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資本市場“看門人”的自我修養

論資本市場“看門人”的自我修養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如果把中國資本市場比作一出“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金融大戲,那麼每一位市場親歷者都有屬於自己的角色:監管機構、交易所、自律性組織、發行人、投資者——還有起到樞紐作用的中介機構。

繼證監會對華創證券“電話門”事件採取行政監管措施後,證監會和上交所日前集中公佈了多份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12名保薦代表人、6名註冊會計師及3名律師因科創板IPO項目問題被採取監管措施。

簡而言之,上述中介機構踩了監管“紅線”,沒有扮演好資本市場“看門人”的角色。俄國戲劇教育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代表作《演員的自我修養》中提到:

“我們所有的動作,哪怕是最簡單的、最習以為常的,當你站在舞臺上,面對著上千的觀眾時,這些動作做起來也會變得極不自然。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調整自己,需要重新學習坐臥行走的原因,我們需要重新學習如何在舞臺上觀看和觀察,如何收聽和傾聽。

”無論是“大明星”,還是“小演員”,在資本市場的舞臺上,只有守土有責,歸位盡責,方能營造一個充滿正能量的健康生態圈。一要精挑劇本。一個好的演員不能將眼光只停留在片酬上,因為一部爛片的代價往往會毀了聲譽口碑甚至演藝生涯;

一家好的中介機構也不能將目標只鎖定於拿下項目,核准制下“抓到籃裡都是菜”的慣有思維在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下多半行不通。誰都希望可以碰到規範運作、報表亮眼的好公司,無奈願望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僧多粥少”的IPO江湖裡,挑戰的又豈止是經驗和運氣。

一方面,以券商為代表的中介機構要適當摒棄流動性、財務穩健、規模大小等傳統考量的評判判斷,而要把眼光放在真正具有科技創新技術且發展潛力較大的企業上,幫助發行人準確把握科創屬性,對於符合《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的擬上市公司,秉持“應報盡報”的理念,當好資本市場與科創企業之間的潤滑劑。

另一方面,科創板促使券商和發行人的關係由“一錘子買賣”變為利益捆綁,允許發行人的保薦機構依法設立相關子公司參與發行戰略配售,並設置一定的鎖定期。

這種“保薦+跟投”的制度安排有助於進一步發揮券商在發行承銷中的作用,增強保薦機構的資本約束,強化其履職擔責。也就是說,中介機構不僅要考慮到“劇本”的成色是否精彩紛呈,還需有“劇本”轉化成影視作品後收視長虹的遠見卓識。

倘若眼前的“劇本”差強人意,不如暫且放下,要相信好的內容一致都在。二要尊重劇情。曾有人戲稱,資本市場就像王家衛導演的電影,你永遠不知道下一步演的是什麼。

但即便無法把控劇情的走向,也要堅守一個演員的操守——認真自律,誠信求實。所謂認真自律,就是保薦人按照依法制定的業務規則和行業自律規範的要求,充分了解發行人經營情況和風險,對註冊申請文件和信息披露資料進行全面核查驗證,對發行人是否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獨立作出專業判斷,審慎作出推薦決定,並對招股說明書及其所出具的相關文件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負責。

所謂誠實守信,則是中介機構要經得住誘惑,守得住底線,不能打著“客戶就是上帝”的幌子對發行人的違規行為視而不見,有意或無意地隱瞞發行人的“硬傷”,到頭來損害的不僅是投資者的權益,還有自己的面子和裡子。

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註冊制容不下半粒沙,演過的劇情固然無法推倒重來,但“回看”功能一直都在,對發行人、上市公司的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負有責任的保薦人、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必要承擔法律責任。

這次被處罰的中介機構中,有4名保薦人和4名會計師牽涉到2家已上市科創板公司容百科技和杭可科技,而上交所發出的6張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則劍指諾康達、光通天下、金達萊、連山科技這4家終止審核企業。這也從另一角度給服務科創企業的中介機構敲響警鐘:

一旦材料被受理,也就埋下了可能“秋後算賬”的雷。三要磨鍊演技。打鐵還需自身硬,即使劇本不能一鳴驚人,劇情不夠引人入勝,也要以配角的姿態活出主角的光彩。

如果要追溯歷史的話,中國第一家證券公司——深圳經濟特區證券公司批准設立於1985年,比新中國第一家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足足早了五年。但是,中國資本市場的中介機構與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現狀相比相對落後,組織結構和業務範圍尚處於調整階段中。

以券商為例,科創板企業的資源本就不多,優質企業更傾向於頭部券商,可頭部券商掐著時點趕材料,容易忙中出錯。而一些中小投行形勢更加嚴峻,面臨“做了可能沒飯吃,不做更沒飯吃”的兩難窘境,整個行業有點陷入惡性競爭。

從之前的中金公司擅自修改交易所問詢,到這次的12張罰單,本質上暴露了一些中介機構執業水平不足的問題。因此,修煉內功、夯實業務比絞盡腦汁拿下項目更緊要。

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是資本市場的歷史性機會,也是對資本市場中介機構的歷史性考驗,能否適應新制度要求,不斷與時俱進,是中介機構做大做強面臨的重大課題。好演員的定義是什麼?

“不能創造那連你自己都不相信的、連你自己都認為是不真實的東西”,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如是說。

論資本市場“看門人”的自我修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