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心想 | ​高中生如何閱讀《鄉土中國》

陳心想 | ​高中生如何閱讀《鄉土中國》


編者按:高中語文統編教材把費孝通的《鄉土中國》列為“整本書閱讀”單元,要求通讀。以往的語文課都是一篇一篇地教,現在要讀整本書,又是一本學術著作,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對閱讀《鄉土中國》或多或少可能都會有些困難。《鄉土中國》到底給我們講了什麼?應該以什麼樣的視角閱讀這部書呢?為拓寬《鄉土中國》的閱讀視野,本刊約請陳心想教授談《鄉土中國》,希望能給教師們提供一些有價值的閱讀視角。


說實在的,很慚愧,我是讀研究生時才有緣讀到《鄉土中國》這本經典名著的。雖說是自己摸索,但一讀就著迷,有相見恨晚之感。我自己讀過多少遍了(包括英文版),實在說不清楚,但是從未想過“如何閱讀這本書”這一問題。


對於一位從未讀過此書的中學生,究竟該如何閱讀,更加富有挑戰性。好在我有一些與中學生接觸並交流《鄉土中國》閱讀的經歷,比如2018年曾在廈門外國語學校給高一和高二學生做過《走出鄉土》為題的講解《鄉土中國》的講座,並有互動交流,一些學生還與我保持著聯繫。這些可以一定程度上幫助我比較有的放矢解答相關的問題,幫助畫一張閱讀路線簡圖。

路線圖的起點是打破很多人可能有的兩個疑慮。一是認為自己沒有鄉土生活閱歷,理解《鄉土中國》會很困難。這個疑慮也是一些老師發給我的主要顧慮之一。現在不僅城市裡的孩子們缺乏鄉土生活經驗,而且鄉下孩子現在生活的社會也已經與費孝通在《鄉土中國》裡描述的那個鄉土社會迥異。不過,雖然說閱歷對讀書很重要,但這不會構成根本的障礙。比如,我們都沒有在《紅樓夢》中大觀園裡生活的經歷,但沒有人會因為這個說理解不了《紅樓夢》。


但是,如果確實因為缺乏生活的閱歷而暫時對書中某些章節內容難以理解消化,不妨和老師、同學或者父母等人做些交流,幫助自己理解;也可以先繼續讀下去,多讀幾遍,隨著生活的展開,不經意間一點點微小觸動就可能恍然大悟。記著,一定不要因為某些內容一時難以共鳴而寥寥翻過就算讀過了。


第二個疑慮是,《鄉土中國》是一部社會學著作,讀者沒有學習社會學的背景知識,恐怕對其理論難以理解。

費孝通大師手筆,真佛只說家常話,善用形象的比喻來解說深層的理論,因而此書思想深邃而語言簡明,深入淺出,舉重若輕,大可不必有此顧慮。


現在讓我們看一看費孝通的一些個人經歷和《鄉土中國》的成書背景,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鄉土中國》的內容和風格特徵。


費孝通出生於1910年11月2日,清朝即將結束民國就要開啟的時代,科舉已經廢除。他沒有進入舊式私塾讀書,而是接受的新式學堂的教育。6到10歲時的費孝通在吳江初等小學唸書。在四年初小的課程中,費孝通最喜歡的是聽沈天民校長講的鄉土志。鄉土志的學習為他後來寫作《鄉土中國》播下了種子。


費孝通一生愛好寫作,14歲時的處女作《秀才先生的惡作劇》,發表在《少年》雜誌上。我們現在讀到費孝通的文字這麼好,是他在中學階段就打下了底子,聽從一個老先生的話圈一遍《史記》。圈一遍就是讓你讀沒有標點的《史記》本子,你去標點;目的不是學史,而是學文。費孝通中學時寫的《杜鵑與杜甫》一文,鄭也夫老師曾說過,北京大學中文系現在的學生,也極少有人能寫出這樣的文章。這裡順便提醒同學們現在就要注意提升自己的文字能力。


費孝通18歲進入東吳大學醫預科學習,第二年因校內學潮波及退學,隨即轉學到北京的燕京大學社會學系讀書(20~23歲),大學畢業後經冰心的丈夫吳文藻老師推薦去了清華大學研究院,跟俄裔人類學家史祿國學習人類學(23~25歲)。費孝通碩士畢業拿到了去英國留學的獎學金,在去英國之前,導師史祿國安排他去廣西瑤山做調查(25~26歲),調查途中隨同前去的新婚妻子王同惠為救受傷的費孝通遇難身亡。養傷期間的費孝通在姐姐安排下回到了家鄉,江蘇吳江的開弦弓村,在這裡費孝通進行了著名的江村調查(1936年七八月份)。


