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位女空降兵:14歲參軍,85歲捐款1000萬,如今含淚歸鄉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唐代詩人賀知章在其《回鄉偶書》中留下這樣的詩句,讓人不忍淬讀。

有這樣一位老人,他將大半輩子都獻給了我們國家的國防建設事業。從14歲參加革命,時隔71年之後才回到自己久別的故土。當回到家鄉的那一刻這位老人哭了,多少個日日夜夜都在夢想著這一刻,心中的無限思念最終在這一刻化作無限的感傷。

可是人心大,國也大。為了中國國防事業的蓬勃發展,一切都是值得的。這位老人的名字叫做馬旭,她是新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空降女兵。

少年立志

“我的家在東北 松花江上啊 那裡有滿山遍野大豆高粱。”那時候的黑龍江正值日本軍國主義的統治之下。1933的年的春天,在松花江畔的一個小村落裡面。一個女嬰娃娃墜地。那個時候的黑龍江已經完全被日本佔領,那裡的人們艱難度日。

中國首位女空降兵:14歲參軍,85歲捐款1000萬,如今含淚歸鄉

小時候,馬旭的父親早早的就離開了一家老小,全家的重擔都在母親的肩上擔著。在哥哥的保護下,小馬旭日子雖然艱苦但是也算是能夠勉強求生。那個時候的馬旭每天聽得最多的就是母親給他講述中國歷史上抗擊外敵的英雄故事,還有就是纏著自己的哥哥講述抗聯是怎樣與日軍英勇作戰的。

就這樣,年幼的馬旭便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英雄夢。她知道,有國才有家。只有投身革命才是中國千萬貧苦百姓的最終出路。1947年,年僅14歲的馬旭懷著屬於自己的夢想背上了行囊,離開了生活了十幾年的家鄉,開始了漫長的從軍生涯。

軍旅生涯

離開家鄉的馬旭來到了當時的東北軍政大學,半年的學習之後馬旭成為了一名合格的醫務兵。一直夢想著馳騁疆場的馬旭對於成為一名醫務兵好像並不是特別滿意。但是依然認真的戰鬥在自己的崗位上。

馬旭開始了自己的軍旅生涯,對待每一次的學習、每一次的戰鬥都異常的認真。那個時候的醫務兵除了在軍政大學裡面學到的知識以外,更多的時候是一邊在戰場上工作,一邊學習。

中國首位女空降兵:14歲參軍,85歲捐款1000萬,如今含淚歸鄉

為了方便每一個醫務人員都可以學習好專業知識,每一個醫務兵都會分到一副骨架作為學習的教具,平時這個醫學用的骨架就放在自己的床下。

有一日夜裡,心懷忐忑的馬旭在夜裡面聽到床下有什麼響動,當即被嚇傻的馬旭立即跳下床來便向外跑。後來指導員來了,問道發生什麼事情的時候馬旭才意識到自己的膽小,然後緘口不言。

再次回到營房的馬旭便暗自發誓,將來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無論多麼害怕都一定要咬牙堅持下來。

1961年,因為優秀的專業技能,馬旭被分配到了空降兵部隊。當時的中國空降兵部隊才剛剛組建,對於空降部隊的作訓大綱很多都還是在摸索的階段,這個時候的馬旭心中萌發了想要成為一名空降女兵的想法。

可是由於當時的作訓環境十分惡劣,作為女性是不允許成為空降作戰人員的。但是馬旭心想,作為連隊的醫務人員自己也必須掌握嫻熟的空降技能,只有這樣在將來的戰場上自己才有可能對前線空降作戰的戰士們給予醫療援助。

中國首位女空降兵:14歲參軍,85歲捐款1000萬,如今含淚歸鄉

部隊不允許,馬旭就自己悄悄的的練習。於是馬旭悄悄的在自己的營房外面挖了一個三尺深的坑,在每次作訓完成之後便一個人悄悄的在營房外面練習跳傘動作的技術要領。就這樣一遍又一遍的來來回回,每天馬旭都要做500次上的練習。

