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效閱讀=浪費生命,5種導致低效閱讀的原因,你犯了幾個?

我們是不是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形:

當我們坐在書桌前,想要專心閱讀的時候,卻發現怎麼也讀不進去;

當我們認認真真看完一本書的時候,卻發現很多剛看完的內容都記不起來;

當我們面對大量需要閱讀的內容時,內心卻很容易產生放棄的念頭;

當我們興致勃勃地看完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書籍或文章)時,卻發現自己內心空落落的?感覺不到收穫?

低效閱讀=浪費生命,5種導致低效閱讀的原因,你犯了幾個?

世界上大多數成功的人,都是閱讀廣泛,並且通過讀書不斷成長的人。當我們問他們成功秘訣的時候,閱讀一定包括在其中。

而大多數人之所以沒有通過閱讀取得成長,或者成功,往往是不明白閱讀究竟是什麼?我們又為什麼需要不斷閱讀?

美國作家艾比·馬克斯·比爾《如何閱讀》一書中,列舉了閱讀中的五項障礙,我們不妨來看一看。

一、目的不明確,態度自然不端正

宋真宗趙恆在《勵學篇》中曾經有過這樣一句話——“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用來激發莘莘學子們讀書的熱情。

但當我們進入小學、中學甚至大學的時候,面對課本、參考書、以及老師佈置的課內外需要閱讀的書籍時,卻著實提不起興趣,更談不上”體會到閱讀帶來的快樂“

高爾基曾經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但經常會有人問自己:我也讀了不少書,為什麼感受不到自己的進步呢?

根本原因其實很簡單:我們並不明白為什麼要閱讀,閱讀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所以,儘管我們彷彿坐在那裡認真地閱讀,但實際上並沒有讀進去。也就是俗稱的“人在魂不在”,效果自然不佳!

低效閱讀=浪費生命,5種導致低效閱讀的原因,你犯了幾個?

對於學生而言,閱讀的目的無外乎兩種:尋找答案或者尋找樂趣。

當為了尋找答案,翻閱參考書的時候,雖然有較強的目的性但卻因為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而閱讀,樂趣卻少了很多;

而當為了尋找樂趣,看一些有意思的小說或者漫畫作品的時候,卻因為貪圖樂趣卻少了很多的收穫,等到多年以後回想起來,或許會想起部分的情節,但自己到底從中收穫到多少,卻是無言以對。

這也就為什麼現在多數學生不喜歡閱讀的緣由。

而對於成人來講,閱讀的主要目的無外乎三種:解決問題、個人成長和娛樂消閒。其中瞭解世界或者業餘時間學習均屬於個人成長範疇。

成人在閱讀的時候,目的性會更強,所以相對學生相比,閱讀的效果會更好些。

二、只看卻不動筆,看過就忘

很多時候,我們幻想自己擁有一個超級大腦——我們可以輕鬆記住我們所看過的每一本書中的每一個細節,並且在需要的時候能夠隨時調用出來。所以在閱讀的時候,往往只是閱讀而忽視了閱讀之後的總結。

將那些在閱讀的時候記錄相應的關鍵詞(關鍵句),繪製成思維導圖,或者結合自己的所想所得輸出成一篇篇的文章,那就更不要說了。

這種僅僅是為了閱讀而閱讀的行為,一般稱之為“偽閱讀”,讀完就忘,並沒有實質性意義。

低效閱讀=浪費生命,5種導致低效閱讀的原因,你犯了幾個?

想要通過閱讀取得更大的收穫,除了做好摘抄筆記、必要的關鍵詞提取之外,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加練習,技能性知識必須在閱讀後結合必要的練習(應用)熟練掌握,而理論性(或者知識性)的閱讀最好是結合自己的所思、所想,通過寫作進行必要的輸出。

畢竟,如果缺少相應的練習以及必要的輸出,閱讀後的所得僅僅是別人的思想,收穫畢竟還是有限的。

三、缺乏快速閱讀訓練

有相當一部分人有閱讀的慾望,希望能夠通過閱讀擴展自己的知識面,提升自己的技能或者收穫更大的成長,卻因為沒有經過相應的快速閱讀訓練,閱讀速度慢,而且理解率偏低,一邊沒有讀懂,只能再讀一遍,這樣不僅效率低下,而且還很容易打擊閱讀的積極性。

我就經常遇到這樣的情形,當我們迫切需要通過閱讀某一類書籍提升我們某方面的水平、解決某些問題,從而獲得發展機遇的時候,卻因為沒有相應的快速閱讀方面的技能訓練,無法在很短時間內通過閱讀,快速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時,機遇很有可能和我們擦肩而過。

低效閱讀=浪費生命,5種導致低效閱讀的原因,你犯了幾個?

