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內急是“方便”還是“放便”?

一、引言:

百度百科在“方便.綜合應用”一欄中講了一個關於“方便”一詞使用的案例,說是:在一個有老外參加的飯局上,一人說去方便一下,老外不解,旁人告訴他“方便就是上廁所(指排洩大便或小便)”。過了一會兒,旁邊的一電視臺美女主持人對老外說希望在她方便(指有機會、有時間)的時候會安排老外做個專訪。老外愕然:怎麼能在你方便的時候?美女主持人說,那就在你方便時,我請你吃飯。老外暈倒。

方便,一會兒是指“去排洩便”,一會兒是指“便利時”。就是老中他也得暈倒!

二、關於方、放、便、方便等字詞的規範解釋

關於方、放、便、方便的意思,《現代漢語詞典》中有:

方:指正(或長)方形、地區(或域) 。 (個人認為,凡屬地方、方正、規矩之屬皆為“方”。)

放:指解除約束、使自由。

便:指方便或便利、方便的時候或順便的機會、非正式的、屎或尿、排洩屎或尿。

方便:指便利、適宜、婉辭(指富有剩餘的錢兒)等。 【《現代漢語詞典》中的“方便”,並無“排洩大小便”意】

百度漢語釋“方便”的意思有: 1便利、2使便利、3適宜、4婉辭,表示有富裕的錢:手頭兒不~、5婉辭,指排洩大小便:車停一會兒,大家可以方便。【特別說明,“5婉辭,指排洩大小便:車停一會兒,大家可以方便方便”是規範《漢語詞典》中沒有的。】

綜上可知,方、放意思迥異。放,意為解除約束、使自由,排洩大小便當為“放便”而非“方便”。誠如“放屁”,意為放掉臭屁,寫成“方屁”行不行?肯定不行!類例很多,不再舉。

三、“方便”的“排洩大便”一意從何而來?為何還能大行其道?

1、源於舊話本小說或現代小說中出現的用“方便”一詞表“排洩大(小)便”意。“百度百科”中釋“方便”為“解手,排洩大、小便”,且舉例①《西遊記》第五三回:“他兩個腹中絞痛……那婆婆即取兩個淨桶來,教他兩個方便。” ② 峻青《海嘯》第四章:“我不愛上廁所,我要到外面方便去。”

2、《現代漢語詞典》中並無“放便”一詞;或民間有“放便”一音但又與“方便”的方言發音很近似,於是寫書者便沿用了舊話本小說中的“方便”一詞。

3、現行的文字類資料上都是以“方便”一詞表“排洩大小便”意。平常的人們使用“方便”一詞並不究其本意,方就方吧,無所謂,說聽者知曉其義就行。

四、結束語:

中華文字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是內涵豐富精準,而不是讓人丈二和尚摸不著它的頭腦。

方便就是便利;“放便”是排洩大(小)便,意思清晰。上衛生間(或側所)去解決內急是“放便”,說成是“方便”委實不妥,應當予以糾正。希望大家在表達解決內急之意時有意識地寫說用“放便”;也希望字典、詞典的編輯者能予以重視,在方便的時候編輯增加詞條“放便”用以表達“排放大小便”之意,去掉“方便”的“放便”這一兼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