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渠的作用是什麼?

星星公主的兔兔


缺乏這方面的水利工程技術人才,韓國瞧準了這一點,派鄭國前往秦國臥底,果然秦國動了心,欣然同意,即刻開工。一場″疲秦″的計劃悄然實施,因為工程浩大,秦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不久,秦始皇就識破了韓國的詭計,把鄭國給抓了起來。然而鄭國的一句話打動了始皇帝,《漢書》中是這樣記載的,鄭國說:“始臣為間,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為韓延數歲之命,而為秦建萬世之功。”偉大的人物就在於利弊權衡中的決擇,秦始皇認為鄭國這個間諜說得有道理,將計就計,委派鄭國將這萬世之功進行下去,歷時十年,終於修成,並以鄭國的名字,為這一工程命名。秦國依賴關中平原源源不斷的糧草,掃清六合,一統天下。


梅里一了


韓桓王心裡很緊張,因為呂不韋主政以後的秦國,實力再次恢復,而且一直渴望著東出。韓國作為緊挨著秦國的小弟,是阻擋秦國東出的重要樞紐。

為了保住韓國,韓桓王想了一個好主意,那就是幫助秦國修建一條河渠,這條河渠工程浩大,需要十多年時間,外加數十萬人的努力才能修建而成。

這麼一來秦國就會花大力氣在修渠事業上,便無暇顧及東出了。既然沒機會東出,那韓國自然就能夠得到保全了。這條渠的名字就是鄭國渠。


一、鄭國渠花費了秦國10年時間。

秦始皇剛登基那會兒,秦國已經很強大了。雖然秦昭襄王晚年秦國再次遭受聯軍打壓,但是軍事實力並未受損。

再經過安國君和嬴異人的4年努力,秦國的實力逐步提升。尤其是這期間呂不韋雄心壯志,打算幫助秦國一統天下。

韓國心裡慌啊,為此送去了水利專家鄭國。在那個年代,鼠目寸光的諸侯王,除了軍事人才外,覺得其他人才都是次要的。

而呂不韋一眼就看中了鄭國,指名道姓要鄭國留下來幫他修渠。這件事恰好正中鄭國下懷,鄭國本來就是為了來修渠的,以此可以幫韓國拖住秦國幾年。

這一修就從秦王政元年,一口氣修到了秦王政十年。期間動用的民工數量沒有統計,不過從鄭國渠的規模來看,至少也有數十萬之多。

鄭國渠長300多里,西引涇水東注洛水,使得這周圍的良田都得以灌溉,而且減少了水患,使關中平原沃野千里,成為了天下最重要的糧倉之一。


二、司馬遷認為,鄭國渠是秦始皇一統天下的基礎。

歷代文人,對鄭國渠的褒獎,都非常多。因為這條渠,不僅在當時很有用,往後這兩千多年,都是有利於關中百姓的,屬於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工程。

除了對關中平原的百姓們有好處外,其實這條河渠最重要的一個功能,那就是讓秦始皇有了一統天下的後盾。

渠成,注填於之水,溉澤鹵之地四萬餘頃,收皆畝一鍾,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因命曰鄭國渠。---《史記》

這是《史記》裡對鄭國渠的一段描述。鄭國渠修建成功以後,使得每一畝地都能夠收取1鍾糧食。

這是古代的計量單位,1鍾等於10釜,1釜等於4區,1區等於4豆,1豆等於4升。這麼來算的話,1鐘相當於是640升。

而平常關中畝產只有100升左右,可見關中地區的糧食產量,足足提升了6倍多。這是相當驚人的一個數字。而且周圍4萬多頃荒地得到了改良灌溉,都能達到這一產量。

因為鄭國渠的出現,使得關中地區在那段時間沒有再出現過饑荒之年。而秦始皇的國庫裡,糧食自然是成倍地增長,這也就是秦始皇吞併六國的基礎。

雖然說得有些誇張了,過分強調鄭國渠的作用,但是鄭國渠修建完成,對秦國絕對是大有好處的。


三、取名鄭國渠,可見這條渠也得到了秦始皇的認可。

河渠修建過程中,秦始皇發現了鄭國渠的秘密,原來這是韓國的緩兵之計,秦始皇大怒,立刻把鄭國給抓了過來,打算宰掉他。

這個時候鄭國卻說了一段非常經典的話:始臣之間,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為韓延數歲之命,而為秦建萬世之功。

意思就是說,我鄭國剛來的時候,的確是以間諜的身份過來的,打算利用修渠拖慢秦國的步伐,可是等到河渠修好了,那受益的難道沒有大秦嗎?我鄭國修渠為韓國只延續了幾年的壽命,卻為大秦建立了萬世的功勞。

這話說得非常體面,可見鄭國此前早就演練過了若干回被發現以後的場景,這段話應該是他早就想好的託詞。


秦始皇一聽,還真的樂了,年輕人就是容易受到蠱惑。秦始皇不僅沒有殺掉鄭國,反而讓他繼續主持修渠工作。

等到這條渠修築完成以後,出人意料的是,秦始皇居然用鄭國的名字,為這條渠命名,稱之為鄭國渠。這可把鄭國感動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

