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不认真学习,被妈妈拖进大海:对孩子伤害最大是这种极端教育

近日,被一则消息震惊到了!

4月15日,辽宁葫芦岛有一对母女在海中拉扯,欲跳海轻生,两人距离海岸边30米左右,母亲死死的拽住女孩,不许向岸边走,女孩哭着想要挣脱母亲,无奈被妈妈拉的太死,无法挣脱。

民警赶到后,女孩立即伸出一只手求助,随后他们母女被救了出来。

不仅令人疑惑,出了什么事,要拉着孩子跳海轻生?

原来,女孩在家上网课,可是却不好好上课,不好好写作业,并因此总和妈妈吵架。

而这天又发生了同样的事,妈妈气急了,带着女儿来跳海,想用这种方式来吓唬吓唬孩子。

真的被妈妈吓到的孩子,一路哭泣着,不禁令人心疼。

女儿不认真学习,被妈妈拖进大海:对孩子伤害最大是这种极端教育

看到这一幕,很多网友在评论区责备道:

不是所有人都有当父母的能力。

女儿不认真学习,被妈妈拖进大海:对孩子伤害最大是这种极端教育

母亲心理不正常吧!正常的谁会带孩子来海边!

女儿不认真学习,被妈妈拖进大海:对孩子伤害最大是这种极端教育

几乎每个人都在责备妈妈的教育方式,但其实想想这位妈妈的生气,很能理解,想让孩子好好学习,可孩子却不争气,不仅不好好学习,还总和自己吵架。

面对一个你好好说听不进去,只有凶才能好一点的孩子,对父母来说真的太难了,即便你多么想控制自己的情绪,总能被孩子轻易的挑起怒火。

着急却不知道该怎么办的妈妈,最后被逼的拿跳海来吓唬孩子。

能理解妈妈的焦虑和生气,可是这样的教育方式却太偏激,比打骂对孩子的伤害更大。

教育孩子,从来不是用蛮力,而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用真正适合孩子的方式。

不管是耐心引导,还是偶尔责备,都不是问题,可是偏激式教育,却只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01

父母偏激的背后,是无力改变的挫败

前段时间,有一位妈妈,因为儿子不写作业,而哭着要跳楼。

女儿不认真学习,被妈妈拖进大海:对孩子伤害最大是这种极端教育

3月19日,河南平顶山的一位妈妈,因为孩子在网课期间不写作业,一时气的不行欲跳楼。

她一个人坐在阳台边,伤心又绝望的掩面哭泣,后来消防员、邻居和民警纷纷来劝解,希望她打消轻生的念头。

随后在大家的劝说下,妈妈才放弃了轻生的念头,主动从阳台走了下来。

下来后,委屈的哭诉道:“没见过这样的孩子。”

被妈妈的行为吓到了,男孩跪着对妈妈道歉说:“妈,我错了,下次再不这样了。”

孩子下跪道歉的模样,让人心揪着疼。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想让孩子听话,却发现好好说没用,于是开始责骂孩子,可是责骂的时间久了,依然没用。

有些父母就会上升为打孩子,而有些父母会选择偏激的方式来威胁孩子,让孩子感到害怕,从而乖乖听话。

但其实,无论是打孩子,还是偏激式的教育,本质上都是一种无力改变的挫败,因为不知该如何做才能让孩子乖乖听话,不知该如何做,才能让孩子去好好学习,只好用偏激的方式去吓唬孩子。

可这种方式,只会在孩子的心理留下阴影,对孩子造成伤害。

儿童心理学家曾说:父母其中一方的情绪失控,会在孩子的心理留下严重的阴影,这样的阴影将伴随孩子成年,甚至终身,成为他们大部分情感伤痛的来源。


02

偏激式教育会养出偏激的孩子

心理学中说:偏激是一种暂时的状态,这样的状态会干扰一个人对事物正常的判断,加大一个人的焦虑,最重要的是,偏激还会让一个人做出极端的事情来。

因为偏激的时候,脑海中就会反复出现一些特定的想法、观念、期待、感觉和反应,这些想法的出现,会促使一个人失去理智,最终做出极端的事情来。

重要的是父母这样的偏激式教育,会对孩子造成严重的伤害。

《犯罪学》一书中说:偏激式教育,是一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容易式孩子产生畏惧的心理,形成神经质、闭锁、孤僻、粗野、不顺从、残酷等异常性格以及敌视社会、他人的变态心理。