半年後,在馬旭的再三請求之下,營長實在拗不過這個小姑娘,於是就給了馬旭一次機會。並說:“

如果達不到技術要求,那麼以後參加空降作訓的事就再也不要提了。”

可是當馬旭將一個又一個的技術動作都十分標準的完成以後,營長卻感嘆到:“誰說女子不如男,真實中華兒女多奇志啊。”

是啊“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馬旭終於如願以償的成為了一名空降女兵。70年後當回憶起當日的情景之時,馬旭依然驕傲的說“在無盡的天空裡,我覺得我好英雄啊。”

轉業後與丈夫投身於國防科研

後來漸漸年長的馬旭不在適合空降部隊的作訓要求,於是離開了空降兵的作訓部隊。但是馬旭的心卻依然在思考著中國國防事業的建設與發展。

中國首位女空降兵:14歲參軍,85歲捐款1000萬,如今含淚歸鄉

根據自身多年的跳傘實踐經驗,八十年代的時候本已經達到退休標準的馬旭卻和自己的丈夫轉到了部隊的科研單位。開始從事研究工作。

在部隊上樣樣事情都要爭做第一的馬旭來到了科研單位一樣是兢兢業業。對於當年在部隊上困擾自己的難題,這時候的馬旭勵志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將其攻克。

在部隊作訓的時候,馬旭就意識到由於長期的空降訓練在落地時候對於作戰人員的腰部和踝關鍵都會產生嚴重的損傷,這兩個位置的傷痛一直是困擾部隊官兵的一個極大的難題。因為這兩處的傷損導致了很多優秀的解放軍戰士因為傷病提前退役,這對於部隊來說是極大的損失。

在查閱了相關的醫學資料以後,馬旭便一頭扎進了對於這個難題的攻克之中。最終在無數次的實驗之後,馬旭夫婦終於發明出了充氣護踝。解決了困擾墜官兵作訓多年的難題。

這一次的成功之後,馬旭與自己的丈夫並沒有停止研究的腳步。,一個又一個的專利在夫婦兩人的手中誕生。夫婦兩人發明的“

單兵高原供氧背心”更是幫助中國的空降兵在作訓中創造了世界空降史上的記錄。

中國首位女空降兵:14歲參軍,85歲捐款1000萬,如今含淚歸鄉

往後的多年,夫婦二人都全身心的投入在科研領域,為了怕影響工作,夫妻二人選擇不生育子女,一心就想把全部的人生都奉獻給祖國的國防事業。之後的幾十年裡面,夫妻二人發表了上百篇的學術論文,在關於空降部隊的醫療和衛生保健上面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就這樣馬旭奉獻了自己的一生,直到2018年,這時已經退休多年的馬旭被一則新聞刷爆了全網。當天老人來到銀行欲將自己的300萬元存款轉賬到黑龍江木蘭縣的一個賬戶中,擔心老人受騙的銀行工作人員立即報警並和老人做了深入的交談。

最後發現原來馬旭老人是想將自己和丈夫多年從事科研工作的獎勵總共1000萬元的資產捐給自己的家鄉。先轉300萬,然後在將剩餘的700萬轉出。膝下無子的馬旭夫婦為自己家鄉的教育事業做出一份貢獻。

最終在得知老人的意圖後,記者對於馬旭夫婦做了深入的報道。報道一出,兩位老人便成為了人們熱議的話題。人們在得知我們國家存在有這樣兩位將一生都獻給了祖國的偉大老人之時無不發出由衷的敬佩之情。

後來,馬旭夫婦在將自己的全部存款捐出之後,然後選著離開城市回到家鄉。當馬旭回到闊別多年的家鄉之後,那一刻老人終於流下了淚水。木蘭縣,這個老人夢裡回望過無數次的家園。

中國首位女空降兵:14歲參軍,85歲捐款1000萬,如今含淚歸鄉

如今的馬旭夫婦回到了木蘭縣,二位老人依舊過著簡樸的生活,唯一不變的就是夫婦二人依然在不斷的學習,希望有一天還能為國家做出貢獻。願兩位偉大的老人能夠身體康健,中國人民謝謝你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