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半被稱為鬼節,鬼節真的有鬼嗎?

“鬼”對於我們來說既熟悉又陌生,因為我們總是隻聞其名未見其“鬼”。那你是否知道我們的節日裡還有一個稱為鬼節的節日呢?鬼節也稱為中元節,是在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部分地區是七月十四),而中元節還可以俗稱為施孤、七月半、地官節或齋孤,佛教稱為孟蘭盆節。它與上元節、下元節合稱三元,流行於漢文字文化圈諸國,以及海外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

七月半被稱為鬼節,鬼節真的有鬼嗎?

而對於小孩子來說,聽到鬼節就會心驚膽戰,畢竟在小孩認為鬼是很恐怖的。小編小時候也是非常害怕鬼節的,因為小時候不聽話被大人編故事來騙我。長大後才知道其實鬼節並不是說會有鬼出現,在漢代時,中元節是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祭祀,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而道教認為中元節為地官誕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又是鬼節。

七月半被稱為鬼節,鬼節真的有鬼嗎?

其實中元節在20世紀20-40年代,遠比“七夕”、“清明”熱鬧,但後被認為是宣揚封建迷信,逐漸邊緣化。但是各地現在還保留了一些習俗的,比如說祭祖,吃鴨等等。中元節吃鴨是因為傳說去世的祖先會在中元節這一天回家探親,要過奈何橋,所以活著的人要送些鴨下去,好讓鴨子游泳載他們回來,久而久之就成為了一個習俗。現在小編家在中元節那天都會殺鴨子吃的。

七月半被稱為鬼節,鬼節真的有鬼嗎?

其實每個地方的中元節習俗都是不一樣的,河北、山西這些地區會有送羊、蒸麵羊等習俗,江蘇等地區中元節會放河燈,在華南地區中元節會有祭祀的傳統,而在廣西中元節也稱“鴨子節”,在當天殺鴨子祭祖。還有很多地方的習俗文化都不一樣,但是現在這些習俗都基本一切從簡了。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生活節奏的加快,中元節也漸漸在被淡化。

七月半被稱為鬼節,鬼節真的有鬼嗎?

現在我們雖然不會太過於重視中元節,但是我們也必須瞭解我們的傳統文化,畢竟中元節它為我們保留了一些神話色彩。也要讓小孩子多去認識中元節,不要讓孩子只停留在中元節只是鬼節,然後對中元節產生害怕的心理。如果你們在中元節還有什麼不同的習俗也可以在下方評論留言,讓更多的人瞭解不同的風俗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