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民間為何“近而不親”?某些離間值得警惕

【採訪/觀察者網 吳立群】

緊急狀態下的泰國,生活有何變化?

觀察者網:為了應對新冠疫情,泰國政府宣佈,3月26日至4月30日,泰國處於緊急狀態。您能否為我們介紹下泰國目前的疫情情況,以及在疫情之下,人們的生活有哪些變化?

曾偉富:從3月26日實施全面的防疫政策開始,普通民眾對新冠疫情有所瞭解,特別是開始擔憂新冠病毒的傳染性,民眾也開始主動佩戴口罩出門了。政策一公佈後就有部分民眾跑去大規模地採購生活物資,但是並沒有產生恐慌心理,各大超市和市場物資供應還是很充足的。

因為普通泰國民眾沒有在家做飯的習慣,通常是在小區附近的路邊攤和飯店吃飯,宣佈進入緊急狀態之後,普通民眾只能打包外面的食物回家吃或者自己購買食材自己烹飪。各大公寓也給租客減免了部分租賃費用,電信運營商送流量等活動也是配合政府的防疫政策。

4月13日是泰國的新年宋干節(潑水節),現在因為疫情已經被取消了所有的活動,宵禁和禁酒令也讓泰國人宅在家裡,網絡購物和外賣成了最大的增長點。到4月14日泰國確診人數已經連續5日確診在50人以內,說明泰國的強勢防疫措施已經取得初步的成效,普通民眾也是比較配合政府的。

總結來說是生活的變化就是:開始人人戴口罩、路上行人減少、大多數非必須品商品關門、路邊攤變少,還有網購、快遞業異軍突起,人們對生活費得擔憂大於對新冠的擔憂。

中泰民間為何“近而不親”?某些離間值得警惕

3月8日,戴口罩的遊客行走在泰國曼谷大王宮外。圖自新華網

觀察者網:目前在泰國,口罩、消毒液等日常所需的防疫物資難買嗎?

曾偉富:就目前來看,因為中國抗疫已經取得成功,從中國進口的各項抗疫物質已經能滿足泰國的社會需求。泰國政府也對口罩限定了銷售價格,要求2.5泰銖一個出售。特別是泰國最大企業正大集團宣佈生產口罩開始,各項物資都豐裕起來了,黑市口罩價格從25銖下降到20銖一個或者更低,防疫物資購買比較容易,各藥店路邊小店或者711都有購買。

觀察者網:日前,泰國副總理兼衛生部部長阿努廷在接受中國醫療物資的時候說:“泰國要感謝中國對泰國的關愛,這是泰國在潑水節裡收到的最有價值的新年禮物。”就您瞭解的情況來說,疫情爆發以來,中泰之間進行了哪些抗疫合作?目前,除了中國的醫療物資援助外,是否還有別的國家為泰國提供了援助?

曾偉富:

個人認為最重要的合作是泰國人民與中國人民在感情上的相互支持,在中國爆發新冠疫情之後,泰國政府多位高層表態支持中國抗疫,各泰國相關衛生部門、企業、大僑社、高校等都在第一時間對中國抗疫進行了物質支持,曼谷到處可見“中國加油”、“武漢加油”的宣傳廣告。

同時,泰國政府也宣佈免費治療在泰的中國新冠感染者,並把治療成功的藥品劑量第一時間分享給中國政府。中國政府也對泰國進行了支持,這主要體現在抗疫物資的支持上。

就我目前瞭解到的是,東盟之間在抗疫過程中有相關的援助機制,其他也有來自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等的支持,但是具體的捐助數據還有待公佈(包含政府、企業以及個人)。

東盟在第一季度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說明了什麼?

觀察者網:眼下,疫情在世界各國蔓延。泰國重要的貿易伙伴美國、日本都受到了很大沖擊。您一直專注於泰國產業經濟的研究,能否為我們分析一下疫情可能對泰國經濟造成多大程度的影響?

