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律,讓自己變得不一樣?

michelle濛濛


[呲牙][呲牙][呲牙][呲牙][呲牙][呲牙][可愛][可愛][可愛]

怎麼變自律?是要借鑑學習?

可是你看過很多相關的內容,看了這麼多別人的成功案例,內心也燃起了高昂鬥志,但是抬起頭後又是該咋就咋的。

有用嗎,可能有點用吧,畢竟看的時候內心是很激動的,可是看過之後呢?你又忘了。

最重要的一點是你手裡依舊拿著手機,絲毫沒有行動起來的意思。要麼是行動起來了,卻沒有堅持下去。

我之前有好幾次,上課忘記帶手機,特別是有一次大課,三個小時的政治課,無聊的很,一般我都會玩玩手機,但是那次沒有手機。

我就只好認真聽課了,下課後仔細想了想,覺得上課認真聽,真的是蠻充實,而且我還發現老師也是很有趣的。

如果我上課帶著手機,有時候看PPT懶得記筆記,就拿手機拍下來,心裡想著:先拍下來,等下課了再記筆記。

可是那些我存在手機裡的照片,我基本不會再看了。偶爾想起來:呀!還沒把筆記寫好......算了算了,過那麼久了,不管了。

這就是我之前的狀況,每次回想起來我那過及格線幾分的成績時,就後悔的緊。

咳咳~步入正題啦~

自律這個東西吧一般人都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主要取決於你對自己的目標的堅定程度。

拿我高三的時候說吧,嗯,目標很堅定,我要考一本,可能太寬泛,其實我是害怕考不上那所學校。那時候在學校的每天真的就只有寢室,教室,食堂,廁所以及老師的辦公室這幾個活動地點了。而我的作息時間到高三的時候基本規律了。

早上5:10左右起床,疊好被子,洗漱,之後就是快走甚至有時候跑去教室(我們寢室距離教室有點遠),然後就早讀了。早讀結束後吃早飯。(這裡有一個我們學校很變態的地方,就是主任催著我們跑快點,不管是去吃飯還是吃完回來,基本上每天學生會的人都會查遲到的。而我很悲催啊,因為我吃飯比較慢,所以每次都是跑著,我是真的擔心自己的胃。所以後來我決定吃飯少吃點,這樣就會快一點了,就暫且忽視一下下午捱餓吧。)

中午大概休息40分鐘。

晚上9:20結束,到10:30差不多就上床休息了。有的人比較努力吧,就每天雷打不動的上床再學習一會兒,到23:00左右睡覺。(我還是比較懶的 )

那個時候我覺得就是低程度的自律吧,而那些每晚“加餐”的同學,就比我更高級一些啦。

之後到大學,我覺得我的自律等級提升了一些。

在軍訓的時候,我報名了我們學校的國旗護衛隊。

軍訓結束沒幾天後就發短信通知開始訓練了,當時我驚了,因為要6:10到國旗臺集合,也就是說我要5:30~5:40起床,因為從寢室走到那兒要十分鐘。

並且還有晚訓?!!!

我太難了~

訓練了幾天之後,我打退堂鼓了,我想放棄哦,那段時間我天天向室友發牢騷,並且渾身痠痛。可是我又想想當時我定下的目標。我還是繼續下去吧。

就這樣我堅持每天早起,每天早上一個人孤零零的走在校園內,尤其是後來早上出去天還沒亮時,那種孤寂感我可能永遠不會忘。

於是我過了一輪選拔,然後二輪,然後三輪......

不不不!我沒有那麼順利。

三輪選拔的時候我看著身邊已經流眼淚的人,我深呼吸,默默告訴自己,沒事,沒選上就沒選上,已經努力了,結果雖不好,但是過程收貨了很多啊。

接下來的兩天時間裡,我煎熬的等待結果,第三天就發短信通知了,我等到了天黑,依舊沒等到短信通知,我心涼了。

我問了其他人,他們已經收到短信了,可我沒有,最後我問了問上一級的負責人。

過了十幾分鍾,我終於收到短信了。剛開始不敢看,但還是咬牙打開了,好吧~_~

我過了,天知道我有多高興。

咦?好像跑題了。額,別在意這些細節,要明白我的意思是自律就像學習一樣,只要你有一個堅定的目標,然後持續不斷,一點一點來,這樣就能不斷升級了。

當你到達高級自律時,你會發現自己真的是收穫頗豐。

加油^0^~,相信你可以的。


廣義故事


你是否整日抱著手機,刷微博、朋友圈,抖音,看了一遍又一遍。沒有什麼興趣愛好,沒事就在家裡玩手機,打遊戲,看電視。飲食沒有規律,整體吃垃圾食品。做事情三分鐘熱度,堅持不下去。生活習慣凌亂,整日渾渾噩噩,怨天尤人,唉聲嘆氣對目前的生活狀態感到焦慮,卻沒有勇氣做出改變。

你曾經一直認為,人生苦短,要及時行樂,活在當下,看著周圍的一些優秀的朋友越來越成功,你越來越痛苦,越來越討厭現在的自己,但你又不願意改變自己,最後變得空虛、麻木、自卑和敏感。王小波曾經說過,人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而自律是解決人生痛苦的根本路徑。自律的人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如何才能自律呢

早起

所謂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自律從早起開始,而那些能控制清晨的人,大多過得不會太差。 籃球運動員科比曾說,“你知道洛杉磯凌晨四點鐘是什麼樣子嗎?”十多年過去了,洛杉磯四點的街道的黑暗仍然沒有改變,但我已經練成了強健的體魄,有很高投籃命中率的運動員。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每天早上4點起床,泡咖啡,吃點心,做完就立即開始工作。晚上10點準時睡覺。李嘉誠不管頭天晚上幾點睡覺,第二天早上5點準時起床。

