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孩子的學習,犧牲全家人的幸福是否值得?

小麥媽媽


我也是一個寶媽,或許是孩子小,所以考慮不多吧,我認為,孩子只是通過我們的身體來到這個世界,他有自己的思維,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們只需要給他足夠的愛和鼓勵,未來世界是他自己的,他自己去闖。

孩子有他自己的思維,而且,過度的在乎他的學習,會讓他覺得,你愛的不是他自己,而且他給你帶來的成就感。或許更容易讓孩子叛逆。

反問一句,你愛他嗎?在他沒出生之前,你怎麼想的,我想十個就有九個,是隻要平安快樂,給他足夠的愛,讓他度過開心的童年。但為什麼,隨著時間和周圍的變化,我們的要求又升級了呢?

天生我才必有用,個人認為,只要不犯大錯,我們應該給他足夠的時間自我成長,同樣可以把其他的時間用來做更有意義的事,沒必要鬧得不愉快,又累又苦。


唯愛L


為什麼要犧牲一個為一個?不犧牲最好。量入而出,吃飯穿衣量家當,不攀比,過自己的生活。好高務遠,害人不淺。


南北零度線


大家好,我是九思堂筆記,

你的問題是:為了孩子的學習,犧牲全家人的幸福是否值得?

對此,我有些看法,供大家商榷。

1、為什麼是“犧牲全家人的幸福”呢?

我想,有這樣想法或感嘆的朋友,肯定是為了孩子的學習,使出來了全部力量,提供了自己所能付出的時間、精力、錢財,為孩子創造一切有利於學習的條件和環境,滿足孩子的所有生活所需。犧牲或忘卻屬於了自己的東西,比如時間、快樂;犧牲或放棄了本該全家人分享的東西,比如物質生活。

2、沒有人強迫、也沒有必要“犧牲全家人的幸福”。

為孩子所做的一切,並沒有誰強迫、強加給你,完全是家長自己的選擇和情願。

很多家長會說:現在社會上、各家各戶都這樣。

要我說,更多的是家長盲從、攀比、望子成龍的主管思想主導,似乎認為,為孩子犧牲時間、精力、金錢,孩子就能取得好成績;似乎犧牲全家的幸福,就能換來孩子的美好未來。大錯特錯了。

殊不知,孩子學習好壞可能與物質條件有點關聯。但本源在於孩子能不能有吃苦耐勞精神,能不能集中精力、勤奮讀書,有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

我獨自管孩子上學六年,上最好的小學,吃的、喝的、穿的、用的盡最大可能好,呵護備至,恐怕委屈了孩子。現在想想,對孩子沒有丁點好處,學習該是啥樣還是啥樣。反倒使孩子養成了很多不良習慣。最嚴重的就是,等、靠、要。

3、對孩子付出太多,孩子會有負擔;家長也要獲取自己的幸福感。

為孩子付出過多,甚至一切都不讓孩子動手,會導致孩子懶惰、依賴嚴重,缺乏主見,失去獨立思考能力和獨立人格。

為孩子付出過多,孩子看在眼裡、記在心上,有些孩子會有“將來怎麼還”的想法,會產生心理負擔,嚴重的會有負罪感。

所以,要是自己的情況,適度付出,重點放在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上;物質條件適當滿足,不要有求必應,這不是愛孩子,是嬌慣甚至嬌縱。

同時,把適當的時間精力金錢,家長用到自己身上,改善自己的形象、做自己該做的事、“追逐自己的追逐”,保持相對獨立的人格。這樣,自己獲得一定的幸福感,孩子看著也會高興,也給孩子言傳身教的樹立了榜樣。

4、對孩子的付出,最好不要叫做“犧牲”。

我們作為家長、監護人,對孩子所做的種種努力和付出,為孩子創造舒適的條件和物質生活,是責任,是關愛,是應當做的。

最好別叫做“犧牲”,總有被迫、不情願、委屈的味道。如果再對孩子這樣講,那就更不應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