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中尋機不是口號,而是大有可為 上海打造在線新經濟發展高地

4月25日開幕的首屆上海創新創業青年50人論壇,主題是以“信心·機遇——全球疫情背景下的創新創業”。如何讓廣大創新創業的青年從無資金、無經驗、無地位、無環境的“四無”狀態,利用好自身有理想、有知識、有思路、有激情的“四有”優勢實現更好發展,知名學者、企業家與政府部門相關負責人在論壇上進行了深入的分享交流。

圖片

應對危機唯有繼續創新進步

“疫情的發生會加快國際格局的變化。”在主論壇的現場連線中,遠在北京的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和大家“遠程交流”。在李稻葵看來,中國經濟需要繼續擴大中等收入人群數量,繼續擴大內需市場形成自我循環,並且要解決一些“卡脖子”核心技術問題,離不開青年人的創新創業,“抓住不斷變化的中國社會的需求,抓住正在變化的人群結構和年輕人的消費需求,這些你們應該是最有感覺的。”

復星國際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廣昌也在論壇上直言:“危機意味著需求,是創新最大的動力來源,不要放過任何一次危機的考驗。”郭廣昌認為,未來一定會面對更多的危機,應對的方法只有一種:繼續創新,繼續進步。

站在新風口擁抱新變化

在如何應對危機,危中見機的實踐裡,嗶哩嗶哩、餓了麼、盒馬等一批企業已經率先做出表率。

截至去年第四季度,嗶哩嗶哩的月度活躍用戶超過了1.3億,其中78%是18到35歲的年輕人,這就意味著,在中國每3個年輕人中就有一個是B站的月活用戶。而在此次疫情暴發後,由B站博主創作的和疫情相關的視頻,全網點擊量超過1億次的不在少數。

公司董事長兼CEO陳睿對視頻網站的發展充滿信心:“視頻是一個改變大家接受信息方式的技術,尤其隨著5G時代的到來,視頻會成為互聯網絕對主流的內容媒介,這次疫情更加速了這一過程。”

“疫情對服務業數字化而言,其實是一個‘催化劑’。”在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總裁、餓了麼CEO王磊看來,“危機”這個詞頗有意味,危險之中也蘊藏著機會:原來大家以為做外賣的都是低端店鋪,但是高端餐飲正在快速上線;直播這種以前認為是娛樂的形態,好像一夜之間人人都在帶貨。

王磊說,最近阿里影業的小二又在拓展新商戶,影院預計要關到7月份,就催生出了“酒店式影院”這樣奇特的融合式業態,並在快速發展中。

盒馬在此次疫情當中看到的機會就更多了,並且不少機會已經被實實在在把握住了。包括在武漢的18家門店在內,盒馬提出“不停工、不漲價、不停業”。員工的缺口很難快速恢復,盒馬就把目光投向了有大量固定員工處於待業狀態的餐飲業,共享員工這樣的創新模式,一拍即合。

此次疫情對於打開老年市場同樣起到了促進作用。“政府推廣在疫情期間推廣了隨身碼,老年人沒有隨身碼出不了小區,所以很多老年人都學會了使用智能手機,老年市場得到進一步的發展。”盒馬鮮生CEO侯毅透露,和今年1月份的銷售數據比,盒馬線上銷售增加了50%,“疫情為新零售帶來了新場景,說明老百姓願意接受在線經濟這樣一種模式。“

圖片

上海將包容審慎鼓勵創新發展

侯毅還在論壇上透露,盒馬的創新在不斷推陳出新中。最近,盒馬又在上海虹橋的一家門店試驗了“汽車自提”這樣的無接觸配送模式,就是直接把顧客採購完的商品放到車庫汽車的後備箱裡,效率要比到店自提更好。“這個項目我們未來準備進軍到國外市場。”他說。

針對不斷湧現出來的創新業態,最近上海專門推出了《上海市促進在線新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現在比較流行的宅經濟、後揚經濟、非接觸式經濟,甚至雲購物、雲展覽、雲走秀、雲簽約等,大多包含在內。

“在線經濟就是藉助人工智能、5G、大數據、區塊鏈等智能交互技術,與現代生產製造、商務金融、文娛消費、教育健康和流通出行等深度融合,具有在線、智能、交互特徵的新的業態新模式。”

市經信委主任吳金城說,上海發展在線新經濟的優勢,在精緻精細,在跨界融合,在專注專業,“在互聯網消費方面,上海是領風氣之先的,上海的互聯網企業也進入了快速的發展期。我們會採用包容審慎監管的態度,打造上海新生態互聯網經濟的品牌是大有可為的。”

欄目主編 洪浣寧

責任編輯 李偉

攝影 黃日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