運動

運動讓我們更自律,更能掌控我們自己的生活。從科學的角度來說,運動能夠加速人體的血液循環,刺激人的交感神經系統,從而提高人的注意力。大多自律的人,都有運動的習慣。蘋果CEO庫克每天凌晨處理完收到的郵件,他會放下手頭工作,開始健身。Facebook ceo 扎克伯格不管每天多忙,都會抽出時間跑步。股神巴菲特,年近90歲,每天都會在家跑步機上慢跑1小時,每週還會去健身房鍛鍊三次。

對於沒有運動基礎的人來說,運動要從循序漸進開始,量力而行,剛開始可以從快走開始,然後慢跑,等適應一段時間後,再改成快跑,慢慢增加跑步的距離,直到養成習慣。不要做讓自己感到不舒服、有壓力,需要堅持的事情。

設定目標

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每天、每週、每月、每年要做什麼是事情,達到什麼目標,只因有目標,你才能做到心中有數,做事情才能更專注和有耐心,當你完成你制定的一個個目標時,內心會獲得極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跳出舒適區

自律就是逼著自己跳出原來舒適區,尋找另一個自己。只有自律,才能活出你想要的樣子。斯科特派克博士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說過:“自律是我們解決人生問題的基本工具。沒有自律,我們什麼都解決不了。自律,是你要主動脫離舒適區,勇敢地去挑戰自己、約束自己、規範自己。

遠離身邊的誘惑

自律應該遠離誘惑,而不是抵制誘惑,比如一個人想減肥,可以通過控制飲食量,控制飲食的熱量來達到減肥的目的,而不是要抵制美食,當我們在專注工作的時候,一定要手機遠離我們,讓一切干擾工作的外界因素遠離我們。

獎勵自己

當我們完成一項工作,適當獎勵自己,比如聽歌,散步、喝杯咖啡,當完成一件比較大的任務,可以獎勵自己吃一頓大餐....只有這樣,我們做下一個任務的時候,才會更有期待,更多動力。

自我激勵

不斷激勵自己,告訴自己想要什麼,自己距離目標還有多遠,通過不斷自我回答,自我激勵,當你遇到困難想放棄的時候,想象自己成功後的樣子,是不是頓時有了很大的動力。

自律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過程,它並不是一蹴而就,它要我們長期地堅持與堅守。慢慢地,當自律變成習慣時,你感受到的不再是約束,而是自己變得強大。沈從文曾經說過:“征服自己的一切弱點,正是一個人偉大的起始”。如果你不甘心生活平淡,不想一生碌碌無為,那就從今天自律開始吧,你有多自律,就有多成功.......






Im江小白


自律就是對自己約束自己,因此會挑戰我們很多既已習得的生活和思考習慣。我認為要自律得按照各自的年齡階段、生活經歷和對自己的滿意程度按層次進行。

一、認為自己自律性不高的人,必須首先認識不自律給自己帶來的負面影響。

  • 對身心健康的影響。有句話叫“好了傷疤忘了痛”,犯了一次錯還犯第二第三次,甚至久而久之形成了“循環播放”的壞的生活習慣並且全然接受了下來,這時你的身體很可能已經出現了健康問題。比如,明明知道自己不能吃辣椒,吃了會引發鼻炎咽炎等炎症,卻還是經不起誘惑一再去吃火鍋和啃鴨脖子,非要去踩坑。如果不想繼續害自己,那就先好好撫摸自己的傷口,對自己說“我不應該接受這樣的懲罰”,“我值得更健康的身體”,“我需要快樂,不需要哀愁”。沒有人生下來就是懲罰自己的,如果以前有人懲罰過你,那是別人的事。現在我們都是成年人,可以自己做出選擇,不是嗎?
  • 對工作事業的影響。拿上班遲到來說,遲到不僅僅是影響到工作的穩定,除非你故意而為,還影響你工作的心情和效率。但凡對自己有點要求的人,都會為自己不良的習慣感到不滿。如果對這份工作不滿意,可以考慮以積極的態度尋找另一份工作。帶著一種拖拖拉拉無所謂的心態實際上會更多地削弱自己在職場的競爭力和鬥志。當然你首先得對自己將來五年甚至十年有個長期的計劃。沒有計劃的人,是不會對自己有所要求,也談不上需要很好的自律。工作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到最後誰也欺騙不到。
  • 對人際關係的影響。你的言行舉止決定你是什麼樣的一個人,以及你和他人之間的關係。養成站在對方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而不是一味表達自己的觀點、發洩自己的情緒。無論在生活中還是職場裡,這種壞習慣尤其需要注意。彰顯自己不用貶低他人。有些情緒上的習慣最值得反觀。為壞的情緒找到正確的疏導渠道,比如去和最信任的人去發洩這個情緒,有時候從對方收到的反饋可能會讓自己明白一些新的道理。這時你還可以選擇去看書。人是社會性的,你不可能一人獨大,誰都不需要。

二、有一定自律的人。這些人可能從小已經養成了一些好的習慣,成年後就固定了下來。有些人對自己有一定的認識和要求,也會在成年以後奮發進取,經常進行自我反省和提升。經常保持這種”我這個人還可以更好”的想法,不斷提醒自己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

三、高度自律的人。到這個水平的人很多已經超越自我,去實現了更多的社會價值。高度自律的境界,我本人還沒有達到。但是我們可以大膽去設想一下。 記得有個德國專家寫過一本書,裡面有句話是“讓自己習慣在高速公路上奔跑“。很多從小沒有接收過驚喜的人,容易對自己的人生設限,因此很難進行進一步的提升而選擇安於現狀。對自己有多一些的要求,才會有更自律的目標。"不忘初心”也是這個階段需要留意的。

為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