在江村調查的費孝通非常興奮。他說:“雖說我是個本鄉本地的人,而回去一看,哪一樣不是新奇巧妙得令人要狂叫三聲。這一個月緊張工作,只令人愈來愈緊張。”江村調查奠定了費孝通一生的學術事業的基石,包括《鄉土中國》的寫作。


帶著瑤山和江村調查的兩份材料離開中國,費孝通到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讀書(1936—1938,26~28歲),師從人類學功能主義學派開山大師馬林諾夫斯基。費孝通根據江村調查的材料寫出了博士論文《江村經濟》並在英國出版,在世界人類學界一舉成名。28歲的費孝通回到正處在抗日戰爭中的中國大後方,供職於雲南大學社會學系,隨即開始到雲南當地進行農村調查,與學生共同完成了《雲南三村》一書,也是寫作《鄉土中國》一書的經驗基礎。


在抗日戰爭後期和內戰爆發前後,費孝通在雲南大學和西南聯大給學生開了一門“鄉村社會學”的課。費孝通沒有選用現成的教材,而是自己獨闢蹊徑,根據自己的研究,從社會結構的角度來講中國基層社會,通過不同類型村莊的比較,抽象出具有中國鄉村普遍性的社會結構特徵。而《鄉土中國》這本書正是“鄉村社會學”這門課的講稿整理出來的。


當時,抗日戰爭剛剛結束,內戰又爆發了,不管是抗戰戰後,還是內戰戰後,都有個戰後重建家園的問題。作為一介書生,費孝通必須讓更多的精英們,尤其是政治精英們瞭解他的思想和謀劃,才可能發揮實際的作用。所以他採用了非嚴格的學術寫作手法,直白簡潔易懂,而且很富文采,所以《鄉土中國》讀起來像散文一樣有趣,有人形容有觸電般的“驚豔感”。


《鄉土中國》在理論上屬於功能主義學派,認為事物的存在是因為它們的功能,也就是作用,可以滿足社會的需要。社會的各個部分都是對整體有作用的。理解社會各個部分,需要看這個部分對整體社會發揮的作用。


比如在本書的《文字下鄉》一章裡,說到鄉村孩子捉蚱蜢比教授的孩子厲害,而讀書卻不如教授的孩子,就是因為鄉村孩子捉蚱蜢可以做菜、下飯,而教授的孩子不需要捉蚱蜢下飯,還怕弄髒了衣服受大人批評。教授家的孩子家裡有的是書,有學習讀書的氛圍,所以讀書比鄉村孩子好,而捉蚱蜢卻比不上鄉村孩子。這不是智力的問題,而是環境的作用。


為什麼鄉下人沒有文字,因為不需要文字,熟人社會,口頭語言足夠用了。這就是功能主義理論,把一個事物放到整體背景裡來理解他們的存在和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功能主義的主要弊端是很容易把一切存在的合理化,所謂“存在的即合理的”。


費孝通是他那個時代極少有的智者,因為他一方面具有了現代社會科學理論的紮實訓練,另一方面又具有第一手的中國基層社會的調查經驗和資料。

用費孝通自己的說法:“又要西方,又要中國,我兩面都有了。”“西方”是指現代社會科學理論,“中國”是指中國基層社會實地調查。費孝通這兩方面的優勢,使他不僅在學術界得到認可,成為學界領軍人物,同時在社會上影響廣泛,成為公共知識分子。這兩個角色一起促成了《鄉土中國》這樣具有時代穿透力併為廣大普通讀者喜愛的經典著作。


《鄉土中國》是為解答中國鄉土社會存在的一系列問題而寫。在閱讀這本著作時帶著問題去讀,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完成全書的閱讀會更好。比如下面這些問題,不僅可以引發讀者對這本書的閱讀興趣,而且幫助讀者把握文章邏輯:為什麼中國人攀交情重關係,而不重權利和契約?為什麼我們的文化裡要男女有別,男女授受不親,而且婚姻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中國傳統基層社會是“人治”“禮治”,還是“法治”?為什麼秦始皇和楊廣這樣的開疆擴土修河築城的“有為”皇帝有著悲劇下場?中國人為什麼如此講究長幼有序?為什麼我們要一再地對古典經典著作註釋來適應時代需要?等等。


