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酿啤酒屋会不会是下一个创业风口

十月的一个美食节上,我和一群扎堆的餐饮美食大佬聊天,并在那里有幸结识了啤气熊精酿品牌的创始人琥哥。


精酿啤酒屋会不会是下一个创业风口

琥哥的美式三桶


精酿一直是我关注的一个领域,因为记者和美食社群发起者的关系,我不可能放过这个机会,于是就自己心中缠绕已久的一些精酿啤酒问题与琥哥进行了深入的畅谈。话题很即兴,涉及也广(从精酿啤酒技术、精酿技术培训、精酿啤酒设备、酿酒原料一直聊到精酿啤酒连锁模式),感觉有很多独特的视角,决定用Q&A的方式记录一下重点。


精酿啤酒屋会不会是下一个创业风口


(Q:小天 A:琥哥)

Q:精酿酿酒师、自动化精酿啤酒设备研发者、精啤啤酒技术培训师、啤气熊精酿啤酒屋连锁品牌创始人!您算是精酿圈里的一位斜杠人士吧!

A:哈哈,是。不过都在精酿这个领域里。

Q:我想知道,花这么长时间,涉足这么多领域,最终你是要往哪儿走?

A:十几年前,当我进入精酿圈,就知道这个行业将会迎来风口,而这一两年,风口真的来了。而这五年来,为了迎接这个风口,我做过很多思考和实践。

Q:是不同方向的尝试?比如培训,比如设备?

A:不,是同一个方向。所有你所看到的精酿啤酒技术培训也好,精酿啤酒自动化小设备也好,连锁精酿啤酒屋也好,都是为了看到中国精酿蓬勃发展的明天。我们团队定下的目标是,城城有精酿。

中国缺少精酿从业者数量,所以我们培训。而研发精酿啤酒小设备,是为了提供300升以下的酿酒设备给小型创业者。啤气熊品牌,则是给从业者们一个跑步进场的帮助。我相信,随着精酿从业群体的增大,精酿的风口会来得更猛烈也更快。而我愿意为推动浪潮发挥一些力量。

Q:我在各个城市也看到小型酿酒屋,特别是啤气熊提倡的自酿啤酒屋的模式。这也是一种风口欲来的苗头。

A:是。从最早的“黄白黑”,到精酿“瓶子店”(以进口精酿为主),到外国“精酿”品牌在中国设置工厂,无一不预示着风口要来。我们不去讨论精酿的定义,所有的量化定义都无法准确界定。我只说,我想看到中国精酿业的未来,要有很多自酿型精酿啤酒屋,他们不只是娱乐型消费的业态,而是亲切而邻近,就在身边。啤气熊一直在努力的是社区,在家门口就能喝到。只有整个行业多了亲切感,才能有市场基数,才能在乘风而上时有笃实的市场基础。

Q:嗯,润物细无声。用社区型小酒屋获得多数市场的认同感。但至少到目前,很多精酿啤酒屋吸引我的大多是接触精酿之初的好奇,而少有亲切。即使有,也是某个酒屋老板或员给我的。

A:这里有一个发展的问题。早期精酿引进,是抓住市场的猎奇心理,将精酿作为大利润商品在娱乐酒吧出售。后来出现自酿,大多追求欧美菜品搭配,这仍然是通过氛围营造提升利润率的做法。而我所认同的精酿,是具有浓厚的中国味——在符合中国人餐饮习惯的前提下,加入精酿。也就是你所说的“润物细无声”。我所创建的啤气熊品牌,目前无论是菜品的夜宵属性,还是选址提倡的社区属性,都是为了拉近自酿啤酒与市场的距离。

Q:我们好象聊到关键问题了,我感觉到您在这个风口所努力的方向,似乎有一条主线?

A:是的,一直有一条主线。我认为精酿迎来风口,存在着一个相反力。新事物进入市场最大的反作用力是什么?当然是旧俗,也就是旧习惯。这里的旧习惯,不仅是指工业啤酒的饮用习惯——我认为两者没有冲突,追求“更好”的客户自然会选择精酿,但它本身先要喜欢啤酒。我所说的旧习惯,主要针对精酿啤酒屋的创业者而言。这个群体的习惯是“搬运”、“复制”和“跟从”,这没什么不对但要记住:搬运国外精酿而不自酿,复制国外酒吧模式而不考虑中国习俗,跟从先行者的做法而不思考——这样再发展十年,精酿行业也是风声大雨点小,最终被供在“偶然性消费”的高台上。

Q:您觉得要打破这种复制与跟从,才是在迎接风口时对抗反作用力的关键。那么,这其中最具体最关的,您认为是什么?

A:以精酿啤酒屋为例,我认为最重要的是餐饮的结合。切莫认为客人进来就是爱酒的,是来品酒的,不需要太多菜品——这不是大多数中国人的习惯。我们要让客户在习惯性的日常饭局、夜宵中接触精酿,这样才能在这些年培养起来的“精酿爱好者”存量群体外,再培养出源源不断的新市场。因此,希望精酿啤酒屋的创业者们,能考虑一下啤气熊品牌和加盟伙伴所选的模式——中国式精酿啤酒屋。我们称这种模式为“酿酒师的小厨房”。

……

啤气熊所走的精酿啤酒,或者说是自酿啤酒的中国式社区店路线,让我看到了一种更接地气的精酿市场推广风格。在未来,我将持续关注啤气熊品牌,希望他们“城城有精酿”的品牌理想能早日实现。对精酿啤酒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啤气熊”。

1V88NWV^�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