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不靠譜的嬰兒睡眠謠言,看看你中招了幾個?

寶寶吃喝拉撒睡,樣樣都得當媽的操心,尤其是睡眠問題最是困擾,寶寶睡不好大人就睡不好……有多少寶媽在孩子一歲前沒有睡過整覺?太難了!

當寶寶有睡眠問題時,身邊有熱心的親友、媽媽群的寶媽支招,但是實際卻可能帶你掉進新的大坑,讓新媽媽更加焦慮。

來看看這些不太靠譜的嬰兒睡眠說法吧。

01

抱著睡會讓寶寶更有安全感

新生兒是有驚跳反射的,寶寶經常會雙臂張開作擁抱狀,雙眼睜開驚訝狀,也叫擁抱反射。

很多大人看到寶寶擁抱反射時,就感覺它太缺乏安全感,就抱起來,甚至很多家長一直抱著孩子睡。

這些不靠譜的嬰兒睡眠謠言,看看你中招了幾個?

其實擁抱反射是正常的新生兒原始反射,在寶寶大一些(一般是4個月大後),中樞神經系統快速成熟,反射就會消失,不用太擔心。更沒必要一直抱著睡。

經常抱著睡會讓寶寶養成抱著哄睡的習慣,以後每次睡覺必須被抱著,一放就哭,有的寶寶直到2歲還是這樣,真的是要把媽媽累死了。

當然,寶寶哭的時候還是要抱的,只是不建議新生兒有點睡眠不安就長時間抱著睡。

02

玩累了就會自己睡

《嬰幼兒睡眠聖經》中指出,幾乎所有的研究都表示:過於疲倦的兒童之所以表現得興奮、易怒、急躁、難以入睡,是因為體內的化學物質在對抗疲勞。缺乏睡眠會導致中樞神經系統高度清醒,積累的疲倦會讓孩子總處於興奮狀態從而無法放鬆。

這些不靠譜的嬰兒睡眠謠言,看看你中招了幾個?

對嬰兒來說越缺覺,可能越睡不好!

孩子累崩潰很難入睡,會出現"鬧覺",入眠也多半不是"自然就睡"。入睡的過程常常很難安撫,孩子越困越哭鬧,哄睡越難。

雖然累到極致最終一定會睡著,但基本是鬧到最後突然一下子睡著,入眠突然發生,是不健康的崩潰式入眠。

"玩累了自然就睡了" 只符合大人,大人累了確實可以沾枕頭就睡,對於寶寶來說,累到不行,入睡可能反而會更痛苦。好比餓到極致的時候再吃,會傷胃。

所以,對於難入睡的寶寶來說,更不能等到他太累了才哄睡。

03

困了自然會睡覺,不用哄

小寶寶們大都是沒有自主入睡的能力的,對睡眠的控制力也是很差的。

很多時候,寶寶不睡覺不是不困,而是沒有良好的睡眠環境,或者是自己沒有自主入睡能力。

這些不靠譜的嬰兒睡眠謠言,看看你中招了幾個?

所以,父母發現孩子有睡眠信號時(比如眼睛無神、打哈欠、揉眼睛、鬧),應該及時為孩子創造適合睡覺的環境,並且耐心的哄寶寶睡覺。

04

寶寶白天睡多了,晚上就不睡了

這個說法很普遍,很多孩子睡得晚,就有人給寶媽支招白天別讓寶寶睡覺。有的寶媽甚至還把正睡得香的寶寶叫醒。

這些不靠譜的嬰兒睡眠謠言,看看你中招了幾個?

其實,白天睡覺,寶寶才能在白天能有良好的精神玩耍,我們大人有條件的情況下都需要午睡一會,這樣下午更有精神幹活,更別說對睡眠需求大的寶寶們了。

一般來說:

6個月以內的寶寶,白天睡2~4次都是正常的;

6個月-1歲半之間,上午下午各睡一覺就夠了;

1歲半以後,白天睡一個午覺就足夠了。

05

讓寶寶哭累到睡

有一些人認為,寶寶睡前哭鬧的話,就應該任由他哭,只要哭得累了,最終他就會自己睡覺。

非常不贊同!

對於寶寶來說,哭都是有需求有原因的,任由寶寶哭不去安撫,哭到絕望的經歷,對寶寶的心理傷害可能是終生的。

我們應該關注的是寶寶為什麼哭,需求是什麼,是餓了、熱了、冷了、渴了還是不舒服,還是單純的鬧覺。

這些不靠譜的嬰兒睡眠謠言,看看你中招了幾個?

如果是單純的鬧覺,那也要適當哄睡,比如適度地抱一會再放下,對於還在母乳期的孩子,適當用母乳安撫。還有白噪音、輕音樂等等安撫方法都可以嘗試。


06

看起來一點兒不困,就不需要安排睡覺

你看看大人熬夜打麻將打遊戲的時候精不精神,很精神吧?但是實際上是到了要睡覺的時間的。

寶寶也一樣,寶寶看起來精神不代表當前他不需要睡覺。

這些不靠譜的嬰兒睡眠謠言,看看你中招了幾個?

很多時候過度疲勞的寶寶,也會表現出不睡覺的樣子。可以嘗試換個安靜的環境看看,說不定寶寶很快就能表現出打哈欠揉眼睛等睡眠信號了。

07

不好的睡眠習慣,長大後會自己變好

我們都知道,寶寶越大,睡眠狀況就會越好,但這一過程也是需要父母好好引導的。如果完全放養,那寶寶也有可能到了3歲以上還不能睡整覺,每晚都會醒幾次。

這些不靠譜的嬰兒睡眠謠言,看看你中招了幾個?

我見過好幾個這樣的寶寶,都快入園了,還是一夜鬧個兩三回,有的是吵著吃夜奶,有的是經常半夜爬起來玩,大人累的夠嗆。

最後,我想提醒寶媽們:

寶寶們睡眠的個體差異很大的,比如有的不到1歲的小寶寶白天只睡一覺,但是各方面發育正常,精神狀態也正常,那就不用擔心白天睡得不夠。

所以,不要太多去參考別的孩子,而是要耐心看自家寶寶的規律,以及定期給寶寶做兒保檢查,看生長髮育是否正常。

希望寶貝們可以睡得香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