《鄉土中國》共十四章,為方便理解,我把這十四章概括為四個主題,分別是:1.鄉土中國的基本社會結構特徵,“差序格局”的內涵;2.作為事業團體的家族,以及這種家族體制下的婚姻和愛情;3.鄉土社會秩序靠什麼來維護;4.鄉土中國的未來何去何從。這四個主題,涵蓋了傳統中國社會的結構特徵、家庭文化、社會秩序、權力關係等幾個方面,通過這幾個主題的理解,我們可以清楚地理解傳統中國的生活狀態。


我們以第一個主題為例,看看我們如何為問題找答案。第一個主題即中國鄉土社會的基本結構特徵:差序格局。這個概念是相對於西方社會的“團體格局”概念而言的。通過這個概念可以回答:為什麼中國人攀交情重關係,而不重權利和契約?“差序格局”應該算是費孝通最富有創造性的一個概念,很形象地抓住了鄉土社會里人與人之間社會關係的本質特徵。許多西方人,包括商業界人士在內,在瞭解中國社會關係的時候,都避不開這個概念。


費孝通用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來說明團體格局的特徵。他說,“西洋的社會有些像我們在田裡捆柴,幾根稻草束成一把,幾把束成一紮,幾扎束成一捆,幾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個挑裡都屬於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都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拆得清楚不會亂的。在社會,這些單位就是團體。”團體有明確的界限,權利和責任也規定得清楚,所以西洋人重視權利和契約。與西洋社會的團體格局不同,費孝通用石頭丟在水面上發生的波紋來比喻中國鄉土社會的“差序格局”。他說:“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推出去的水波紋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中國的社會結構,是以“自己”為中心的,與他人的關係就看這個人與自己的遠近厚薄來決定。距離自己越近的,相互之間的權利和責任義務也就更多一些,沒有團體格局裡清晰的邊界,也就沒有成員間同等的權利和義務。所以,“中國的道德和法律,都得看所施的對象和‘自己’的關係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縮”。


在一個人眼裡,這個人是好是壞,犯罪與否,罪行輕重,都要看這個人與自己的關係的遠近親疏。以自己為圈子的中心,這個社會圈子的大小會因為中心勢力的變化而伸縮,所以中國人對世態炎涼也最有感觸。“在鄉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錢的地主和官僚階層,可以大到像個小國。”中國有句俗話: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一個人發達了,親戚好友門庭若市,一旦落魄了,就門庭冷落鞍馬稀。


差序格局是建立在由一根根私人聯繫所構成的網絡形成的道德觀念基礎上的。孔子的儒家重在“推己及人”,就是以自己為中心,一圈一圈向外推,像水波紋一樣,道德基礎在於“克己復禮”,提高自身修養。從自己向外推,圈子裡的人以自己為中心,由一根根的私人關係的繩子聯繫著,每根繩子被一種道德要素維持著。對父母要孝順,對兄弟要關愛,對朋友要忠信。對每個人要看距離自己的遠近,有差序地對待,而不是平等的愛。


由於這種差序格局,自己人的圈子和外人是要分的。所以我們的社會在運作上是“雙線運作”(注:“雙線運作”這個概念不是費先生書裡的,而是我在寫作碩士論文時提出的,可以與“差序格局”對應,幫助大家理解這種社會結構下的運作機制)。比如在執行法律和政策時,就看對象和自己的關係而有所伸縮,對自己人一套,對外人一套。總之,差序格局社會關係下,我們看重攀關係、講交情,而不是權利和契約。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以主題式分成不同部分來閱讀,同時要注意每部分的關鍵詞,或者叫關鍵概念。除了“差序格局”之外,像熟人社會、禮治秩序、無為政治、長老統治和時勢權力等都是關鍵概念。對這些概念的瞭解可以幫助我們對書中的幾個重要觀點的理解,包括: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是熟人社會;家族是生計事業社群,需要理性和紀律,排斥激動的感情,也就是愛情;中國鄉土社會不是法治社會,打官司是羞恥的事情,是禮治社會,通過教化的長老統治;中國鄉土社會因為農業經濟的剩餘太少,是“無為政治”;變遷的社會要通過註釋的方式讓傳統適應現實,造成“名實的分離”;變遷社會里,會帶來“時勢權力”,這種權力在現代知識經濟和創新社會越來越大。


讀進去還要讀出來。明白這本書的內容在講什麼之後,對所講的內容要有所質疑,有所反思,用學到的書中內容、理論,來反思當下的社會問題。對於中學生而言,由於知識積累和生活閱歷的侷限質疑和反思的能力相對較小,可以藉助其他學者的有關著作。


