士。恩師發現了她的與眾不同,並耐心的培養她,引導她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和世界接觸,並幫助她順利考上了大學。


大學前,天寶來到姨媽家的農場過暑假,她對農場的動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不斷從事畜牧業的研究和學習,創造了自己的人生奇蹟。


本片多處感人至深,勵志並引人深思,豆瓣評分8.9,榮獲第68屆金球獎,62屆艾美獎。


《自閉歷程》:從“同理心”視角深度剖析天寶的奇蹟人生


天寶從一個四歲都不能開口說話,連媽媽的觸碰都不能接受的孩子,最終成為到世界各地演講的著名動物學家,甚至她在演講時的表現讓人都不敢相信她是一名自閉症患者。


影片從很多角度講述了天寶坎坷但奇蹟般的一生,最打動我的,是天寶對動物的同理心,她一路走來獲得外界給予她的尊重並不多,所以她同理到了動物身上,認為就算牛逃不過被屠宰的命運,在被宰殺前,牛也需要有尊嚴的走向死亡。正因為她的這份同理心,讓他擁有了很多成就。


同理心是一種令人感到關愛與溫暖的情感,它也是一種力量,可以促進人際交往的關係,改變我們的生活,甚至造就人生的奇蹟。


01

同理心是什麼?


天寶的奇蹟人生,與同理心是分不開的。


天寶用同理心表達了她對動物的喜愛與尊重;

恩師卡洛克博士用同理心體會了天寶的狀況,並積極關注她,耐心挖掘她的天賦;

媽媽和姨媽更是用同理心一直陪伴天寶,並給予她無條件的包容和理解;

另外當時的教育體制,從同理心出發,給予了天寶相當寬鬆和開放的環境;

在求學途中她遇到的每一位老師,都願意用同理心去傾聽、去看她嘗試和改變...


同理心又叫做換位思考、神入、共情,指站在對方立場設身處地思考的一種方式,即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並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


《自閉歷程》:從“同理心”視角深度剖析天寶的奇蹟人生


我們其實很多時候都在用自己的同理心處理問題,比如:


當你看到你的同事要公開演講時,你會嘗試想象他的緊張,並給予他需要的鼓勵;

在給你的女朋友挑選生日禮物的時候,你也會想象她會喜歡什麼,買什麼才會讓她更開心;

媽媽看到啼哭的孩子,會猜想他到底是餓了還是困了。


但有的時候,我們又好像根本不具備同理心,就像天寶在上學期間,很多同學都因她的特殊而嘲笑和歧視她。

也像今天的我們在面對羅永浩做直播的時候,會說他拼盡全力還在做著和年齡不符的事情,和年輕人掙一口飯。


我們為什麼有時能同理別人,而有時卻不能呢?


02

為什麼人會有同理心?


①人天生具有同理心


斯密在《道德情操論》的開頭寫到:“無論人有多自私,在他的本性中顯然存在著一些原則,使他關注他人的命運,使他人的幸福成為他的必要之物,雖然他無法從他人的幸福得到分毫好處,但光是看到他人的幸福,就足以令他感到愉快”。他指出——我們生來有能力站在別人的立場思考。


這也解釋了天寶的恩師卡洛克博士用心的幫助天寶找尋她天賦的原因。


很多人認為自閉症兒童都會缺乏同理心。但自閉症專家菲比·考德威爾認為,患自閉症的人並不是缺乏同理心,相反,他們是對情緒太多敏感,為了避免痛苦而抑制了他們的情緒機制。


天寶也許不是不想表達對媽媽的愛,而是不會表達,她太過敏感,她把自己想表達的同理心都轉移到了動物身上。


《自閉歷程》:從“同理心”視角深度剖析天寶的奇蹟人生


②人因過分關注自己而忽略同理心


在現實生活裡,人總是更願意接受和自己差不多的人,而不是那些不太一樣的人,這也是人類正常的心理。


太過於關注自己的時候,就不存在什麼換位思考了,比如:


自己身在幸福之中,很難體會別人的受苦或不幸,而對別人表現的很冷淡;

在和別人產生不同意見時,十分確信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並覺得任何不認可自己想法的人都是錯誤、無知或愚蠢的;

一件事自己沒有成功,也很難為身邊人的成功感到高興...


過分專注於自己的情感、經驗與渴望,而忽略了同理心的存在。如果可以走出自我,探索他人的生活與視角,藉此反觀自己的生活方式,才能做到同理別人。


“只有自身感受到別人的存在,你才能理解他們——約翰·斯坦貝克”


同理心其實是一種能力,幾乎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只是你可能從來沒有發揮出這種能力。讓我們來看看如何提高同理心的能力呢?


《自閉歷程》:從“同理心”視角深度剖析天寶的奇蹟人生


03

如何獲得同理心?


