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保險,買完為何總會後悔?

買保險,買完為何總會後悔?

大家好,我是愛說保險的鄔晉東,今天就是想打消一下大家關於保險的顧慮。某某保險公司怎麼樣啊?某某產品怎麼樣啊?我想買,我該買哪個啊?

一連串的問題,之所以茫然,一是因為自己不知道要啥樣的,二是現在產品太多眼花繚亂,三是怕產品有坑,四是怕理賠。所以,對於這些問題,快速幾個點解決。

1. 不要限定和痴迷公司和品牌,不要存在偏見。如果這點做不到,疑神疑鬼,那麼對不起,挑保險對於這樣的人是偽命題,喜歡買就好了。在中國,保險公司相當安全,不管你聽沒聽過,保險法以及關於保單的轉移、保險基金的救濟,就是讓老百姓能放心地買,否則今天買明天垮,你覺得國家嚴格批覆保險公司是自己給自己找事嗎?畢竟最後爛攤子都要國家處理。

2. 理賠結果和哪個公司、業務員是你家親戚、業務員是好姐妹、公司就開在你家樓下等等這些因素沒有關係,唯一能決定賠與不賠的,就是合同條款。不信你去搜集,有幾個案例是因為公司小不賠的?能舉出來嗎?百分之一百沒有,只有因條款問題不賠,而這一點,大公司一點都不少見。

3. 買保險兩大要點:一是高發疾病不缺失、二是槓桿足夠高。否則你買的保險,真的就像把錢存了差不多。現在的問題是:最大概率的已經統一了標準,一旦發生重疾,賠的錢杯水車薪,但是很多人就是看不到,認為買保險就是買心安,有就好,這真是最大最初級的小白。最好不出事,一旦出事,你就知道,在大概率的情況下,賠的多是多麼重要。

4. 保險產品太多,很多產品都有亮點,價格不一,怎麼挑?幾個類型特點:純保疾病類定期類,適合預算少的家庭。帶身故責任類,是主流,人人都想錢無論如何能回來,這類價格相差極大,看你運氣好不好,瞭解的多不多(真要想了解,我也可以回覆回覆)。現在又有帶中症、重症分組多次賠、不分組多次賠、癌症復發賠、特定疾病復發賠、多賠等等,價格相差比較大,如果你的預算足夠,可以按照一定順序選。返還型,我最不建議的,因為對於疾病保障,沒有絲毫的促進,只是聽起來好聽,即使我有很多返還型的,但我都不推薦,爭取保障最大化,不要忘了保險的本來意義。

5. 認真看條款是對的,但是走火入魔就不好了。除非你真的特別在乎某種疾病。很多業務員,到了競爭最激烈的時候,常常擺出條款。這世上有全部條款都寬鬆的保險嗎?沒有。也就是,只要是一款產品,哪怕總體上是坑的,但是也依然能找到條款比別的要好,這能說明什麼?並不能。保險都是精算師設計的,而全國的精算師也就那一群人,總體概率,早就把控很好。更何況,最為高發的疾病,佔理賠98%的情況,國家早已給出了統一標準,否則,這保險真成了坑人的代名詞了。我們要做的,是把大概率的事情儘可能擴大保額,不然你以為保險是賭博嗎?

買保險,買完為何總會後悔?

6. 買保險,一定要學會搭配,不要一股腦圖省事。不然這天底下幹嘛有那麼多保險公司,不多餘嗎?這些公司一競爭,對我們就有利了。並且,保險也不是一勞永逸的,想著一步到位,你總會感覺,計劃沒有變化快。

7. 當你看到有些保險,都非常吸引你的時候,以至於不能自拔,咋辦?教你一招,乾脆拆開買。

8. 孩子保險,是全家當中最便宜的,如果你還是被忽悠買了七八千萬把塊的保險,不用考慮,一定是掉坑裡了。最理想的是終身+定期結合,定期300到500,就可以買50萬甚至特定疾病100萬的保險,終身1000多到3000也可以買個30、40萬或者帶身故責任的。這樣組合,不僅價格最低,而且也不至於把錢都壓在一個上,醫學進步、保險更新,這樣既有足夠保額,又能後期完善,還能有個心安,至少在孩子自立之前,你可以負責任地說:我有能力面對未知的風險。

9. 一句話:你的預算處在什麼水平,基本決定了你應該選什麼類型。你比較重視哪個方面,就決定了你要選哪個產品。

10.不要想著貪大求全,內容最強的保險不一定就適合所有人。很多人貪心不足,卻從來不看自己家庭狀況是什麼,別人怎麼說就怎麼買,我的哥哥姐姐,你自己的家庭有多少錢你自己是最清楚的,怎麼安排,你是有最大決定權的,為何要聽那些一點都不專業、只知道一點點信息的人呢?

最後奉勸大家,多學一點基礎保險知識,比如瞭解一下:保險公司的基本知識,理賠的基本知識,配置保險的基本規則和優先順序,不要再說那句特別幼稚的話:保險公司沒聽過啊,不靠譜。記住:只有不靠譜的產品,沒有不靠譜的公司,除非,你連黨和政府都已經失去信心。

買什麼,還不明白?不明白就多問問,這個信息時代,早已不是幾句威脅恐嚇的話就能讓人買保險的時代了。

買保險,買完為何總會後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