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香菱學詩:不僅是精誠所至,更是“後浪”的絕地反擊

最近,B站一組名為《後浪》的短片刷爆全網 ,目前在b站播放量已超過1300萬,引發了廣泛的輿論關注。

青春的逆行,跳傘、翼裝飛行等熠熠生輝的嘗試,固然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但那只是少數人的後浪。

#天門山翼裝飛行員已找到#事件中,比如翼裝飛行這項極限運動所需耗費的金錢,也不是普通家庭能承擔得起的。

對於大部分人而言,解決溫飽問題,踐行用知識改變命運,打破命運的天花板,才有機會成為後浪。

香菱學詩,就代表了《紅樓夢》中的後浪一族,絕地反擊迎向未來。

香菱以5歲的千金小姐之身被拐賣,遇上薛蟠打死馮淵搶走她,並娶她為側室。

薛蟠這個使氣弄性的花花公子,對香菱動輒打罵。眼看著,她就要從珍珠過渡到死魚眼睛的年齡了。

  • 脂硯齋評: “細想香菱之為人也,根基不讓迎探,容貌不讓鳳秦,端雅不讓紈釵,風流不讓湘黛,賢惠不讓襲平,所惜者幼年罹禍,命運乖蹇,致為側室。
  • 且曾讀書,不能與林湘輩並馳於海棠之社耳。然此一人豈可不入園哉。故欲令入園,終無可入之隙,籌畫再四,欲令入園必呆兄遠行後方可。”

香菱之芳華,經曹公精湛的筆力描述,呈現出學詩的精彩情狀,展現了她驚人的悟性和心志。

如寶玉所言:“這正是‘地靈人傑’,老天生人再不虛賦情性的”。


香菱學詩速成,自然源於黛玉因材施教、水平高超,但更因為她敏而好學,精血誠聚。

難怪寶釵藉機說寶玉,一句話道破真相:“你能夠象他(香菱)這苦心就好了,學什麼有個不成 的。”

身世飄零雨打萍,香菱無力主宰個人命運,但卻以苦志學詩,為自己打開通向詩詞的大門。

此後,她更恰如其分地融入了大觀園女兒們的詩歌群,堪列副冊第一人。

而那一首被大眾點讚的詩,便是香菱對命運的抗爭,對爹孃的呼喊,對思念的宣洩。

香菱學詩,如寒門學子逆襲,有如下四點值得借鑑:

一、巧拜名師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名師指路。

香菱一進大觀園便求著寶釵教詩被婉拒,因寶釵信奉:女子無才便是德。

香菱轉求於黛玉,黛玉笑道:“既要學做詩,你就拜我為師。我雖不通,大略也還教的起你。”

《紅樓夢》中香菱學詩:不僅是精誠所至,更是“後浪”的絕地反擊

林黛玉出身鐘鳴鼎食之家,又是書香鑽纓之族,其父林如海乃當朝探花,飽讀詩書且禮賢下士,最是書香門第。

母親賈敏與雅俗共賞的賈母一脈相承,氣度不凡。

黛玉自幼得賈雨村啟蒙教育4年,賈雨村是根正苗紅的進士才學出眾,未出頭時已為甄士隱看中資助,仕途受挫受林如海看重聘請。

後推薦至賈政,賈政愛才優待,輕輕為他謀了一個應天知府,連省親別院大觀園的匾額都等他來題。

名師出高徒,林黛玉的才華有正面描寫:顰兒才貌世應稀,獨抱幽芳出繡閨。側面描寫:大觀園舉辦詩社,她曾一舉奪魁。

腹有詩書氣自華,黛玉當得起名師稱號。拜師找高手,似我不如無。

眼光獨到,無需程門立雪,冰雪聰明的香菱投入了名師門下。

二、敏而好學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熱情大度、誨人不倦的林黛玉,她的循循善誘讓香菱如沐春風。

香菱敏而好學,善於舉一反三。師生相得益彰,共譜出一首詩詞啟蒙的動人篇章。

黛玉有針對性地先指出初學者易受格律拘束,接著為香菱破疑解惑,明確了作詩的要領:

平仄虛實相對,但立意第一,有了奇句可不管格律,不以詞害意。

“詩必盛唐”,在教材上,黛玉首推王維、杜甫、李白三大詩人的作品,目的在於提高香菱對詩的品味。

黛玉開書目,要香菱讀一百首王摩詰的五言律,香菱求知似渴,過了幾天就來要杜詩。

香菱不但讀詩,還細細揣摩箇中意味,大抵情狀如此:

香菱拿了詩,回至蘅蕪院中,諸事不管,只向燈下一首一首的讀起來。寶釵連催他數次睡覺,他也不睡。

  • 讀完了王維和杜甫的詩,評論一番,求了一篇命題作業。

香菱喜得回來又苦思一回,做兩句詩;又捨不得杜詩,又讀兩首:如此茶飯無心,坐臥不定。


五更才睡下,沒一頓飯的工夫,被批做得不好,她呆了一天,又做了一 首送去。黛玉說“意思卻有,只是措辭不雅 。”