由此可見,鄭國渠修建而成,的確給大秦帶來了很大的好處。秦始皇對鄭國的褒獎,一點也不過分。


四、戰國時期的兩大水利工程,都在秦國。

都江堰和鄭國渠都在秦國誕生,這就不是偶然了。秦國那邊其實環境是比較艱苦的,跟平原地區沒法比,要想開墾荒地十分困難。

僅有的一點平原和良田,不足以支撐秦始皇東出一統天下,勉強能夠保證秦國不被消滅就很不錯了。

可是秦人比較善於動腦子,他們打下了蜀國和巴國以後,開始啟用李冰修築都江堰工程,使得蜀地成為了天府之國,天下糧倉。

等到鄭國來了以後,他們又讓鄭國在關中平原修建鄭國渠,再次讓秦國的糧食產量翻了好幾倍。這可都是人力的功勞。

所以說活該秦國能夠一統天下,因為秦國人懂得什麼叫做奮鬥的精神。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那就自己創造條件上。

有著兩大糧倉為秦始皇保駕護航,他在征討天下六國的時候,一點後顧之憂都沒有,這就是秦始皇的優勢。


總結:秦國滅六國,並不是偶然。

所以說秦始皇能夠一統天下,絕對不是偶然,奮六世之餘烈這是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從人治的角度進行了強有力的改革。

又修建了都江堰和鄭國渠,從後備力量的角度,給了秦國堅實的後盾。因此秦國滅亡其他六國,優勢太明顯,不過這些優勢都是秦國人自己創造出來的。

蜀地連年水患,當地人怎麼就沒想到修建都江堰的呢?天下七國土地貧瘠的地方又何止秦國一個國家?難道其他國家就沒有需要開墾的荒地嗎?他們為什麼沒有想過修建一條類似鄭國渠的河渠呢?這就是掌握主動性的重要性。


江湖小曉生


鄭國渠是公元前246年,由韓國人、水利專家鄭國在秦國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位於今天的涇陽縣西北25公里的涇河北岸。它西引涇水東注洛水,長達近 300 餘里,灌溉面積號稱4萬頃的古代水利工程。

當時,秦國國力強盛,虎視眈眈。韓國在秦國的東面,兩國距離太近,關係不好,矛盾又多,隨時都有被秦吞併的危險。韓國也很清楚秦始皇(當時還是秦王)統一六國的野心。為求自保,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韓桓王想出了一個所謂“疲秦”的計策,在秦始皇繼位的那一年,派出了本國水利專家一個叫鄭國的人去秦國當說客(間諜),遊說秦王政修建一條溝渠,西引涇水,東注洛水的水利工程。也就是在涇水和洛水(北洛水,渭水支流)間,穿鑿一條大型灌溉渠道。表面上說是可以幫助發展秦國的農業,真實目的是要耗竭秦國經濟實力,企圖轉移秦國視線,引誘秦人將人力、物力和財力投入到這龐大的水利工程中去,使它無法也無力發動統一戰爭。

韓國包藏禍心的投其所好,卻沒有想到秦王很爽快地採納了韓國人建議。並決定由鄭國主持,在關中地區的渭河平原上,開鑿、興修大型灌溉渠,它西引涇水東注洛水,長達約300餘里。涇河從陝西北部群山中衝出,流至禮泉就進入關中平原。秦王政當然知道這是韓國的計謀,但他為什麼又會答應呢?他想到的不是鄭國口中的“千秋偉業,萬世之功”。而是要想統一天下,就不能缺少雄厚的經濟實力。農業生產、經濟發展又離不開水利灌溉和水利利用。讓乾旱的關中平原解決饑荒、溫飽問題。當時,秦國的水工技術還比較落後,也需要像鄭國這樣地水利專家來幫助,所以,秦王就任命鄭國主持這一水利工程。

鄭國渠是戰國時期繼都江堰之後,我國著名的水利工程。它的開鑿興建,是以涇水為水源的有壩引水工程。大約花了十年多的時間,才告竣工。由於這項工程是鄭國領銜設計和主持施工的,因此,人們稱之為“鄭國渠”。工程自今陝西禮泉東北,引涇水東流,至三原北匯合濁水,以及石川河道,再引流東經富平,南入蒲城,再注洛水。乾渠全長約120餘千米。具體一點也就是:西起仲山西麓谷口(今陝西涇陽西北王橋鄉船頭村西北),修築石堰壩,抬高水位,攔截涇水入渠。利用西北微高、東南略低的地形,渠的主幹線沿北山南麓自西向東伸展,流經今涇陽、三原、富平、蒲城等縣,最後在蒲城縣晉城村南注入洛河。所以,《漢書·溝洫志》說它的“渠首工程,東起仲山(中山),西到瓠口(谷口)。在涇縣西北,隔著涇水,東西向望”。它的建成,大大改變了關中的農業生產面貌,《史記·河渠書》說它:“用注填閼之水,溉澤鹵之地”。意思就是用含泥沙量較大的涇水進行灌溉,增加土質肥力,改造了鹽鹼地4萬餘頃(相當於現在的280萬畝)。從此,一向落後的關中農業,迅速發達起來。雨量稀少,土地貧瘠的關中,變成富庶天下的一方。使關中地區像《史記·河渠書》說的“為沃野、無凶年”。 《漢書•溝洫志》說:“渠就,用注填閼(淤)之水,溉舄[xì戲]滷之地四萬餘頃,收皆畝一鍾,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因名曰鄭國渠”。當時,一鐘相當於六石四鬥,比黃河中游一般畝產一石五斗要高出很多。鄭國渠修成至今2400多年,谷口以下乾渠渠道,今天仍在發揮積極作用。

鄭國渠的建成,韓國人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偷雞不成反蝕了一把米。當初的“疲秦”的計策,反而促使秦國十多年後的更加富庶強大。公元前230年,秦王政開始了統一六國的行動,到公元前221年完成了六國統一,秦王政也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秦始皇。這大概也是韓桓王當初沒有想到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