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管網裝上“千里眼”!他10年沉浸智慧控水,讓居民用水更放心

(央視財經《創業英雄匯》)

愛水、護水、惜水,事關可持續發展和千家萬戶的日常生活。據《中國環境報》的數據分析,如果我國的供水管網漏水率能夠降低10%,每年可節約水資源52億立方米,相當於370多個西湖的水量。如何讓水資源的使用更加合理高效,創業者薛金山帶來了他的解決方案。

【本期創業者:薛金山】

供水管網裝上“千里眼”!他10年沉浸智慧控水,讓居民用水更放心

由於傳統供水設備生產製造門檻低,不夠標準化,質量參差不齊,市政供水管網和供水設備配置分散,人工巡檢難度大,一旦管網漏水,不僅維修費高,還造成水資源的浪費,有時還會造成停水。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識的提升,對水質的需求也越來越高。但是從源頭到水龍頭整個水輸送的過程,水質安全的把控還待提升,比如部分社區水箱不能及時進行水質檢測,為飲水安全。

哪裡有抱怨,哪裡就有機會。針對困擾傳統供水領域長期存在的頑疾,薛金山團隊提出“連得上,看得見,管得住,用得好”理念,通過3年時間,研發了一套從水源頭到水龍頭的供水安全解決方案。在水源地、水廠、供水管道、小區水箱,都安裝上傳感器及智能終端,24小時對水位、水壓、水質等進行監控,同時通過物聯網,藉助人工智能對用水規律的分析和預測,對分散在城市各個角落的水箱進行調控,發揮調蓄功能,力求達到高峰期不高,低峰期不低的效果。通過平臺的智能調控,不但提高了水質,還大大緩解了高峰期管網的供水能力不足、壓力不夠、水錘導致爆管等問題。

供水管網裝上“千里眼”!他10年沉浸智慧控水,讓居民用水更放心

薛金山出生在山清水秀的重慶梁平縣,2000年畢業於瀋陽航空航天大學飛行器設計與製造專業,有進入本專業領域工作的好機會,而當時懷揣夢想的薛金山畢業後奔赴深圳。在深圳主要涉足電子信息技術等高科技領域的產品設計、研發、製造,汲取了相關技術及管理經驗,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逐步推進以及家庭原因,他萌發了回到家鄉創業的想法,經過反覆考察,2011年回到成都開始創業,從高科技領域進入到傳統的供水設備研發、生產、運維服務領域。

民以食為天,食以水為先。供水安全關係到千家萬戶,飲水安全不是“時點”問題,而是一項長期工作。經過10年的水務領域沉浸,薛金山團隊不斷創新,強化基礎共性技術研究,向垂直領域產業互聯網的道路上前行,希望讓城市供水更安全,讓一泓清泉潤澤百姓的心。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本週五22:00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視財經頻道《創業英雄匯》!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

(編輯 張彩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