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誠生物:脫細胞基質材料廣受認可,大有可為

脫細胞基質材料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組織誘導再生能力,近年來在組織修復、再生醫學領域備受關注。作為構建工程化組織以及修復組織缺損的新型生物活性材料,脫細胞材料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我國自行研發的國內第一個獲正式批准的脫細胞神經修復材料——“神橋”,就是天然神經脫細胞處理後獲得的。作為第二代 “神橋”研發的主要參與單位廣州新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新誠生物),在脫細胞材料開發領域獲得多項專利及科研獎項,並與合作團隊聯合報道了一種去細胞神經基質水凝膠材料(Decellularized nerve matrix-gel,DNM-G)具備適合周圍神經組織再生的功能特異性。

孵動力就脫細胞生物基質材料製備、產品開發及應用等問題,專訪了新誠生物的脫細胞技術平臺負責人,經編輯整理輸出內容如下,以饗各位。


新誠生物:脫細胞基質材料廣受認可,大有可為

△新誠生物

Q1:據瞭解,脫細胞技術平臺是新誠生物的三大核心平臺之一,請問該平臺的優勢有哪些?

A1:是的,生物源性脫細胞技術平臺、高強度可吸收聚酯加工技術平臺、聚丙烯酸酯類高分子材料技術平臺是我們公司三大核心技術平臺。其中,脫細胞技術平臺的優勢主要在於:①是技術成熟,我們早期與中山大學共建了廣東省軟組織生物製造工程實驗室、廣東省功能生物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該研究中心的主任、中山大學化學學院及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雙聘教授全大萍,是我們首席技術顧問。我們團隊在脫細胞材料研究開發領域有著十多年的技術積累;​

新誠生物:脫細胞基質材料廣受認可,大有可為

△廣東省軟組織生物製造工程實驗室第一屆技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現場

②工藝穩定,我們以組織特異性脫細胞材料加工工藝為基礎,在脫細胞材料加工、多孔材料定向冷凍、多種水凝膠材料製備技術等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③產品研發經驗豐富:我們的研發合作團隊參與了國內第一個同種異體周圍神經修復材料——“神橋”的研發,並取得了CFDA產品註冊證,在這期間積累了大量的脫細胞技術經驗。目前,我們將此項技術迭代升級,進行二代“神橋”研發,而且該項技術不止用於神經,還用於豬小腸粘膜下層,豬角膜等原材料的處理,比如我們在研的脫細胞技術相關的創新產品就有十幾項;

與此同時,我們與中山大學,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共同開發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複合型人工角膜項目,其產品研發就運用了脫細胞複合技術。

④我們有專業團隊:我們與高校、科研院所、醫院合作,如與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劉小林教授、朱慶棠教授,以及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王智崇教授等,形成跨學科的技術顧問團隊。同時,也組建了包括化學、物理、設計、材料等多學科交叉的技術人員的項目小組,專門負責產品開發。

Q2:請問,脫細胞材料有哪些形態呢?新誠生物可以提供哪幾種類型的服務呢?

A2:脫細胞材料的形態與原材料的種類有很大的關係,目前我們公司脫細胞材料的研究包括皮膚、小腸粘膜下層、血管、外周神經、心臟、腦組織、脊髓、肺、肝、軟骨、脂肪組織、骨、肌腱、腎臟、肌肉組織、角膜等多種的組織和器官。

對新誠生物來說,我們主要對科研院所、臨床醫院、高校等組織機構提供兩類服務,一類是基礎服務,如供應各類組織器官的脫細胞基質材料,包括但不限於:角膜、軟骨、血管、神經、肌腱、心臟、肝臟、腎臟、小腸粘膜下層,可以是粉體、顆粒、膜狀、多孔支架、組織器官本體形態等多種形態。

第二類是高級服務,如組織器官的脫細胞基質材料成型加工,包括:①脫細胞基質凝膠材料製備,作為可注射水凝膠、細胞3D培養系統等;

②脫細胞基質/凝膠多孔支架、海綿製備,可作為組織修復支架等,這兩種材料主要用於組織再生修復或細胞微環境研究等領域;

③脫細胞基質材料高壓靜電紡絲成型,製備成具有各類微納纖維結構的靜電紡絲材料,用於研究微納纖維尺寸、 定向/無規的纖維排列等材料微觀結構對細胞行為、組織修復的影響;

④脫細胞基質材料生物3D打印成型,進行微結構與生物活性成分雙重高度仿生製造,所製備的支架材料用於組織再生修復或細胞微環境研究等領域。

新誠生物:脫細胞基質材料廣受認可,大有可為

△部分服務,點擊可閱讀脫細胞專題更多內容

Q3:新誠生物在脫細胞材料開發方面有哪些項目?您能簡單介紹下這些項目是如何落地的嗎?

A3:目前,我們在脫細胞材料方面的項目,主要集中在人工皮膚、GTR膜、硬脊膜、防粘連膜等產品上,這些產品都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

舉個例子,我國口腔疾病高發,有2/3的人群患有牙周炎,其中重度牙周炎患者人數在2億以上。我們用於口腔科、骨科及軟組織再生修復的GTR膜,它的市場容量在500億以上。

還有就是人工皮膚,用於深度燒傷、潰瘍、外傷性真皮缺損、外科手術導致的真皮缺損等,為新生組織再生提供生物支架,加速創面癒合,減少瘢痕,促進皮膚再生修復。目前進口的人工皮膚價格大概在120元/cm²,按人均消費2cm²測算,市場容量達52.63億元。

對於項目落地,我們項目在完成開發後,落地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合作孵化,多方協同,共同擔責,共享收益。二是技術轉讓,通過有償方式,直接轉移技術成果。

Q4:對於脫細胞材料的未來發展,您是如何看待的呢 ?

A4:現有很多病人,因為組織器官捐獻不足,缺乏移植材料,而無法得到有效的治療,甚至有些緊急病例,不得不採取“拆東牆,補西牆”的策略,比如從自己身體不重要的部位取些材料後進行移植,這樣不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會存在諸如感染、瘢痕、疼痛等風險或併發症。

而脫細胞生物基質材料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組織誘導再生能力,目前被廣泛用於組織重建、再生醫學研究,並充分獲得了廣大醫生和患者的認可,可有效的彌補我國組織器官捐獻不足的現狀,我認為,脫細胞類產品的開發,將直接造福於千千萬萬因組織缺損而致殘的患者,使他們恢復勞動與生活能力,減少家庭、社會的經濟與倫理負擔,尤其在自然災害與戰爭情況下更是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從未來發展方向來看,我認為附加了額外功能的脫細胞創新類的產品會有更大的市場價值,然而該類創新產品雖更易於在競爭激烈的市場脫穎而出,但是,要解決的問題也更多,尤其在註冊方面的難度會更大,特別需要政策支持。總的來說,脫細胞材料在未來有巨大發展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