当父母用生命来要挟孩子,孩子就会产生畏惧的心理,甚至会责怪自己,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孩子,长久下去,孩子的心理就会出现问题。

最重要的是,偏激的父母,养出来的孩子也容易偏激。

知乎上,曾有一名网友分享过自己的经历。

前段时间,孩子不听话,自己很生气的责骂了孩子,可是孩子不仅不照做,反而和自己顶嘴,被孩子气疯了,于是狠心将孩子拖到门外,对孩子说,你想干什么就去干什么,我不要你了,随后用力的关上门。

孩子吓得拍着门,哭着喊到:“妈妈,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顶嘴了”,听到孩子的哭着道歉的那一刻,突然想起了小时候的自己。

小时候,妈妈总是要求自己考前三名,一旦考的不好,就会惩罚不让吃饭,一个假期不能出去玩,只能学习。

后来有次自己想和同学出去玩,可是妈妈却怎么都不同意,于是自己生气的和妈妈吵架,吵完架准备拿起东西就走,突然妈妈冲进来,拉着我就要跳楼,说与其将我养成这样,还不如死了算。

我吓疯了,大哭着向妈妈道歉。

《情感勒索》一书中曾获说:容易偏激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也很容易走向偏激。

因为父母偏激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从小形成一种错误的思维,就是用偏激解决问题,所以孩子也会喜欢用偏激的方式。

本以为偏激是吓唬孩子,让孩子乖乖听话,却不想会在孩子的心里种下偏激的种子。


03

教育孩子,要慢养

如今的社会竞争激烈,我们知道孩子未来将要面临什么,我们更明白,不好好学习,未来的人生有多难走。

我们不想让孩子和我们一样过这样的人生,我们希望孩子在未来走的轻松一些,不要为了生活而耗尽全力。于是我们在孩子的学习上,对孩子高要求,不断和孩子较劲,就是希望能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

然而孩子却不明白,看着不理解我们的孩子,和不好好学习的孩子,我们既着急又焦虑。在这样的状态下,很容易失控,做出偏激的事情。

但其实,用偏激的教育方式,只会事与愿违,不但养不出优秀的孩子,反而会伤害孩子的心理健康。

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和孩子站在同一高度,尊重孩子的人格,以他们的视角去观察问题,去教育他们。

正如傅首尔对儿子的教育一样。

她的儿子在写作业,而丈夫老刘在旁边辅导,他很严厉的辅导孩子,表情严肃,甚至孩子稍微不对,就开始责骂孩子。

当孩子有不会做的地方,他没有鼓励,反而是给了新的任务,在老刘严肃的方式下,结果孩子情绪失控,不想学了。

女儿不认真学习,被妈妈拖进大海:对孩子伤害最大是这种极端教育

后来傅首尔看到了,她没有责备孩子,而是对儿子说:“象我们这种口才好的人,不要欺负口才差的人”,一句话,孩子就开始好好学了。

女儿不认真学习,被妈妈拖进大海:对孩子伤害最大是这种极端教育

她在辅导作业的时候,总是表扬孩子,有次她对孩子说:“写字有进步,这字写得不错,果然是我的儿子”,通过这样的夸奖,让孩子慢慢来。

女儿不认真学习,被妈妈拖进大海:对孩子伤害最大是这种极端教育

其实我们也是一样,如果想让孩子未来变得更优秀,那么我们就要放弃功利心,学会耐心地教育和等待,不要操之过急,更不要拔苗助长,否则只会害了孩子。

孩子就如同一株花,有不同的花期,作为父母的我们,要耐心等待孩子花期的到来。

正如作者黑幼龙说的那样:我们要对孩子进行慢养,这里所说的慢养,并不是时间上的慢,而是说教育孩子不要太担忧、太着急。不求一时的速度与效率,不以当下的表现评断孩子,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

因为只有慢养,才能让孩子发现最好的自己,才能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