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幾個朝代不是以儒家文化治國的?你對此怎麼看?

小丑的淚5


純粹以儒家治國的朝代並沒有。為何要這麼說呢?

儒家是孔子建立,成立於先秦時期,脫胎於周禮,重視家族倫理道德,提倡教化和仁政。儒家被孟子發展,荀子集大成,此後連綿不絕,至今儒家思想對全世界都有很大的影響。儒家作為先秦時期的諸子百家之一,與墨家、道家、法家等其它諸子百家處於相同的地位。

從大一統的秦朝開始算的話,秦朝採用法家的思想治國,漢朝前期採用的是道家思想,漢武帝時期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才開始正式的成為主流思想。

時代在不斷的發展,儒家思想也在不斷的進步,漢武帝時期的儒家已經糅合了道家、法家、陰陽家等諸子百家的思想。儒家思想的"與時俱進",維護了封建統治,更加符合統治者的要求,所以會被歷朝歷代統治者推崇為主流思想。

秦始皇採用法家思想統一六國,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代表著法家就不會退出歷史的舞臺。歷朝歷代的軍功制,富國強兵的各種措施是法家思想。諸葛亮治蜀、王安石變法、張居正改革等更是法家思想的體現。歷朝歷代的嚴苛峻法也是法家的重要體現。

從漢朝直至清朝,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其實一直採用外儒內法的形式來治國,外儒,為封建統治者披上一層仁德的外衣,內法,為統治者的專制統治提供了堅強的的後盾。由此來看,歷朝歷代基本都不是以儒家文化治國。





有趣的小海螺


這個很簡單,在漢代以前的朝代自然不是以儒家文化治國。因為儒家創始人孔子出生存在於春秋戰國時期,他的學說出來以後,當時並沒有馬上被統治階層認可。直到漢朝漢武帝時期,才被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得到漢武帝認可,由此成為統治階級正統思想。

但後來歷朝歷代儒家統治階層思想是教化老百姓為主的,他們還輔助有法家和兵家思想來保證其統治穩固有力。並不是只用單一的儒家思想來管理統治,那都是層面上的噱頭需要,必須輔助其他思想才能完善統治力量……


說客先生dys123


很高興來回答你的問題。在中國歷史上漢武帝之前的夏商周秦都不是以儒家思想治天下的。

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中國曆代基本都採用儒家思想治理天下。

有人常說半部論語治天下,純屬扯淡。真正治理天下的是法家思想。

法家思想好在無規矩不成方圓,只有有了規範和約束才能更好的維持一個良性發展的社會秩序,如果人人都肆意妄為,那麼大家便會生活在一個乏安全感的國度,朝不保夕,隨時都會失去錢財乃至生命。當有了秩序,有了規則,人們才能心安理得的活著,儘管有的朝代分三六九等但秩序給了人們安全感。

儒家思想是帝王拿來忽悠人的那一套。先忽悠讀書人,再通過讀書人忽悠老百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別造反、忠君愛國。所以說半部論語哄天下,結果全部糊弄成功了。儒家思想至少很多讀書人還是很相信的,尤其是當今官的儒生更加維護儒家思想覺得忠君愛國是對的。但儒家思想的作用真正沒有那麼的大,孔子所講的和統治者說用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孔子的社會理想從來都沒有實現過。儒家在統治者手裡不過是個工具,符合統治者的利益。

半部論語治天下,真的說的沒錯,不過這個並不是說,我讀了論語來治理你,而是我讓你讀,用論語對你洗腦,你才能被很好的管理。把論語當成繩子用,來束縛你的思維方式,進行綿羊教育,等你明白了三綱五常,放棄武力對抗,自然就好管理了。

儒家思想的消極方面: 不重視農業生產知識的傳授,不重視科學知識的學習,強烈的政治目的,孔子就是傾向於參政的。不重視邏輯,一味重視經驗,叫做"經驗理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