《同理心》這本書的作者發現,高同理心人士擁有一些共同的點,這些態度與做法能刺激大腦中的同理心迴路,使他們理解其他人怎麼看世界。以下簡稱6個習慣:


①習慣1 打開你的同理心開關


想要打開同理心開關,需要先看到同理心。你要成為一個“同理心偵探”,用心體會每一次同理心現象,並把你看到的同理心記錄下來,不管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


影片中卡洛克博士看到了小天寶對死去的那匹馬的同理心,同時也激發了他無條件的對天寶的幫助與鼓勵。


你可能會發現原來你的老闆在試圖瞭解別人的想法,你的愛人在想辦法讓你感到開心。經常的覺察生活中的細節,只有看得到,才可能用同理心去看待世界。


《自閉歷程》:從“同理心”視角深度剖析天寶的奇蹟人生


②習慣2 進行想象的跳躍


我們無法假定其他人擁有與我們相同的價值觀、喜好等等,但是我們可以試圖去尋找和其他人的共同點。當我們的生活或者經驗與他人相符時,尤其是痛苦的經驗,我們自然會更好的同理他人。


高同理心的人不僅只會找到共同點,相反,他們更會主動理解自己和對方的差異。也許有一天,你在別人的辦公室能忍住不抽菸,因為你知道別人也許不喜歡煙味,儘管你自己並不介意。


就像天寶所在的學校,當時的教育體制,沒有認為她的不同而否認她,而是嘗試去理解和包容她。


有意識地站在別人的立場設想,瞭解對方的獨特性,也就是進行了想象的跳躍。


③習慣3 探索與實踐同理心


當一群人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努力,或者彼此擁有共同的經驗時,很容易構成一個關懷圈,而且會在無意間產生同理心的融合。


去體驗不同的生活,不管是旅行,還是與不同的人合作,都能幫你探索那些讓你感到好奇而且不瞭解的領域。比如,你喜歡唱歌,就可以去參加一個合唱社群,合唱可以給大家帶來自信,使每一個人都會為自己和大家感到驕傲,讓大家產生共同的歸屬感,同時還能學會很多好歌。當然,這樣產生了預期之外的東西,就是同理心。


團體是合作的溫床,可以讓不同背景不同年齡的人產生同理心。你剛加入一個足球小組,一開始,你可能還擺脫不了自己的成見,但慢慢的,你就會願意幫你的小夥伴去推銷保險,也願意把自己的資源介紹給有需要的球友了。


探索與我們完全不同的人生與文化,試著親身體驗,在社會合作中,運用同理心理解別人的人生歷程,也就做到了同理心的探索與實踐。


《自閉歷程》:從“同理心”視角深度剖析天寶的奇蹟人生


④習慣4 鍛鍊對話藝術


對他人保持好奇心,是激發同理心的關鍵。社會學家森尼特寫道,我們可以把同理心當成“對他人內心充滿好奇的情感。”


積極的傾聽,努力去感受對方,並且感同身受,最後努力的瞭解對方的需求。比如當你的太太最近經常抱怨你玩手機而不管孩子時,你先彆著急幫自己辯護,而是說:“我發覺你對我們照顧孩子的工作分配不太開心,是嗎?”或者說:“我上星期有好幾天晚上有應酬到很晚,你是不是因為這個不高興?”


正如溝通大師吉拉德說:“當你認為別人的感受和你自己的一樣重要時,氣氛才會融洽”。


很多時候,我們還沒有真正表達出自己的需求時,就已經開始了互相攻擊指責,但當知道了對方的真正需求時,解決起來又並沒有那麼難。


對他人充滿好奇心,積極的傾聽他人話語,卸下自己的面具並去真正的關心他人,這些都是鍛鍊對話的藝術,學會了這些,你會更加具有同理心。


⑤習慣5 坐著椅子旅行


“椅子同理心”是一種在自己客廳旅行的方式。是你通過藝術、文學、電影與在線社交網絡,到別人的心靈中遨遊。


當你看書、看電影的時候,可能被一些情節所感動,並留下眼淚,並深深感受到對方的難處。


在發展同理心的路上,我們是需要和別人更緊密的接觸,並且更多的瞭解別人的生活,但有些做法困難重重,甚至無法實行。比如男性該如何實際體驗懷孕的種種感受?該上哪裡找薩摩亞島的長者跟你暢談宗教,討論愛的意義?因此,我們永遠需要椅子同理心帶領我們踏進遠在日常生活之外的隱秘天地。


《自閉歷程》:從“同理心”視角深度剖析天寶的奇蹟人生


⑥習慣6 激起同理心革命


當你看到小狗遭人攻擊時,你的心絃也會觸動,身體也會不由自主的往後縮。這種同理心源於我們與很多動物共有的一種根本情緒:躲避痛苦,奮力求生。就像天寶對動物的同理,她撫摸它們,聽它們的聲音,看他們的眼睛,體會它們的感受,希望他們能減少痛苦的離開。


我們生活在一個生態圈裡,同理心也讓我們認識到人類與自然的唇齒相依。


如果我們都可以產生大量的同理心,去面對這個社會和自然,甚至可能促成社會的變革。我們的生活可能真的也會像天寶一樣,出現奇蹟。


總結


今天我們通過影片《自閉歷程》瞭解患有自閉症的主人公天寶的傳奇經歷,她的人生雖艱難,但因為同理心,使他最終成就了自己的人生。


同理心是換位思考,是深入到對方的視角,也是與對方的共情。人天生具備同理心,但卻會因為過分關注自己而忽略同理心的存在。


同理心是一種可以被培養的能力,我們可以通過打開你的同理心開關;進行想象的跳躍;探索與實踐同理心;鍛鍊對話藝術;坐著椅子旅行;激起同理心革命這六個習慣,來刺激大腦中的同理心迴路,使我們更容易理解其他人怎麼看待世界。


希望你也能因同理心,而創造屬於你的人生奇蹟。


《自閉歷程》:從“同理心”視角深度剖析天寶的奇蹟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