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的学习就是要引导学生求“简”,体现着数学学科思维的概括性

“课堂”是师生人生道路上“授予知识和人生哲理”的重要驿站。数学使人精细,使人聪颖,使人豁达,所以,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发展过程。

而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这一点,教者就要善于关注并捕捉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小细节”,在尊重学生中激发他们高涨的数学学习热情。

数学的学习就是要引导学生求“简”,体现着数学学科思维的概括性

1细节一:两生“大呼小叫”

马辉大喊:“老师,我看不见黑板!”冉平惊呼:“我一定加油超过其他班级的同学!”冉平和马辉是我班的两位特殊智障学生,一二年级的学科知识都搞不懂,好在还能写几个字,马辉还爱画画画。一个班级有两个这样的孩子,这在其他班也是少见的。好在这两位学生单纯、率直、易哄,人品好,我对他们的要求是:认真打好批分格,即可获得“良好”等第,每次作业努力完成一至两道作业,不管“对”与“错”即可获得“优秀”。

数学的学习就是要引导学生求“简”,体现着数学学科思维的概括性

刚开学不久的一个周五,我正有滋有味地在实物展示平台上讲评着练习题,只见我班马辉大喊:“老师,我看不见黑板!”快嘴的吴一鸣同学边笑边大声回头说:“叫什么叫什么,你看见了也不会!”其他同学也窃笑!但马辉同学仍旧一本正经地坐在位置上,两眼盯着大屏幕。我见状,首先用眼扫视大家,暗示大家安静下来,并真诚地对马辉同学说:“马辉,那你先坐前面一点吧!明天刚好星期天,你可以让妈妈和你一道去配副眼镜!”马辉听了点点头,还真把座位往前移了移。教室里安静了许多,刚才窃笑的同学也一下子长大了很多,接下去的听课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一个字“好”!

数学的学习就是要引导学生求“简”,体现着数学学科思维的概括性

期中考试过后,我在讲评期中试卷时,为激励孩子们昂扬奋发,我说:“我们班这次的优秀率和合格率在平行中名列前茅,但平均分在平行班中略为逊色一些,还要加油!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为班级争光!”突然,见冉平同学站起来,举臂惊呼:“我一定加油超过其他班级的同学!”全班同学不禁哑然失笑,有的甚至窃窃私语:“你都考几分,就是你拉的后腿,还想超过其他班级的同学!”

数学的学习就是要引导学生求“简”,体现着数学学科思维的概括性

我听了佯作很感动的样子,说:“太好了,每个人都像我们冉平同学这样想多考一点,我们班的平均分不就超过其他班级了吗?大家说对吗?”只见全班同学都激动地大声地回答说:“对!”简短的一句话,激发了孩子强大的学习热情,我甚是欣慰。是的,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是值得尊重的,特别是课堂中学生表现的一举一动,教师要灵活应对,让孩子在课堂中学习的激情得以张扬。

数学的学习就是要引导学生求“简”,体现着数学学科思维的概括性

2细节二:“我是这样想的!”

数学课堂是学生思维飞扬、个性张扬的课堂,本着这种想法,我常常鼓励“我是这样想的”的同学,让他们充分展示解题的思考过程,让他们成为班级令人羡慕的“数学小明星”、“数学小老师”!学生爱说“我是这样想的!”源于老师是否爱说“大家还有别的想法吗”?时间长了,我们的学生就会在和教师互动的过程中,不用老师提醒“大家还有别的想法吗”?自然而然催生出“老师,我是这样想的!”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会在“我是这样想的”的过程中飞扬。

数学的学习就是要引导学生求“简”,体现着数学学科思维的概括性

久而久之,他们拥有了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爱上了思考,爱上了数学,爱上了学习!我任教的班级,每学期验收考试都能在平行班中名列前茅,且遥遥领先。每次镇、市、省级各类数学竞赛活动,我班都有很多学生主动要求参加,且获奖人数多、比例大、级别高。我想,这完全源于我鼓励学生大胆展示想法的结果。

数学的学习就是要引导学生求“简”,体现着数学学科思维的概括性

3细节三:“这样做更简洁!”

数学的学习就是要引导学生求“简”,体现着数学学科思维的概括性,一句简简单单的问话:“有没有更简洁的解法!”常让我叹服我学生的厉害。在教学“大树有多高”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时,学生分组测量“几根长度不同的竹竿的影长”,可能第一节课早晨八点半左右,影子较长,学生王俊凡突然向老师建议:“周老师,我们吃过午饭来测量吧,中午竹竿的影子短,测量省时间,也容易计算!”太妙了!连续教多少年同样的教材,这样想的同学可是第一人,我大张旗鼓地表扬了他,并让他在班级交流“怎么想到的”?

数学的学习就是要引导学生求“简”,体现着数学学科思维的概括性

全班同学听后很是赞同,当然也有同学脸上表露出怀疑的神情,这刚好促动他们进一步静下心来去思考和验证。这在以后的教学中,就常见这种情况。如:学生近期练习:香蕉和芒果共180千克,香蕉重量是芒果的12,香蕉和芒果各多少千克?

数学的学习就是要引导学生求“简”,体现着数学学科思维的概括性

学生有的用“方程”解,有的“替换策略”解,但更多的则说:“用按比例分配解决更简洁!”还有……总之,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关注并捕捉学习“小细节”,

并尊重我们孩子的想法,让“小细节”激起其他所有同学参与思维的千层浪,那样,我们就会享受孩子别样的学习的激情和冲动,兴奋和执著,何愁我们的数学课堂不充盈着生命的活力呢?

数学的学习就是要引导学生求“简”,体现着数学学科思维的概括性

小细节,小故事,大智慧,大激情,虽然我从教三十多年,但我却常常被学生的课堂中冷不丁涌现出的“小细节”感动,感动于他们的“细节永远”、感动于他们的“精彩永远”、“热情永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