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把自己活丟了嗎?請學會,把自己愛回來!

好久沒出門,偶爾去樓下花園,遇到平時一起遛娃的媽媽們。個個都在聊這二個月呆在家,陪娃的種種經歷。也有的媽媽感嘆,為人妻,為人母,特別是有了娃之後,感覺都沒有自己的時間,不知道自己去哪了?多少人有過這種感受呢?又有多少人想過是什麼改變了這一切呢? 很多人都在說,想要一切變得更好,我們必須要好好愛自己,那麼,如何才能愛自己呢?


這段時間,看完周志建老師的書《把自己愛回來》,覺得他就像是打通了任通二脈。周老師用他自己切身的經歷,那些年經歷的坐骨神經痛,讓我們看到了健康的身體的重要性。還有那些走過半生,對生活,人生的一些理解。在苦難中學習感恩, 換一個角度和心態去看待生命中遇到的痛,從困難中學習。而這一切的根本,就是好好愛自己。

你有把自己活丟了嗎?請學會,把自己愛回來!

把自己愛回來

到底如何愛呢?周志健老師提到了很多個點,而這些點,就像一顆顆光潔的石頭,串起來就變成了一串美麗的珍珠。清醒-適當改變-打破習性-擁有不如享有-做你真心渴望的事, 周志建老師提到的這幾個點各自獨立,而又相互作用,在一個又一個故事裡,讓心靈更加通透。


  • 清醒

人得,清醒的活著。

何為清醒:時時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誠實的問自己:“屬於自己快樂幸福的生活方式是什麼?忠於自己的感覺,這就是清醒。

如果你現在的生活方式,跟二十年前一模一樣,那麼很明顯的,你人生中最精彩的時刻,永遠不會到來。”


  • 打破習性:不要讓別人猜到你”

改變你的“”應對,響應“的方式,不要千篇一律,不要讓別人猜到你。 修行,就是修正行為而已。


  • 擁有不如享有

你是否為曾經瘋狂買買買的一堆無實際用處的東西,而後悔過?你是否收藏了一堆的好文,而沒有好好的讀過? 學會斷舍離,擁有不如享有,要學會做一點點微小的改變。


  • 去做你真心渴望的事

我們必須在:你已經”習慣“擁有的東西,及你”想要“擁有的東西之前做出抉擇。 去做自己內心真的渴望的事,找到心的寧靜和歡愉。


你有把自己活丟了嗎?請學會,把自己愛回來!

心裡有愛,哪裡都是陽光

在我看來,要想做到以上,更好的愛自己,重點需要從生活小事入事,慢慢的尋找改變的可能性:

1.像孩童一樣保持好奇心,適當做些改變,哪怕是微小的

比如早餐,可以給自己換個不同的花樣,關於一餐一物,試著換個造型,偶爾在生活裡創造一些不同,一些改變,會讓你的日子變得不再那麼辛苦乏味,反而生活會成為一件好玩,有趣,值得期待的事。

現在人們總是在講儀式感,或許也是這個道理。偶爾,給生活一點驚喜,創造不一樣的樂趣,多好!

記得看《粉熊奇兵》裡,看每一個平凡的人,在節目裡,在四位創意分享家的帶領下,只是簡單的改變一下家的樣子,換一些裝飾,做一次大清掃,重新換一個自己想要的沙發,改變一個髮型,選幾套適合自己的服裝,生活就完全變成了另外一番模樣,連整個人都會變得自信起來。

誰都會厭倦單調,慘白的生活與自己,那就站起來,行動吧。 一個小小的改變,會把你帶到一個意想不到的新世界。


你有把自己活丟了嗎?請學會,把自己愛回來!

愛笑的人兒運氣不會太差

明天,就算你要在馬路上倒退著走也行,相信我,沒人會笑你的, 就算有, who cares? 管他的。

為了不讓自己變成一灘死水,你想怎麼做,都行!


2. 允許偶爾的混亂,不用事事求完美

完美主義,也許是壓垮很多人的一個念頭。事事想力爭最好,到頭來卻可能一事無成。允許偶爾的混亂,就像清晨起來的那個房間,床單棉被一定是混亂的,但你也無須去責備自己,我怎麼可以把床單搞亂?,睡了一晚,亂了,本來說是正常的,亂了沒關係,整理就好了。心亦如此, 生活亦如此。 重點不是髒亂,重點是清理。

清理,原來是每天的功課,


3.改變你的態度和響應方式,還有言語。

作為媽媽,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時刻。吃飯時間到了,客廳的孩子抱著遙控器,絲毫沒有一絲要離開的意思 。你叫了好幾次,孩子依舊沒動,依舊照看。你是否開始火大,衝過去關掉電視,大聲吼叫,要我說幾遍你才要聽?再看,你就別吃飯了.....

這種每天八點檔的戲碼,這種習慣性的作為,你熟悉嗎?

你是否想過,有必要這麼浪費表情,每天跟同一個人反覆著無效的對話和對應方式。這樣的例行公事,了無新意,只會耗損能量。

比如同樣孩子看電視的場景,改變一種響應方式:兒子,你今天過得好嗎?都做了什麼?兒子一聽,怎麼媽媽今天沒有用以往的方式來說話,沒有罵我,他就會“不知所措,因為他沒有辦法用老模式來響應你了。 然後兒子可能自己關掉電視,好奇媽媽怎麼了,興奮的跑去和媽媽講自己發生的事去了。

語言,是有力量的,改變語言,就改變關係。


你有把自己活丟了嗎?請學會,把自己愛回來!

笑語的力量

4.善待自己,從微小行動開始

比如,每天給自己留點時間,做個冥想,泡個腳;比如,每天聽會音樂,留點白。

就像旅行這件事,深有感觸,從前總覺得沒有時間,等有長假了,孩子大了,家人有時間了再去外面看看。可是日復一日,生活依然往復。忽然一日,決定出行,帶著孩子旅行月餘下來,竟然覺得一切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難,似乎又像是給心打開了一扇窗,也給孩子心裡種下一個小小的種子。

如果不付諸行動,所有的夢想都是空中樓閣,我們經常缺少勇氣,走不出去,不是嗎?

離開"舒適圈”需要勇氣,放棄“習慣擁有的東西”更需要勇氣。



如果你想好好的對自己,如果你想走出自己日復一日的單調重複,這本《把自己愛回來》會給你心的答案。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季節,願我們都在自己的季節裡,做好當下每天每時應該做好的事,少點焦慮,多告訴自己,一切很好,一切都好, All will be wel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