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農家味道走上廣州餐桌

清新農家味道走上廣州餐桌

根竹坑村農產品受市場青睞。

早上9時,廣州市越秀區小北路登峰肉菜市場的一個攤檔前人頭湧動,數名市民正在一間12平方米的店鋪裡搶購新鮮的農土特產品。

這家小店,是越秀區建設街道辦事處精準扶貧農優品的其中一個直營點,店內銷售包括豆腐等所有農產品都來自於清遠市清新區浸潭鎮根竹坑村委會。

每天早上6時,運輸車從村裡出發,載著都市人期待的農家味道,一路來到廣州。一趟路程來回近300公里,每跑一趟,竹坑村探索“消費扶貧”新模式的路子就走得更遠了一點,往後步子邁得更實,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決心和信心也愈加堅定。

“把孩子培養好,積蓄一年比一年多。”貧困戶馮介水夫妻倆期盼,精準扶貧直營點越開越多,“以後不用自己找銷路,我們勤勞一些做好豆腐,日子肯定越過越好。”

●文/圖:南方日報記者 賀歡

特約通訊員 豐志毅 通訊員 江綺雯

立下決心▶▷“根竹坑一定要變,要變美,要增收”

“今天賣了300斤農產品!”根竹坑村委會婦女主任兼鄉村新聞官馮群英,剛掛掉和村民訂貨的電話,就給記者展示了手中的筆記本,對清單如數家珍,“記錄好村民的種養情況,我們幫他們銷售各種農產品,村民種養就更有信心了。”

就在一年前,根竹坑的各類農產品還處在銷售無門的情況。馮群英回憶,“沒有想過要做這方面的統計工作,因為再多再好的農產品,我們都沒有銷路。”

根竹坑村位於浸潭鎮的南邊片,距離圩鎮大概4公里,是省定貧困村,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71戶210人。2016年5月,廣州市越秀區建設街道辦事處進駐幫扶,建了水渠,從此根竹坑村的農田灌溉變得方便了;修了路燈,村民夜晚回家的路變得敞亮;實現了村道的硬底化,走起路來都平坦多了。

“但是還不夠!”2019年5月,李興立來到根竹坑,接替成為廣州市越秀區建設街道辦事處駐根竹坑村的第一書記兼扶貧工作隊隊長。他認為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村容村貌的改變只是工作的第一步,“關鍵還是從思想上改變,大家樹立脫貧致富的目標。”

李興立曾組織村兩委幹部及黨員近40人到廣州“一天遊”,感受現代都市的繁華,“有對比,才有目標,才有動力。”馮群英說,商鋪林立、霓虹變幻的北京路讓她印象深刻,“根竹坑村一定要變,要變美,要增收,實現鄉村振興,真正做到脫貧奔康。”從此,根竹坑村委幹部默契地在心頭立下決心。

初步嘗試▶▷

“山貨”走向廣州市場受青睞

“脫貧致富很大程度上依靠產業。如何打造根竹坑村的發展特色,這是個問題。”剛駐村不久,身材瘦削的李興立顯得有些迷茫和焦躁,他已經思考這個問題一個多月了。時間過去一天,幹部和村民激發出來想要改變和發展的熱情就多一分冷卻的可能,拿出脫貧攻堅方案的時間不能再拖了。“我總結下來是兩個思路,一是吸引人走進來,二是我們的貨物要走出去。”

“完全是摸著石頭過河。”已經有了大體思路的李興立望向窗外,馬上就是秋天了,是農民收穫的季節,也是根竹坑村充滿希望的季節。李興立說,根竹坑村最有特色的就是農產品,賣點是地道自然和綠色生態。“我要把農產品賣到廣州去,把消費者的需求和我們的銷售對接起來。”

在越秀區建設街道一商會及廣州市盛陽市場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的支持下,根竹坑村在廣州市越秀區小北路登峰肉菜市場獲得了一個免租金的攤檔,作為精準扶貧農優品直營點的第一個試點。“扶貧款項不能輕易動。”李興立再三向村委幹部強調,要規避扶貧項目的風險性,他墊資了7000元作為直營點的裝修和宣傳資金,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就等著開店了。

現實給李興立潑了一盆冷水。2019年11月15日,直營點試業第一天,李興立帶著向村民收購的葉菜和番薯等農產品來門店,銷售情況卻遇冷。“消費者擔心說你們這個農產品是不是隻是噱頭?”李興立決心以質量換口碑,他向每個路過的顧客宣傳,一站就是一天,“今天就是免費送的,嘗過了覺得質量可以了,您下次再來光顧。”

“必須建立長效機制。”李興立讓馮群英逐個聯繫村民,做好種植的意願摸底工作。直營點試業至3月13日防疫復工後,日銷售額從最初的300元上升到2000至3000元。

馬上,第三個直營點也要準備選址了,銷售規模往後還要不斷增大,李興立意識到,必須解決好貨源的供應問題。李興立說,有20名村民表示願意參加接下來的包銷種植。“有了產品,有了銷路,以後村民自己也可以做,也算是我給村裡做的一件實事。”

探索發展▶▷

以消費扶貧激活脫貧內生動力

柴火薰香,凌晨1點,馮介水的家裡還是燈火通明,他正在和妻子劉文鳳做豆腐,一旁的李興立給他們遞了一把柴火。馮介水說,要做好嫩滑的豆腐是急不來的,要用時間一點點磨,每個步驟做到位了,豆腐也就做好了,生活也是這樣,只要勤勞踏實,就能靠自己的雙手致富。

李興立最早踏進這個家庭,是在2016年,他隨扶貧工作隊到村,關心結對幫扶對象,有做豆腐傳統的馮介水一家讓他印象深刻。時隔三年,他再次推開這戶村民的大門。這一回,他要來看看豆腐的製作過程,嚐嚐味道,把浸潭豆腐貼上根竹坑的品牌,賣到廣州去。

50斤、60斤、70斤……直營點銷售的浸潭豆腐受到廣州市民的肯定和歡迎。劉文鳳很受鼓舞,她和丈夫計劃,以後要加倍做好純手工豆腐。“存款要一年比一年多,主要還是把兩個孩子培養好,這是我們家的希望。”

去年,馮介水一家在危房改造政策的幫助下,從泥屋搬進了新房,房子牢固了,日子變得安穩。如今,有了直營點,馮介水平均每天可以多賣50至80斤豆腐。“日子有了奔頭,一定會越幹越好。”劉文鳳說。

“目前,消費扶貧模式還處於探索階段。”和產業發展大多數追求大批量規模化生產不同,李興立希望打造分散式的自然農業,人人參與,充分激發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盤活土地,讓土地紅利完全釋放在農民身上。

李興立說,建立消費扶貧模式,對接市場的消費需求,實現農民的多品類種植,同時降低風險,保證扶貧項目發展的安全性,更重要的是打造“根竹坑”典型,“以後把人吸引進來,看看我們自然狀態下的精品種植,不是批量生產,保持我們農產品的價值含量,進一步發展體驗式的訂單農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