故此,快速閱讀訓練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掌握的閱讀技能,而非僅僅只是需要考試,需要面對大量考題的學生。

四、需要閱讀的內容太多,難以進行區分

每個人都有很多要讀的書:雜誌、報紙、專業書籍、及其他相關的各種閱讀材料、指導書等等,

有人把這些稱之為:要做的事情,而我們把他們稱為“要讀的書”

同樣,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除了技能類的、哲學類的、知識類的、消遣類等各式各樣的書籍之外,我們有各種各樣的打印稿、電子書,或者公眾號文章、微博文章需要閱讀。

當需要閱讀的東西越攢越多的時候,我們的大腦就會產生下意識的反應:“這麼多,還是等我有時間的時候再讀吧!”,或者另外一種想法:“這麼多,我還是先忙其他事情吧,真的沒有時間讀啊!”

但在實際上,當我們對需要閱讀的內容進行細分時,就會發現一個令我們欣喜的事情——我們並不需要全部閱讀這些內容,只需要閱讀部分內容即可,而且並不需要每一個都認真地、逐字逐句地讀。

這就需要我們對這些內容進前期的篩選工作的工作——將閱讀的內容進行篩選:哪些內容需要精讀,哪些內容需要略讀,而哪些內容可以乾脆放棄。

低效閱讀=浪費生命,5種導致低效閱讀的原因,你犯了幾個?

通過篩選之後,看著哪些明顯減少的內容,我們的大腦就會平靜下來,這時候的閱讀效率自然就會有相應的提升!

比如:我們經常會關注一堆微信公眾號,甚至有的人關注上百個公眾號,顯然,我們沒有太多的時間去閱讀這些公眾號的內容,甚至有些公眾號一兩個月甚至更長時間都沒有瞄上一眼(上面的那個小紅點還在)。這時,我們就應該對這些內容進行篩選,將長期不看或者長期不更的公眾號堅決捨棄。

五、缺少足夠的時間

我們每天都需要做很多的事情,學生需要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甚至還有課外輔導班的作業;家長需要上班,回來之後還需要輔導孩子作業,種種原因都會導致人們沒有太多的時間去閱讀。

種種客觀理由都導致我們買了很多的書,甚至有很多書放在非常顯眼的地方,我們都“沒有時間”去看,以至於我們需要看的書越攢越多!

真的是缺少時間嗎?

低效閱讀=浪費生命,5種導致低效閱讀的原因,你犯了幾個?

魯迅先生說: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你擠,總是有的。

想要有更多的時間閱讀,就需要提升閱讀的效率,這不僅是要求提升速度,更要提升理解度。

想讓我們的閱讀更有效,就必須在閱讀之前做好兩方面的準備工作:

1、明確自己閱讀的目的

在明確閱讀目的之後,詳細閱讀書籍的目錄,根據自己的需求做好相應的標記,與閱讀目的沒有關聯度或者關聯度不大的內容略過甚至不看,從而提升閱讀效率。

2、做好記錄

思維導圖是一個非常好的工具,當我們把閱讀內容中的關鍵詞提取出來,並製作成思維導圖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通過導圖來理順其間的邏輯脈絡,從而加深對書籍中相關內容的理解。

六、寫在後面的話

我們生活在信息爆炸的年代,我們同樣處在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一個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如果想要在激烈的競爭中贏得一席之地,甚至獲得更大的成功。

學生閱讀能力提升了,可以用同樣的時間完成更多的閱讀量,從而能夠更好地擴充自己的知識面。

成人的閱讀能力提升了,可以用更短的時間閱讀更多的內容,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或者涉獵更廣的範圍,從而獲取更大的成長空間。

所以說:閱讀,或者說快速閱讀+時間管理是一項必不可少的技能。


#首屆書評創作大賽##紫焰小說讀書會##我要上頭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