曾偉富:疫情對泰國經濟的打擊是很嚴重的。泰國的工業、農業和旅遊業服務業都將面臨巨大的挑戰。根據泰國開泰銀行的預測,泰國主要工業汽車業出口量將面臨萎縮5—7%的情況,農業也因為旱情和疫情影響承壓,第一季度損失預計超過5%,第二季度是泰國水果收穫季隨著疫情的延續損失可能還會更大。旅遊業也從預計的遊客量有5500萬下降到3000萬人次直接經濟損失將會超過2千億泰銖。

而且新冠病毒這個影響將會持續超過一年,IMF的最新預測也將泰國GDP增長2.7%下調到0.5%。現在泰國政府已經啟動了金額將達1.9萬億泰銖經濟復甦和健康計劃,藉以此應對經濟的在疫情中的衰退。

觀察者網:日前,中國三月份的進出口數據出爐,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期。數據顯示,一季度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已從歐盟變為東盟。同期中國對東盟進出口9913.4億元,增長6.1%,佔中國外貿總值的15.1%。這是否意味著,中國復工復產的推進,對泰國等東盟國家而言也能提供一定程度的緩衝?

曾偉富:

東盟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應該說是出乎意外的,這與國際大環境有很大的關係。

首先是因為中美貿易戰持續了一年多,相關的產業鏈特別是電子產業為避免更大的損失,已經陸續遷移至東盟各國尤其是越南、馬來西亞和泰國等國,豐富了當地的產業結構。其次是新冠肺炎在中國突然爆發,恰逢又是中國的春節長假,在採取近30天的全國統一限行和停工停產的背景下,勢必會影響中國與歐盟的經貿來往。

同時,我們也可以通過數據看到中國對東盟的進口還是集中在原料進口和農產品的貿易,這也進一步體現了“一帶一路”倡議和“中國東盟自貿區”的落實,已經在中國與東盟之間構建的強大的貿易關係網。

現在中國已經開始了全面的復工復產,原料和農副產品的需求勢必會迅速恢復至原先的水平,東盟各國得益於毗鄰中國的地理位置優勢和資源的稟賦將會滿足中國的市場需求,在背靠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市場的前提下,將能最大程度上減少受到原油價格暴跌和新冠肺炎雙重影響的東盟經濟損失。

中泰民間為何“近而不親”?某些離間值得警惕

廣西南寧國際會展中心,圖自新華網

觀察者網:您覺得,東盟超歐盟,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的趨勢,是否還會在二季度延續下去?

曾偉富:判斷東盟是否能在第二季度繼續成為中國最大貿易伙伴要看東盟和歐盟在抗疫方面的成果。就目前來看,採用積極防疫政策的東盟各國已經出現了明顯的日均確診人數下降,治癒率上升的趨勢。5月初東盟各國也將會開始逐步的復工復產。

歐盟因為前期採取的是消極防疫政策導致疫情迅速蔓延,在採取積極的防疫政策之後,歐盟各國也已經顯現了日均確診穩中有降的趨勢,但是因為確診人數龐大,短期內很難做到復工復產,初步預計5月底6月初歐盟各國才能逐步復工復產。而考慮到受石油價格暴跌和新冠肺炎的雙重影響,東盟在第二季度依舊將會是中國最大貿易伙伴。

中泰網友的史詩級罵戰,註定不會再發酵

觀察者網:近期,泰國的一部偶像劇引發了很大爭議,更讓中泰網友陷入了極大的衝突中。泰國網也提到:“到4月11日夜間,‘中國’的話題登上泰國推特熱搜榜首,泰國網友以及一些海外賬號在裡頭痛罵中國,還有好幾個涉及辱華、支持臺獨港獨的話題,也被推上泰國推特熱搜的前幾名。”在您的觀察中,泰國方面的輿論圍繞此事有進一步發酵的趨勢嗎?這些負面情緒是否會對在泰華人華僑帶來負面影響?

