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性應急事件影響下高校學生心理疏導的方法與途徑有哪些?

若予點兒


社會應激反應是正常人的自然反應,有效應對則利大於害。

在助人中收穫成就感,在求助中收穫感恩之心,都可以使自己獲得最佳的心境,此時壓力化於無形。

保持習慣的生活節奏,充分的運動和睡眠,帶來良好的自控力和注意力,也帶來最佳的心境,壓力化於無形。

經歷即是智慧。艱難困頓是鍛造英雄的一副爐錘,只要不逃避,就會適應,就會因之而強大。


張鐵軍158


1.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以團體講座、座談討論、小組學習等方式,針對大學生該如何適應新環境、如何正確處理人際關係、如何合理安排學習等方面的心理健康課。

2.建立學生思想和心理健康普查系統。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評測,發現心理問題,及時進行心理健康疏導。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

3.建立社會性應急事件信息播報窗口,整理該事件發展態勢、自我預防的方法、應急社會求助渠道、面對應急事件的處理方法等宣傳手冊或信息屏。

4.建立校園心理諮詢平臺。一是基於網絡和電話的諮詢平臺,二是充分發揮學生群體的優勢,組織建立一支師生聯合的、高素質的心理健康輔導員隊伍,通過系統培訓,讓他們掌握心理輔導的知識和方法。通過,線上線下一起積極、正面的傳遞心理健康知識,及時處理學生髮生的心理問題。

5.在輔導員隊伍中,選擇經驗豐富的學生和心理督導經驗的老師組成督導小組,開展朋輩督導工作,確保隊伍在工作中成長,學生的心理問題也可以得到深入的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