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曾在遼寧朝陽作戰,凱旋時,寫下千古名篇

曹操曾在遼寧朝陽作戰,凱旋時,寫下千古名篇

@遼寧有歷史

不胡說,不戲說,不深說

原創內容,轉載請標明出處

之前“遼寧有歷史”寫過一篇有關朝陽市的文章《遼寧朝陽舊名“三座塔”,改名據說與乾隆有關》。有讀者閱讀後私信,說想了解下曹操在朝陽附近作戰的歷史。為了不辜負讀者的信任,今天“遼寧有歷史”就來說一說這段歷史。

東漢末年,曹操打敗了袁紹。袁紹的兩個兒子北逃,跑到了現在遼西朝陽市境內,投奔盤踞在那裡的三郡烏桓。當時,三郡烏桓的首領名叫蹋頓

這裡簡單穿插說下“三郡烏桓”。烏桓是一個歷史久遠的少數民族。他們沒有固定的居住場所,而是靠遊牧漁獵為生。它和另一個少數民族鮮卑同屬一個祖宗。東漢時,烏桓部族來到遼寧西部,後期,三個郡的烏桓人“抱團取暖”正式結盟,這就是“

三郡烏桓”。

剛才說了,袁紹的兩個兒子在戰敗之後跑到了遼寧朝陽一帶投奔三郡烏桓,準備藉助烏桓的力量重新奪回被曹操佔據的土地。對曹操來說,袁紹的兩個兒子就是心腹大患。於是,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開始征討三郡烏桓,準備滅掉這股勢力。

東漢的建安十二年並不是一個普通的年份。這一年,曹操開始征討烏桓,最終將遼西土地據為己有;這一年,與曹操對峙的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出山。不同的選擇,造就了不同的結果,這一點在建安十二年體現得淋漓盡致。


曹操曾在遼寧朝陽作戰,凱旋時,寫下千古名篇

圖片自網絡

曹操的主力在華北一帶,而三郡烏桓在遼寧西部一帶,那麼,曹操是沿著什麼樣的路線來征討烏桓的呢?

對這個問題,專家、學者意見不一致。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對路線有歧義,再有一個就是路線上的地名有歧義。按照考古學家王綿厚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的表述,曹操是按照這個路線行軍的。

曹操首先在河北開鑿了“平虜”“泉州”二渠,然後到達灤河下游的河北省玉田縣的古無終國。這時正是雨季,渤海灣灤河下游泥濘不堪,加上烏桓派兵鎮守險要地帶,曹操的大軍受阻。這時,一位熟悉盧龍塞交通、名叫田疇的人建議曹操繞過無終,走另外一條路。於是,曹軍經白檀、徐無山、盧龍口、平剛、白狼山、凡城,最後直抵柳城(今遼寧朝陽市南袁臺子古城)。


曹操曾在遼寧朝陽作戰,凱旋時,寫下千古名篇

圖片自網絡

曹操聽從了田疇的建議,按照這條路線快速前行。就在距離柳城還有200裡的時候,三郡烏桓的蹋頓才發覺曹軍已至,於是匆忙應戰。最後,在白狼山下,曹操以少勝多,打敗烏桓。袁紹的兩個兒子繼續東逃,跑到了位於遼陽的公孫氏政權的轄地。因為畏懼曹操兵力,遼陽的公孫康殺掉了袁紹的兩個兒子,把二人首級送給了曹操做禮物。有關遼陽公孫氏政權的情況,“遼寧有歷史”在《這個遼陽人太愛“耍心眼”,最終被“三國”曹操的孫子滅掉》寫過,感興趣的讀者可閱。

建安十二年9月,大獲全勝、心情大好的曹操班師回朝的途中,東臨碣石,寫下了那首流傳千古的名篇《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當然,對於曹操觀滄海的位置,專家學者同樣意見不一。大體有三種說法: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萬家鎮止錨灣、河北省秦皇島市昌黎縣、山東省濱州市無棣縣。遼寧有歷史,不胡說,不戲說,不深說。

曹操曾在遼寧朝陽作戰,凱旋時,寫下千古名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