曾偉富:可以肯定的是此事件不會再發酵下去。本次事件是極少一部分泰國年輕人在臺灣地區某些不懷好意的極端分子的挑唆下,才發生的。絕大多數泰國民眾還是尊重中國人的民族情感和主權完整的,“中泰一家親”由來已久,不會因為這件事產生多大影響,網絡上的個別雜音只是代表了極少一部分極端無知分子,不代表主流民意和泰國政府。目前中泰兩國正處於攜手抗疫的關鍵時期,只有勠力同心才能攻克難關。

中泰民間為何“近而不親”?某些離間值得警惕

圖自泰國網

至於給在泰的華人華僑是不會帶來什麼負面影響的,首先泰國華人是泰國國家組成的重要族群之一,華人在泰國在政治、經濟等方面都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再者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時是泰國最大貿易伙伴和遊客來源國,對泰國的經濟發展有重要的影響力。

觀察者網:隨著近年來兩國經濟文化交流的發展,我們常會說“中泰一家親”。但這次的輿論事件也折射出了中泰在民間層面似乎還是近而不親的。在您的觀察中,這種近而不親的狀態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曾偉富:第一、我們外交政策依舊是傳統的上層路線:重上、輕下、重官方、輕民間。雖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與實權派打交道都是圍繞利益而進行,並且與上層打交道也遠比與下層打交道簡單。但是,經過幾十年民主化思想㓎潤的泰國百姓,自我表達的權利意識已經發展起來,他們希望通過不同的平臺發出自己的聲音。

此次事件中,折射出一個問題:在過去日常的中泰民間交往過程,中國沒有太注意做好中國民族感情和中國主權的宣傳和解釋,強調“臺灣”和“香港”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一定程度上也使極少一部分泰國青年人對中方的誤解不斷加深並作出無知的舉動。

第二、域外大國對中泰關係的“離間”。近年來,地區和國際形勢發生著劇烈的變化,泰國在歷史上就是大國利益角逐的激烈的地區。美國、日本、印度等對中國崛起和在本地區影響的增強抱有高度戒心,在泰國展開外交行動,離間破壞中國與泰國關係。

觀察者網:關於這一點,您能具體舉一些例子嗎?

曾偉富:比如,美國特朗普政府圍繞南海問題不斷製造熱點,慫恿東南亞國家對在南海問題上對我們提出挑戰,蓬佩奧更是在東盟外長峰會上稱,中國在湄公河上的大壩是對下游國家的“恫嚇”並要求東南亞國家同仇敵愾一起對抗中國。

又如,中國與泰國在“瀾湄合作”機制下有關湄公河航道拓寬一事在泰北清盛段遲遲無法動工,明面上是當地環保組織在阻礙項目動工,但是背後是日本政府支持的國際協力機構(JICA)在操作。

還有一個例子是,巴育總理動用維穩條例才得以施工,同時為了限制中國高鐵落腳泰國,日本動作不少。安倍晉三甚至親自出馬干擾中泰高鐵項目合作,至此中泰高鐵項目變成了中泰鐵路項目,施工進度也進入了停滯階段。

觀察者網:針對您提到的中泰交流重官輕民的問題,您覺得有什麼可行的辦法可以改變這一趨勢嗎?能否分享一些建議?

曾偉富:短期內這種思維還是會延續的。就泰國而言,最便利的、接地氣的外交思路就是利用好當地的華人華僑。泰國華人華僑具有以下幾大特點:

1. 潮汕人在華人經濟中實力最雄厚;

2. 華人企業集團崛起,具體表現為企業規模擴大、經營多元化和跨國化;

3. 泰華經濟融合程度高;

4. 官商合作模式,華人資本常通過聯姻和任命等方式與有權勢的泰人結為聯盟。

華僑華人與當地民眾長期生活在一起,為泰國的發展和繁榮共同奮鬥,這種長期交往建立起來的親近和信任,使得華僑華人在開展僑務公共外交時具有朋友之間的私人交往的性質,相對於政府開展的外交工作而言,他們傳播的信息在住在國政府和民眾心目中更有說服力和感染力,也往往更容易為住在國政府和民眾所理解和重視。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