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宣帝时代设立“常平仓”,其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呢?

本文系作者小张的情感知识独家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汉宣帝时代在经济上的一个创举,就是设立“常平仓”。此举的意义,就是国家储备大量粮米,用来调控市场物价。这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第一次,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来调整经济政策。这个奏议,是由汉宣帝的大司农耿寿昌提出的,他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经济学家。常平仓的设立,使西汉王朝的物价得以稳定:当国家丰收的时候,可以通过抬高粮食收购价格的方法,防止谷贱伤农。

汉宣帝时代设立“常平仓”,其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呢?

粮仓

当国家粮食歉收的时候,又可以通过常平仓平价卖粮的方式,用以平抑物价。此举也被沿用到了中国之后历代封建王朝。西汉在经过“昭宣中兴”后,在汉元帝时期进入了衰落期。而这位导致西汉衰落的汉元帝刘奭,也是被一位志大才疏的儒臣培养出来的,他便是—萧望之。萧望之出身名门,是西汉开国功臣萧何的六世孙。在汉昭帝时期,他就干过出名的事情。当时他由正担任霍光长史的丙吉推荐,得以觐见霍光。

汉宣帝时代设立“常平仓”,其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呢?

汉元帝剧照

那时候的霍光,刚刚平定了上官桀叛乱,上下如惊弓之鸟,连拜见他的官员们,进出他的府邸都要搜身。结果萧望之很不爽,见了霍光就说:“你有辅佐皇帝的大功,但是你这样侮辱前来见你的人,说明你根本成不了周公。”这一下可把霍光给得罪了。之后,萧望之被霍光处罚去当了一个看门的小官。而一道与萧望之拜见霍光的王忠翁,却因为讨了霍光欢心,被霍光委以重任。一次王忠翁出入宫门,前呼后拥好不威风,正好看到在那里蹲着的萧望之。

汉宣帝时代设立“常平仓”,其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呢?

霍光剧照

王忠翁很得意地说:“你看你得罪了大将军,结果得到这个下场吧!”萧望之反而很不在乎,说:“咱们各从其志。”对萧望之失望的汉宣帝,却还是看重他的才学,最终命他做太子刘奭的老师。在汉宣帝的晚期,萧望之做的最多的就是礼仪文化工作。汉宣帝过世时,萧望之被任命为托孤重臣,在汉元帝即位早期主持了国家大政。然而新的危机却来了:当时的汉元帝,对宦官石显、弘恭等人极为信用,而这种情况,也和萧望之恪守的儒教条发生了冲突,两家争斗不断。

汉宣帝时代设立“常平仓”,其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呢?

监狱绘图

宦官石显除掉萧望之的办法,却是钻了一个文字游戏的空子。当时石显向汉元帝告状说:“萧望之结党营私,培植私人势力,请谒召至廷尉’。”而汉元帝并不知道“谒召至廷尉”就是下狱的意思,还以为是让廷尉府查一查,于是大手一挥就同意了。这一同意可了不得了,萧望之随即被下狱。事后汉元帝得知真相,痛骂了石显一顿,打算释放萧望之,但石显说:“您已经把他下狱了,如果没个说法就放出来,这皇家的威信何在啊!

汉宣帝时代设立“常平仓”,其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呢?

儒教绘图

为了要面子,汉元帝随即把萧望之撤职。事后,萧望之的儿子上书为父亲鸣冤,石显忽悠汉元帝说:“萧望之这么做,其实就是让您难堪,您得让他承认错误啊!”汉元帝问:“那怎么让他承认错误呢?”石显说:“不如您派兵查封他家,吓唬吓唬他。”汉元帝随后派兵,将萧望之家包围。没想到这一吓唬,却把萧望之给吓唬死了——得知消息的萧望之,刚烈地仰天长叹,说:“我六十岁老头了,牢房都蹲过了,还怕死吗?

汉宣帝时代设立“常平仓”,其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呢?

萧望之剧照

随即服毒自尽。噩耗传来后,汉元帝本人也极为悲痛,但对忽悠他的石显等人,也只是骂了一顿了事。萧望之在霍光死后得以卓拔。他最早被汉宣帝选为近侍,负责接待宾客,处理官民上书,工作成绩都很突出尤其是他口才好,善于引经据典发评论,很快就在朝堂上有了名气。汉宣帝也一度想着力培养他,曾经一年之内给他连升三级,意图培养他做丞相。但后面的事情,却把汉宣帝雷着了。萧望之先被任命为平原太守,可他嫌做地方官没出息,天天在家装病不上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