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餘西古鎮的成語故事

南通通州二甲的餘西古鎮,擁有一千多年文字記載的歷史。

古鎮人文薈萃、史韻風騷,有著說不盡道不完的美麗故事。

一諾千金

成語“一諾千金”,講述的是通州餘西場季氏:一諾堂的始祖、西楚霸王項羽的名將季布說話算數講信用的故事。

餘西季氏宗祠“一諾堂”的堂號,源自語本《史記.季布欒佈列傳》“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餘西一諾堂

武則天在位時,生活上極盡享樂。驕橫奢靡,在全國各地大興土木、廣造行宮。據說餘西武后行宮即為其中之一。武后行宮後歷經滄桑,至清代,餘西人在其原址上改建成大悲殿。該殿佔地約30畝,由寺廟及季氏宗詞兩部分組成。季氏宗祠始祖為季布,堂號為一諾堂,大悲殿建有季氏一諾百歲坊。全殿格局由三進院組成,建築群內古樹林立,四株銀杏皆高數丈地,粗有兩人圍。宋梅、桂花、木樨、玉蘭佈滿庭院。

通州餘西古鎮的成語故事

大悲殿常有貧寒學子借讀,就食,寒士發跡後,贊助頗豐。每逢大災、大疫之年,大悲殿往往發徵救急,助貧。秦漢季布公一諾千金遺風,在餘西場各姓皆相沿成習,傳為美談。北宋一諾堂季氏先祖建祠同時,在緊挨祠西、祠北,置祠田五千步,(合當代二十畝,)為宗祠永久歲入,歷千年淪桑不變。

青出於藍

成語“青出於藍,”青:靛青;藍:蓼藍之類可作藍色顏料的草。靛青是從蓼藍等草中提煉出來的,但顏色卻比蓼藍等更深。比喻學生勝過老師或後人勝過前人。《荀子.勸學》:“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通州餘西等地所處的特定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為蓼藍的種植創造了得天獨厚的良好生長環境,故成為我國主要的蓼藍產地。餘西等地的特產、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南通藍印花布”就是用這種草的汁液“小缸青”染成的。

通州餘西古鎮的成語故事

二甲藍印花布

元末明初,餘西場先民為避兵火,攜家譜、典籍舉族自江南群體遷來,夾雄厚財力,同時,也帶來藍印花布傳統工藝。城南染坊園藍印花布染坊最多。解放後,餘西鎮區,主要藍印花布染坊有:王子標染坊,季長春染坊,馮家染坊,衙門口染坊。公私合營時,季長春染坊合營至南通城;馮家染坊合紅營至二甲鎮,該企業體制幾度變遷延續至今,藍印花布工藝也從餘西古鎮傳至二甲鎮,再在南通市名揚海內外。

通州餘西古鎮的成語故事

2006年6月由南通藍印花布館負責申報的"南通藍印花布印染技藝"被國務院公佈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7年2月二甲鎮藍印花布被評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藍印花布展示基地。2009年振興染坊業主王振興被評為江蘇省藍印花布傳承人。

通州餘西古鎮的成語故事

蕭規曹隨

成語“蕭規曹隨”中的“曹”,指的是漢初曾任齊相九年的平陽侯曹參,而曹參乃曹氏武惠堂遷南通州餘西場之始祖、北宋大將曹彬的祖先。

“蕭規曹隨”講述的是西漢初年,丞相蕭何規劃、制訂了一些政策法令,曹參接著做丞相,全部按照蕭何的那一套辦事。比喻按照前人的成規辦事。漢.揚雄《解嘲》:“夫蕭規曹隨,留侯畫策、陳平出奇、功若泰山、響若坻貴。


通州餘西古鎮的成語故事

餘西曹氏

餘西曹氏目前公認的始祖是北宋開國大將曹彬,頗受百姓和士兵愛戴,其人心善,不殺降者,曹氏家人遂以“武惠”為堂號。元末為避戰亂,其中一支從江南遷徙至通州餘西,其族譜有介紹“先大父廿八副使避亂,浮江自南而北,至近海之餘西……”,所述遷徙途徑一目瞭然。

餘西曹氏後人中也湧現出不少名人:

明代抗倭民族英雄曹頂和著名評壇宗師柳敬亭(其族譜名字為曹永昌)都是從餘西走出的歷史名人,在燦爛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自己的足跡。

通州餘西古鎮的成語故事

與他們同一時代,還湧現出明代文學家曹大同、清官曹玹,清初征討吳三桂的大將曹應鵠、書畫家曹星谷、智慧名人曹秀升、孝子曹溥等。

及至當代,在政界、文化界都活躍著餘西曹氏後人。上海著名畫家曹簡樓、曹用平,著名翻譯家曹乃雲等等都是從餘西走出的曹氏後人。

通州餘西古鎮的成語故事


文:喜樂通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