在黛玉的指點下,香菱邊學邊講,在講中學,在學中講。她逐步知所取捨,領悟詩中三昧。

黛玉指導香菱寫詩命題為“月”,又指定了韻部但不限字,有了很大的自由度。又鼓勵香菱另作,而如何去作,她一句也不說。

可謂嚴而不苛,引而不發,很適合“苦志學詩”的香菱。

香菱敏而好學,時時請問,不斷揣摩,漸入佳境。

三、悟出三味

以香菱的身份來說,她不需要作詩。出嫁從夫,呆霸王薛蟠既不懂附庸風雅,也不會憐香惜玉。

薛家富貴,她只要守本分行分內事即可,薛家不要求她會吟詩作對。

然而,香菱讀過書識字,能看些舊詩。大觀園的女兒們高雅脫俗,香菱傾心不已。

學會吟詩作對,是她的初心。若不會,她永遠是這個高級詩詞文化圈的邊緣人物,無歸屬感。

她有良好的資質,感悟能力非同尋常。儘管家務繁忙,卻能忙中“偷空兒”讀幾首詩,決非“俗人”;

聽黛玉講詩,她立即悟出“格調規矩竟是末事,只要詞句新奇為上”,是黛玉口中極聰明伶俐的一個人。

等讀過王維的詩,討論起來,她深諳其中味。

香菱笑道:“我看他《塞上》一首,內一聯雲:‘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想來煙如何直?日自然是圓的。這‘直’字似無理,‘圓’字似太俗。合上書一想,倒像是見了這景的。


還有‘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這‘餘’ 字合‘上’字,難為他怎麼想來!我們那年上京來,那日下晚便挽住船,岸上又沒有人,只有幾棵樹。遠遠的幾家人家作晚飯,那個煙竟是青碧連雲。誰知我昨兒晚上看了這兩句,倒像我又到了那個地方去了。

討論如此精闢,寶玉忍不住誇讚:“‘會心處不在遠’,你已得了三昧。”

在薛家,她是融不進去的外人,半為主子半為奴;在大觀園,她始終是客人。

這個命運坎坷、漂泊無依的姑娘,在詩詞裡找到了歸宿。

四、金石為開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香菱學詩,如海綿吸水般全盤吸收。聽了點撥,她能在練習中不斷覆盤,形成強大的學習力。

最重要的是,她在黛玉的指導下,廢寢忘食勤作詩,瘋魔似仙。

《紅樓夢》中香菱學詩:不僅是精誠所至,更是“後浪”的絕地反擊

  • 前兩首詩做出來費了洪荒之力,然而品質不高。香菱對第三首詩的創作,已達到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的境地,
  • 她只在池邊樹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摳地,皺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做出來一首新的。黛玉再評:過於穿鑿,還需另做。
  • 香菱走至階下竹前,挖心搜膽的,耳不旁聽,目不別視。
  • 無論別人如何打趣嘲笑,她滿心中正是想詩,至晚間,對燈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後上床躺下,兩眼睜睜直到五更,方才朦朧睡著了。

如此苦志學詩,精血誠聚,日間不能做出,香菱忽於夢中得了八句:

精華欲掩料應難,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輪雞唱五更殘。


綠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欄。


博得嫦娥應自問,何緣不使永團圓!

翻譯過來是:

月光璀璨,即使想要遮掩也掩蓋不了。 它的外表看起來是那麼美麗優雅,但是實質上卻孤單冷清,不勝其寒。在一瀉千里的月光下,搗衣聲不絕於耳。

缺月在天,雄雞高唱,五更將盡,已是黎明。泛舟江上的旅人,在秋月的照映下聽到悽清的笛聲,女子在樓上倚欄望月,相思之情油然而生。嫦娥看到人間有這麼濃重的離情,不禁問自己道:“為什麼不能讓那些分離了的親人重新團聚在一起,永不分離呢?

眾人點評: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

《紅樓夢》中香菱學詩:不僅是精誠所至,更是“後浪”的絕地反擊

“苦志學詩,精血誠聚”,香菱的確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寫詩上,執著地追求實現自己的目標,終於得償所願。

對她而言,這不僅是一首詩,也是她思念親人、感懷身世的抒情家園。


【結 語】

香菱本來不懂詩,因見大觀園裡賈寶玉與眾姐妹結社詠詩,才開始“苦志學詩”。她不恥不知。承認自己不懂詩也不會作詩,輕鬆上陣。她不恥多問。香菱寫成一首詩後,及時向黛玉和寶釵請教,聽取她們的指點幫助。

她不恥專注。探春見她入了神,隔窗笑說道:"菱姑娘,你閒閒罷。"香菱怔怔答道:"'閒'字是十五刪的,你錯了韻了。"眾人不覺大笑起來。寶釵戲稱她詩魔,她也不以為意。

不恥相師。香菱學詩多次詢問嘴尖的林黛玉,一連寫了兩首詩都被批,她毫不氣餒。幾易其稿,“精血誠聚”,終於寫成了一首好詩。

之後香菱滿心滿意只想作詩,又不敢十分囉嗦寶釵,又向來客史湘雲請教,兩人沒晝沒夜高談闊論起作詩。寶釵笑評:“呆香菱之心苦,瘋湘雲之話多。”

香菱學詩,既在於她精誠所至,不到黃河心不死,更在於她改變現狀的“後浪”精神。

無論寶釵如何強調作詩不是分內事,不比針線女紅,香菱只是不聽,催她睡覺她也不聞。

說到底,比起空洞的金屋藏嬌生活,香菱更傾心於豐盈的靈魂和高雅的生活方式。

我們無法選擇生活,但是,詩詞能教會我們選擇正確的生活方式。--康震老師

香菱在古詩裡陶冶出的情操,在現實中溫暖著自己和生活,完成了自我蛻變和救贖。

我們每個人都是香菱,面對生活的一地雞毛,內心憧憬著詩和遠方。

矢志不移地追求初心,披荊斬棘實現目標,絕地反擊直到如願以償,才是真正的後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