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力争战“疫”复产“双胜利”

当前,正值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关键时期,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紧盯影响复工复产的突出问题,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引导农户抢抓农时,积极做好疫情防控、生产调度、服务保障等工作,力争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双胜利”。

砀山:力争战“疫”复产“双胜利”

强化组织引领,靠前部署抓生产。该县各级党组织早谋划、早安排,统筹联动、多点发力,坚持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同频共振”,形成全面动员、党员群众积极参与战疫情、备春耕、助复工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的组织引领作用,成立农业生产工作专班,及时储备农资,采取分散、错峰等形式,以家庭为单位指导开展春耕备产。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按照2020年春耕农业生产方案,开展早春果园病虫害综合防治、防范倒春寒等工作,植保技术员下镇入村指导春耕备耕、复工复产、农资储备等工作。选派联系指导员18人,到农业企业、农业园区、产业扶贫车间,为扶贫车间提供口罩、消毒液、红外线体温计等防控物资120余件。全县150支驻村工作队334名驻村工作队员积极投身一线,动员指导群众开展春耕、复产,落实农业生产工作,巩固脱贫成效。党员大户发挥龙头引领作用,带头加入合作社、带头调整产业结构、带头探索新技术,全县15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600余名党员,带动11.3万余户农民增收致富。银行部门制定差异化信贷政策,优惠贷款利率、优化审批流程,为合作社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截至2月底,砀山农业银行累计发放疫情专项资金贷款490万元、涉农贷款10958万元,其中农户贷款6178万元。

砀山:力争战“疫”复产“双胜利”

突出作用发挥,靠前服务促复工。深入推进为民服务“送到家”行动,各村(社区)党员干部、扶贫小组长和网格员等1300多人组成“红色代办员”志愿者队伍,采取“微信电话点单、党员干部跑腿”的方式,主动为群众配送农资用品、讲解生产技术和“代买代送”服务。加强技术指导,各镇组建农技指导员队伍,到春耕一线,盯紧农田果园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问题,开展技术培训150人次,指导水果种植户1000余次。充分发挥71名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作用,并选派121名优秀干部到企业担任“防疫联络员”,各企业党员共成立110多支“党员先锋队”,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230多个,先后向企业提出意见建议21个,协调解决企业复工复产困难问题50多个。摸排梳理企业用工需求,梳理216家企业、7123个岗位用工信息在全县发布,为用人单位招聘用工和劳动者求职就业提供线上服务,确保招聘活动不停歇、就业服务不断线,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稳就业工作。全县各企业通过前期分批、分步进行渐进式复工,逾九成的企业已经恢复生产。

砀山:力争战“疫”复产“双胜利”

砀山:力争战“疫”复产“双胜利”

聚焦生产需求,靠前保障抓供应。全县各级党组织积极行动,以农业生产需求为导向,着力做好种子、化肥、农机具等生产资料的调运、储备和供应。各镇分片区配备专业检疫员,在严格做好检疫的前提下,全面协调蔬菜、畜禽及农资物品运输车辆通行,协调解决饲料短缺、畜禽出栏渠道不畅等问题。县农业农村局科学遴选1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服务主体,给果农提供农资统购、技术指导与培训、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服务,推动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机补贴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地见效。落实补贴资金468万元,统筹协调储备农药、化肥4000多吨,农资供应确保满足需求。大力推广现代化机械作业,动用80台空中植保无人机、11台陆地自走植保机等大中型植保机械,日作业能力2万余亩,对麦田进行陆空立体式管理,减少人员流动,提高春耕春管效率。目前,全县45万亩冬小麦病虫害防治已全面完成化除化控,完成70万亩果园春季病虫害防控指导。

砀山:力争战“疫”复产“双胜利”

推进线上销售,靠前作为助增收。针对农产品销售缓慢等问题,创新思路举措,利用线上销售等方式,开通“网络直播”,促进群众增收,助力脱贫攻坚。2月29日,副县长陈新启走进西瓜视频助农直播间,助售砀山梨4.7万斤;3月2日,县长陶广宏走进央视新闻和拼多多助农直播间,化身带货主播,为砀山酥梨代言,直播期间累计下单近3万单,销售酥梨14万斤。发挥第一书记助力脱贫攻坚作用,许多党员干部利用微信、抖音等网络平台,帮助果农、菜农等解决滞销农产品,为群众解决后顾之忧,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