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節的歷史

公元紀年的每年第一天,在如今的許多國家,都是一個重要的節日。在漢語裡,這個節日有一個專門的稱呼,就是“元旦”,意思是“首日”。大多數人或許不知道,元旦這個詞,早在1400多年前唐朝人寫的歷史書(《晉書》)裡就出現了。當然,那時候,元旦所指代的日子與現在其實並不相同,這是因為中國古時候與現在的紀年方法並不相同。那時候通行的是所謂的農曆,每年的1月1日與公元紀年的1月1日,時間上大略有1個多月的差距。

元旦節的歷史

公元1912年1月1日,也就是106年前的今天,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首屆臨時大總統,這在中國歷史上,算得上一件影響深遠的大事。南京臨時政府雖然存在的時間不長,但其一些措施,卻沿襲了下來,其中之一即是有關元旦的規定。

元旦節的歷史

在此之前,中國採用的是利於農事的農曆,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決定採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法,即所謂陽曆。從此,“元旦”這個日子就由原來的農曆年1月1日,變成了陽曆年的1月1日,而農曆年的1月1日,也及時“更新”了一個專門的稱呼——“春節”。春節這個詞當然也是古已有之,但它之前更多的是指代別的日子,比如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而從辛亥革命之後,這個詞也被賦予了新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