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你遇到過這樣的刺蝟人嗎—從影片《刺蝟的優雅》說起

職場中你遇到過這樣的刺蝟人嗎?他們平時不怎麼說話,不張揚、為人低調,一般不受到其他同事的傷害,也不主動傷害其他人。因有自己的一技之長,不巴結領導,也不會在大會和工作群裡發表反對意見。你永遠走不進他/她的世界,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他/她在想什麼。他/她這樣做也許只是想過自己的小日子,不想打擾別人,也不想別人打擾自己;也或許以前受到過傷害,現在把自己保護起來。他/她會因為你給他/她刷了一次公交卡,第二天他/她會把2元錢還給你,讓你苦笑不得。他/她遵循你不欠我的,我也不欠你的生活原則,這就是我今天要講的刺蝟人。

刺蝟人顧名思義是性格或行為像刺蝟的人。刺蝟這種動物有著滿身的刺,試圖靠近它的人必然會被它的刺所傷。它們警覺、甚至敏感,只要覺得有危險,立刻將那尖利的刺,那扎人的針,一棵棵地豎立起來,因為它們會用心地保護自己不受傷害。

職場中你遇到過這樣的刺蝟人嗎—從影片《刺蝟的優雅》說起


為了講清楚職場中的刺蝟人,給大家介紹一部2009年開羅國際電影節中獲得“銀金字塔獎”的法國電影《刺蝟的優雅》。這部電影根據法國小說家、哲學教授妙莉葉·芭貝里的同名小說改編,描述了帕洛瑪和米榭太太這兩隻“刺蝟”躲在各自角落裡的優雅生活。帕洛瑪同父母和姐姐居住在一起,父親是國會議員,母親是文學博士,她是一個11歲的天才少女,好像已看透了生命的空虛和成人世界的荒謬,並計劃著在自己12歲生日的時候結束自己的生命。米榭太太是一個看門人,一個沒有孩子的寡婦。她肥胖、醜陋、矮小,平時像一個刺蝟一樣的隱藏著真實的自己,從不出門。而背後,在自己黑暗的小屋,其時她總會泡一壺茶,吃上一塊黑巧克力,讀上一會兒書。因為其中一戶人家去世,日本紳士小津格朗搬了過來。透過小津格朗的眼睛,看穿了米榭太太的孤單和優雅,帕洛瑪的反叛和敏感,三個人競成了這棟樓裡的心靈密友。米榭太太與小津格朗互生好感,這猶如她灰暗的生活閃進了一道春天的光芒。女門房的生活對小姑娘的自殺策略也產生了影響。電影中有一個非常巧妙的情節設計:小姑娘把安眠藥倒進金魚缸,以為金魚死掉了便扔進馬桶沖走。而心靈開始復甦的米榭太太看到自家馬桶裡有一條活著的金魚,於是把它撈起來養在玻璃瓶裡。自比為“金魚”的小女孩沒有自殺,她被女看門人拯救了。而反轉的是在米榭太太決定開始新生活,有天她走出黑暗房間去擁抱陽光時,卻被一輛洗衣店的車撞倒,就此結束生命。或許就像小女孩說的:“重要的不是死,而是我們死的那一刻在做什麼”。女看門人死的時候正準備著去愛,這或許也是生命的價值。

職場中你遇到過這樣的刺蝟人嗎—從影片《刺蝟的優雅》說起


職場中你遇到過這樣的刺蝟人嗎—從影片《刺蝟的優雅》說起


職場中你遇到過這樣的刺蝟人嗎—從影片《刺蝟的優雅》說起


每個人都是一把鎖,每個人也都是一把鑰匙。當殊途的旅者們終於找到了同歸人,頃刻間光芒萬丈。如果你是米榭太太,當遇到靈魂契合的人,是選擇露出柔軟接受被傷害的可能,還是把心封起來,用硬刺鑄就鎧甲?這是個選擇題。

首先刺蝟人也是善良的,他們不會主動去傷害誰,除非你刻意去傷害他們。他們總是小心翼翼的和人保持很安全的距離,因為擔心自己身上的刺會不小心傷害到周圍的人。他們不輕易靠近人,也許並不是怕自己受傷害,可能更多的是擔心別人會因自己受傷。職場中的刺蝟人信奉管理學上的刺蝟效應或刺蝟法,它強調的就是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運用到管理實踐中,就是領導者如要搞好工作,應該與下屬保持親密關係,但這是"親密有間"的關係,是一種不遠不近的恰當合作關係。與下屬保持心理距離,可以避免下屬的防備和緊張,可以減少下屬對自己的恭維、奉承、送禮、行賄等行為,可以防止與下屬稱兄道弟、吃喝不分。這樣做既可以獲得下屬的尊重,又能保證在工作中不喪失原則。一個優秀的領導者和管理者,要做到"疏者密之,密者疏之",這才是成功之道。

將這種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用到職場,對於職場的有序進行和內控制度的執行是非常有幫助的,但刺蝟人是將刺蝟效應用過度了,過於將自己封閉起來,導致人與人之間缺乏情感交流。這在東方尤其是在中國的職場,是不利於公司團隊建設的,最終損害了公司的整體利益。對於刺蝟人本身,就像電影《刺蝟的優雅》女門房一樣,她的內心是孤獨的,也渴望溫情,渴望陽光。雖然當她走出了自己黑暗的世界,迎接自己的愛情時,因偶然事件喪命,但她死之前內心一定是幸福的,滿足的。

最後以 《刺蝟的優雅》電影的一段旁白結束我們今天的分享:“我們都是孤獨的刺蝟,只有頻率相同的人,才能看見彼此內心深處不為人知的優雅。這世上一定有一個能感受到自己的人,那人不一定是戀人,可能是任何人,在偌大的世界中,我們會因為這份珍貴的懂得而不再孤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