比如,有的高中語文老師在設計《鄉土中國》前三章的教學的時候,在分析阻礙“文字下鄉”的原因上,把費孝通的觀點與我在《走出鄉土》裡的觀點,還有鄭也夫在拙著《序言》裡的觀點相對照,作為“讀出來”的步驟。


在一份單元測試題裡,就阻礙“文字下鄉”上把費孝通的觀點和我的觀點相對照總結為:費孝通認為“鄉土社會不需要文字”,原因一是鄉土社會是熟人社會,人們習慣用更直接的表情、動作和語言來傳情達意,而非文字。二是鄉土社會中的人極少移動,每代人獲得的經驗非常類似,語言足夠傳遞,用不著文字。


測試答案總結我的觀點為:一是鄉村貧窮,很多人負擔不起孩子認字的費用;因為缺榜樣,對孩子文化方面要求極低。二是鄉村缺乏教授文字的人才,供應的缺失導致需求的喪失。所以,我的觀點是,鄉土社會不是不需要文字,而是購買不起,或者沒有供應。


在這道題之後,還設置了一道讓學生質疑我的觀點的題目,也別有趣味。另外,經過數十年的教育普及工作,文字已經下鄉,可以結合實際思考鄉土社會發生了哪些變化。這樣可以讓學生打開思路,開放思維,有助於“讀進去”後“讀出來”。


我還要提醒,閱讀本書時要留心學習本書的語言。除了非常明顯的用形象的比喻來闡述深刻的道理(比如用石子兒投到水裡發生的水波紋比喻差序格局社會結構)之外,費氏風格的語言是學術界非常罕見的本土化典範。


臺灣社會學家蔡錦昌曾盛讚《鄉土中國》“為真正具有中國意識和使用中國語言的社會學創立一個典範”。美國社會人類學家郝瑞(Stevan Harrell)稱此書為世界人類學家實現本土化研究的榜樣(serve as a model)。不是食洋不化,生搬硬套外國術語概念在中國研究上,費先生“實事求是”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


費孝通出國之前在文章裡就曾說:“且慢用外國名詞來形容中國事實,我們先得在實地詳細看一下。”外國名詞適合的就翻譯過來採用,不適合的就不用,自己創造適合中國社會的詞彙,比如“鄉土”“差序格局”“教化權力”等等。所以,我們閱讀《鄉土中國》感到親切,感到“不隔”。


最後,如果想更加深入全面地瞭解《鄉土中國》及其思想的來龍去脈,並且想進一步瞭解該書出版之後七十年來中國社會的變遷,即“走出鄉土”的過程,深化對中國社會的認識,我建議至少把《江村經濟》《鄉土重建》和《走出鄉土》這三本書找來閱讀。


《江村經濟》是《鄉土中國》的主要思想之源,比如,最重要的概念——“差序格局”。在《江村經濟》裡論述財產繼承時,費孝通這樣寫道:“事實上,不會有兩個人與死者的親屬關係是處在完全同等的位置,但如果最近的親屬未能履行這個行動,第二個人便接過這一角色,最近的親屬便喪失了繼承權。奉行這個義務的,就是合法繼承人,他將繼承死者的財產。”“一個單位在承認其成員的資格時允許有區別對待。在禮節性聚會時,可以排除那些遠的親戚,他們也不會堅持要求受邀請。”這都是關於“差序格局”的描述。


《鄉土重建》則是在《鄉土中國》基礎上提出的戰後恢復鄉村生活建設的策劃和建議。雖然時過境遷半個多世紀了,依然具有很強的啟發意義。拙著《走出鄉土》副標題是“對話費孝通《鄉土中國》”,該書一方面與《鄉土中國》每一章內容進行對話,同時還試著對現代社會與鄉土社會做些對比和分析,以更好地理解和認識我們正處於其中的社會狀況。


工業化和城市化,使中國鄉土社會在快速向現代社會轉型。流動性打破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熟人社會,大家族讓位給了小家庭,知識在變遷快速的社會里成了財富和權力的來源,即長老統治讓位給了時勢權力,人們更重視契約精神和法理社會。但是長期的鄉土社會的傳統具有強大的力量,現代社會的整套價值觀和生活方式需要調整,以適應新時代生活的需要,這是我們面對的一大挑戰。我們在走出鄉土的旅途中,也許有了《鄉土中國》這本書的陪伴,在大變局面前,可以減少點驚慌,多一份安定。


注:本文刊發於《新課程評論》雜誌2020年2月號“專題”欄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