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


年幼时,我们依赖那些抚养我们的人,是他们规定了我们学习的内容,塑造了我们的思想,由于时间的依赖,我们无形中发展出刻板固执和僵化的思考模式,甚至达到不可逆转的地步。如果小时候养育我们的成年人能够帮助我们学习完善的思考,我们将终身受益。如果那些成年人本身就生性多疑,思维混乱

眼界狭隘,那么我们的思考能力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多会受到影响,变得扭曲和畸形,不过,我们也不能就此认为自己是万劫不复,并屈服于命运的安排。当我们成年之后,当我们不再依赖别人,不再需要别人告诉自己该如何思考,如何行动的时候 ,我们也就打开了通往完善思考的大门,但是这个更过程并不是轻松的,荣格说:“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己童年时代起就已经形成的性格。”而思考方式在一个人的性格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依赖有健康和不健康之分。我曾写道,身体健全的成年人所表现出来的过分依赖是病态的-------这种病态正是心理问题的表现,当然,我们必须区分病态的依赖和对依赖的正常渴望,我们每个人都有依赖别人的需要和渴望,都希望得到别人的体贴和关怀,不管我们我看起来多么强大,不管我们花多少功夫假装自己不需要依赖别人,但是在内心深处,我们都曾渴望依赖他人,心理健康的人承认这种感觉的合理性,却不会它控制自己的生活,假如它牢牢控制了我们的言行,控制了我们的一切感受和需要,那么它就不再是单纯的渴望,而是变成了一种心理疾病,因为过分的依赖而引起的心理失调,心理学建称之为“消极性依赖人格失调”。这种依赖,实际上是一种思想的失调——更具体的说,是逃避思考,即便思考的受益者是他们自己,他们也会拒绝思考。


少有人走的路


遇到问题时,我们会感到烦恼和焦虑,而深入思考则是意味着我们需要长时间与问题接触,长时间忍受问题带来的烦恼和焦虑,但是,由于懒惰和恐惧,很多人不愿意这样做,他们只是想尽快解决问题的纠缠,从中解脱出来,所采取的方式就是草率思考,蜻蜓点水,草草了事。


草率思考不仅会带来偏见,还会导致盲从心理,盲从心理随大流,不过脑子就听信权威,相信他人,信奉社会上流行的观念。他们认为:“如果大家都这样的思考,这样的行动,那么就一定是正常的或者正确的、”还有人抱着这样的心理:“即使最后错了 ,也不只是一个人。”这种从众心理既避免了思考时的烦恼,也减轻了他们对未来的焦虑,似乎在心理上获得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但是这种感觉感是虚幻的,这种归宿感是脆弱的,禁不住任何风吹雨打,早晚会让他们吃尽苦头。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在做决定的时候——尤其是重大决定时,你不能相信社会上那些肤浅的成见和错误的准则吗,而应该把自己 的事情想透,想清楚。盲从,除了自身的懒惰和恐惧之外,还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紧密相连,如果家长希望孩子听话,就不会让他了解;如果学校希望学生顺从,就会限制他们的思想,如果 社会想操控我们的心灵,绑架我们的灵魂,就会隐瞒很多真想,迫使我们按照他们设置的模式去思考,去生活,这样一来,我们接受的东西很多是不真实的,看见的皆是伪装和谎言。


先入为主和贴标签

认为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其实才是最大的蠢货。但就是有这样的人,认为自己的思考方式永远正确,自己的观点是觉得真理,对任何相反的证据和不同的意见视若无睹。当需要维护自己的虚假正义与自尊时,他们会变得固执、刻板

独断专行。他们不能,也不愿意换一种思考方式,仿佛抛弃草率思考就会要了他们要了他们的老命一样。先入为主和贴标签,是草率思考最常见,也最具有破坏性的表现,人们常常会依据自己的第一印象给遇见的人和事贴上标签,进行分类,然后在按照所贴的标签来下定义,作出判断。这样的方式常常指鹿为马,弄不清真想,往往会把我们带进沟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