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與曆法起源


元旦與曆法起源

元旦,紀元開始之日。在三皇時期中的顓頊(黃帝之孫,第二帝,其推行的歷法,理當以祖父一統天下登上帝位為開始,軒軒黃帝武功與智慧兼備,是華夏文明大一統的開創者)時期就已經有了這個節日,距今已經有了差不多5000年。元旦”這個名字最早出現在《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這個元旦是指農曆正月初一(正月到三月為春天,初一到十五甚至整個正月,這段時間沒有農忙,又頗為寒冷不便,有足夠的閒暇時間慶祝春天的到來,故稱春節且持續性頗長),但是到了後來的民國時期則改為了公曆上的1月1日,而春節的初一則取代了最早的元旦的時間,然後到了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也沿用了這一做法。所以,老元旦有著幾千年的歷史而現代元旦僅百年的歷史。其實這種改變的根本原因,還是靠實力說話。即使再不情願,也得承認一個事實:近現代以來,西方文明追求科學精準的精神(一切以數據,試驗為準,可重複驗證),其發展成果勝過了東方文明的模糊化、概念化處理事物所做出的成果(陰陽五行八卦,中庸之道這些看起來很有理,很深奧,實則缺乏精準性,不利於文明的積累進步,這些大框把事物框進去了,也限定了更多突破和創新,如拘泥其中,則難以跳出圈層,接觸更廣闊的世界),既落後,就當學習別人的先進性,改進自己的傳統方法論,才可能不被淘汰,才可能改進超越。西曆公元紀年法被大多數國家接受而稱為“公曆”,與西方科技文明近現代的強大有一定關係。 在具體計算規則上,陰曆的12個月以月亮的圓缺週期確定,總計354天,和地球公轉週期相差11天左右,需要19年置7個潤月來修正誤差,在相鄰年的月份對比上不具有時間上的精準性,而在月象上則具有精準性,太陽曆則主要以迴歸年的總天數來確定,一年也分為12個月,有大小月之分。以太陽曆為基礎的公元紀年法源自於西方基督文明(公元元年為基督耶穌誕生年),由意大利人Aloysius Lilius對儒略曆加以改革,1582年,羅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予以批准頒行,故又稱“格里高利曆”(Gregorian Calendar)。儒略曆(Julian calendar)則是由羅馬執行官凱撒批准,於公元前45年1月1日起執行,凱撒的名字是Julian,故稱儒略曆,儒略曆由天文學家索西琴尼以古埃及太陽曆為藍本制定。西曆以太陽迴歸年的總天數365天為準,然後分成12個月,1、3、5、7、8、10、12為大月,其餘為小月,頗為簡單粗暴(事實上它確實含有隨意性和皇權的霸道性,本來應該是1、3、5、7、9、11單數月為大月,雙數月為小月,硬是被教皇、大帝們特權地弄亂了幾個月,中間也人為地抹去了10天;華夏文明在這一點上則很正統,以黃帝即位開元那一天算起,年、月、日、時按天干地支60配對,循環前進永不停息,即使閏月和改朝換代也不會改變次序),太陽曆定一年365天,實際上地球公轉週期為365.2422天,會有積累誤差,大約每4年要增加1天來彌補這個誤差,但即使這樣,每128年,還會有負誤差1天,最終規定400年97潤,才大致修正了誤差;中國使用的農曆,則是在陰曆的基礎上加上太陽和星象變化來確定的,以北斗星斗柄的正東、正上、正西、正下指向,配合黃昏時中天出現的28宿中的星座名稱來確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時,或配合土圭或日晷的日影長短變化確定冬至夏至。例如:《周禮》的記錄是“冬至,日在牽牛,景長一丈三尺”;《周髀算經》記載“故冬至日晷長丈三尺五寸,夏至日晷長尺六寸”;《漢書·天文志》記錄“立八尺之表,而晷景長丈三尺一寸四分”。觀星宿的話,黃昏中天的時,出現的星座如是“心宿二”星,就是夏至到了;如果黃昏時看到的星座是昴星,也就是現在天文上的金牛座那個昴星團,就是冬至到了;農曆根據天象又劃分了4時24節氣72候,12時辰1天,60時辰1候、3候1氣、6氣1時、4時1年,月和年也以天干地支60配對為順序,循環不息,它起始於軒轅黃帝,流轉萬年也不會更改(更改了就別稱自己為炎黃子孫了!),故又稱“萬年曆”,農曆其實“博大精深”,非一般人所能掌握吃透的。現代的萬年曆也是有對應的西曆日期標註的,並沒有太多不方便。 西曆的便利處在於,不需要看星象日影,就能較準確的知道地球所處的相對的天文位置或者說太陽輻射的變化;農曆的便利處在於可形象地指導農業生產,且蘊含了天象物象五行的各種變化;兩者之間有點像左腦邏輯思維和右腦形象思維的區別。農曆其實更有深度和內涵,所以做為“炎黃子孫”且不可妄自菲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