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辦事處是公務員嗎?街道辦事處公務員怎麼樣?

阿飽


街道辦事處的,有公務員,但不全是公務員。街道辦和鄉鎮一樣,也算是一級政府機關,準確來說是政府的派出機關。派出機關、派駐機關和原機關是一個性質,因而也是行政單位。但街道辦承擔的職能,還有公益服務職能,因而也成立有事業機構,有部分事業人員。

在街道辦中,黨委、政府、人大、武裝、應急管理等為行政職能,工作人員使用的是行政編制,也是公務員身份。其他諸如政務服務、社區服務、公共事務服務等為公益服務職能,工作人員為事業人員,使用的是事業編制。還有綜合行政執法隊也是事業機構,承擔行政執法職能,參公管理,雖然使用事業編制,但是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和公務員沒有什麼區別。

公務員凡進必考,承擔公務員考試管理的是省級公務員管理機關,為省委組織部管轄部門。公務員和參公人員,需要通過省考,才能進入體制內,在公務員或者參公崗位上工作,省直、市直、縣直、鄉鎮街道公務員崗位都是如此。而事業人員招考的權限,已經下放到市縣一級,即使是縣級事業單位招考,也可以自行組織考試,只需要向市人社局備案即可,不需要審批。因而如果是在街道工作,是通過省考進來的,一般就是公務員,或者是參公人員。如果是市縣自行招考進來的,那肯定就是事業人員了。事業人員還可以通過人才引進、項目招聘等方式進入。

街道辦事處的公務員待遇和其他公務員一樣,沒有什麼區別。在體制內,公務員的工資待遇比事業人員好,尤其是比事業單位管理崗位、工勤崗位的平均工資待遇都高,和專業技術人員持平。工資雖然沒有鄉鎮的公務員補貼補助高,但街道辦工作、生活的環境,肯定是比鄉鎮要強。當然,辛苦都是一樣的,鄉鎮、街道一級,所要承擔的工作職能,是最為複雜的,什麼都要牽涉到,什麼工作都要做,對應縣區一級三四十黨政機關,各種各樣的彙報、統計、材料、檢查,週報表、月報表什麼的,整天單單是應付這些工作,都需要耗費街道辦大量的人才物力。在街道辦工作,需要做好吃苦的心理準備。


一心唯公


您好,梅州華圖為您解答

街道辦事處是公務員嗎?街道辦的工作人員性質很複雜,有行政編制(即公務員)、事業編制、合同編制等幾種。具體情況需要看你所處的位置。街道辦事處屬城市區級政府的派出機構,其機構屬行政單位,人員編制以行政編制為主,也有部分事業編制。

街道辦事處是公務員嗎?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第六十八條規定:市轄區、不設區的市的人民政府,經上一級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設立若干街道辦事處,作為它的派出機關。

街道辦事處在職工作人員身份一般有四種: 首先是街道領導及科室幹部屬公務員編制,佔小部分,其工資是公務員工資。 其次是按公務員比例設定的工勤人員(後勤人員),佔絕少數,工資較低。 再次是街道事業單位的負責人及在編幹部屬事業幹部,其工資是事業單位人員工資。 此外,近年來,街道招聘的臨時工作人員非常非常多,佔大部分,工資按當地城區設定。 最後,還有很多村官,黨建組織員,等等一系列的應屆畢業考進來的大學生,過客而已。

所以街道辦事處作為政府的派出機構有公務員的系列編制,但是在街道辦事處工作不一定都是公務員,例如勤雜人員就不是。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第六十八條規定:市轄區、不設區的市的人民政府,經上一級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設立若干街道辦事處,作為它的派出機關。

所以街道辦事處作為政府的派出機構有公務員的系列編制,但是在街道辦事處工作不一定都是公務員,例如勤雜人員就不是。因此您問“街道辦事處算公務員嗎”?這要落實到具體人,而且要問清楚他(她)是否在公務員編制之內。

在“三級政府、四級管理(服務)”模式下,街道辦事處無疑是最下層的執行機構,加之作為上級區縣政府的派出機構,在行政、財政等方面權力都有限,但是承擔的責任卻是極大的。就像是有點知友所說: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所以,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一般區縣政府具有的管理職能在街道辦事處都有所對應,上至地區穩定、企業服務、民生保障、工程建設,下至衛生保潔、市容環境、車輛停放、物業管理等。

街道辦事處是公務員嗎?街道辦事處人員身份不等,有公務員也有事業編,也有聘用人員。 街道辦事處貼近居民、瞭解實際,還是很受重視的。


梅州華圖


街道辦事處和鄉鎮一樣,都是我國最基層的一級政府,負責相應區域的經濟社會事務管理。街道辦設三套班子,分別是黨工委、街道辦和人大工委。黨工委負責領導街道黨的工作,街道辦負責行政事務,人大工委負責街道人大事務。街道辦下設黨政辦、經濟發展辦、社會事務管理辦公室等內設機構,及便民服務中心、綜合執法大隊等二層事業機構,機構和人員根據轄區人口、經濟發展等實際情況設定。

街道內設機構使用行政編制即公務員,二層事業機構使用的是事業編制。像街道辦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及內設機構在編在崗人員一般都是公務員,而二層事業機構則是事業編。不過實際上由於街道人員有限,街道內設機構經常借用、調用大量事業編人員補充力量,混編混崗現象在街道比較普遍。也就是說,街道不止有公務員,還有事業編,這是在編人員。除了在編的,還有非編人員,包括合同工、臨時聘用人員、勞務派遣人員,各色身份的人員在鄉鎮都可以找到。

街道公務員外街道是工資和晉升待遇最好的一個群體,但往往又是城市公務員最低的公務員群體。

在工資待遇上,街道公務員與城區公務員基本一致,中西部地區科級以下基本上在三四千水平,比市直機關略低,財政能力好的可能可以與市直機關持平。

在晉升空間上,地市級城區的街道都是正科級設置(不設城區的街道除外),發展空間有限。職級並行前,多數街道的公務員幹一輩子可能就是個科員,至多副科,在街道非常普遍。職級並行後,這種情況有所改善,基本上都能解決副科正科待遇,但再晉升,受職數限制,多數衝頂是一級主任科員,想晉升四調比較難,不如省市兩級公務員晉升來得容易。

在工作環境上,街道公務員就一個字:忙。涉及到具體工作,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經是“一對多”、“一頂幾”的局面,辦文辦會、寫材料、維穩、進社區、維穩等什麼事都要幹,加班加點是常事。

總的來說,街道公務員在公務員隊伍中是典型的基層代表,各方面待遇相對市級以上公務員明顯不如,但又比一般事業編要好,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