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盛宴 南寧九月再迎美味鮮香美食節

盛世盛宴 南寧九月再迎美味鮮香美食節

2013年美食節上,亮相東盟美食城的東南亞美食。 盧彬 攝

“2014南寧·東南亞國際旅遊美食節” 將於9月13日至21日在南寧華南城盛大舉行,“賞東盟風情,品天下美食”,讓你不出南寧,縱橫東盟,帶上你的愛人一起來吧!

本屆旅遊美食節的活動分美食活動、文化旅遊活動兩個板塊,分別有:東南亞美食長廊、中外美食大聯展、新加坡主題館、東盟水果新鮮匯、烤豬宴、冰涼冷飲屋、旅遊美食節開幕式、東南亞風情廣場文藝表演、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條街、“999盛宴”及“小巴香豬·廚神爭霸賽”等十幾個主題活動,本期報道將搶鮮給大家介紹本屆美食節上的亮點。

東南亞美食長廊 突出新加坡主題國特色

強化東南亞國際化元素,突出美食節主題國旅遊、文化、美食,是本屆美食節的一大亮點。第十一屆中國—東盟博覽會的主題國是新加坡,因此,本屆旅遊美食節將新加坡的美食作為一大特色展現。除了美食節大門的魚尾獅裝飾及極具東南亞風情的景觀設計讓遊客們一進門就能感受到新加坡風情之外,東南亞美食長廊裡,一個特色鮮明的“新加坡館”將讓你印象深刻。

由於歷史原因,新加坡是一個匯聚亞洲多地風俗的地方,多元文化使其成為各種風味美食的彙集之地。大夥兒可以從菜單上的各種當地美食中窺見新加坡的多元種族文化:中餐、馬來餐、印度餐、土生華人餐等。

徜徉在這個多元化的城市之中,我們不但可以品嚐到馬來的清真食物、印度傳統素食品、烤餅、麵包和黃姜飯,還可以吃到混合了異域口味的廣東點心、海南雞飯、北京烤鴨、福建炒蝦面以及薄餅。而當地華人最愛的美食,則有辣椒螃蟹、肉骨茶、咖喱魚頭和羅惹。

如果有誰是印度菜的粉絲,那麼他將有幸在來自南印度和北印度的眾多美食中大快朵頤。首先出場的就是印度薄餅、海鮮以及椰汁咖喱。接著是稍微溫和、滑膩的酸奶菜、tandoori菜以及鬆軟naan麵包。一道接一道美食,不把你們的肚皮撐大誓不罷休!另外,絕大部分的印度菜均配以豆蔻、丁香、茴香、胡荽以及辣椒等香辛料,相信這些異國風味定會讓大家徜徉在美食中而無法自拔!

除此之外,還可以體驗一把當地人最愛的拉茶來配搭美食。經過反覆多次傾倒,牛奶和紅茶都充分地和空氣發生親密接觸,從而產生出大量滑膩香醇的氣泡。那滑膩的口感絕對能讓食客感動不已!

當然,在東南亞美食長廊裡,還有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各國的美食,同樣能滿足你的味蕾。

盛世盛宴 南寧九月再迎美味鮮香美食節

往屆美食節上的誘人美食。周家志 攝

中華精品美食聯展 縱橫大江南北的口味 中國飲食文化源遠流長,自古以來,飲食文化不斷髮展豐富多彩,各地的特色小吃多種多樣,還有融合了各少數民族的飲食文化傳統。本屆美食節就蒐羅了來自中華各地的美食小吃:分量厚實的東北亂燉、香甜脆口的天津大麻花、內蒙古的串烤牛羊肉、新疆的切糕烤饢葡萄乾。這還沒完,要知道這回美食節,不但有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樹上蹲的水裡遊的,還有各種當地特色小吃,像福建、臺灣地區流行的蚵仔煎、“棺材板”,西藏人民最愛的酥油茶、犛牛肉,江淮地區的廬陽湯包、鴨油燒餅,以及肥沃地河套平原上的燴菜、釀皮和燜面等。 北京玉泉山,北京鴨的發源地,現在已經是高樓林立,社會發展的腳步總不會停歇,時代在變遷,但美食總能保留下來,北京鴨羽毛純白色,體質健壯,生長快,肉肥味美。取一隻約3公斤重的北京鴨,不給鴨子開膛,只在鴨身上開個小洞,把內臟拿出來,然後往鴨肚子裡面灌開水,再把小洞繫上後掛在掛爐中烤。這種方法既不讓鴨子因被烤而失水,又可以讓鴨子的皮脹開不被烤軟,烤出的鴨子皮很薄很脆,在口腔中迸發出極致的口感。掛爐有爐孔無爐門,以棗木、梨木等果木為燃料,使烤鴨帶有果木清香,這是最正宗的北京烤鴨。得益於美食節的舉辦,即使處在距北京3000公里外的南寧,也能品嚐到最地道的北京烤鴨,也讓我們體會到人類最早掌握的“烤”的烹飪方法的智慧。 距離北京不到100公里的天津,有另外一種精緻美食也將不遠千里來到南寧華南城。它用一定比例的豬肉加適量的水,佐以排骨湯或肚湯,加上小磨香油、特製醬油、薑末、蔥末、調味劑等,精心調拌成餡料;用半發麵,在搓條、放劑之後,擀成直徑為8.5釐米左右、薄厚均勻的圓形包子皮。包子皮包入餡料,用手指精心捏折,同時用力將褶捻開,每個包子有固定的18個褶,褶花疏密一致,如白菊花形,最後上爐用硬氣蒸制而成的天津狗不理包子口感柔軟,鮮香不膩,形似菊花,色香味形都獨具特色。 來自湖北鄱陽湖的蝦遇到新鮮的豬肉,湖湘一帶的糯米散發的濃濃香味,綠豆與大米相逢磨成稀漿,倒入刷有油的鍋心,再灑上打散的蛋液。蓋上鍋蓋, 1分鐘後,即成豆皮,在豆皮上均勻地撒上適量鹽和全部糯米餡、肉餡、蝦仁餡及蔥花。將豆皮的周圍邊沿疊上米,包成方形,澆上少許豬油,同時將火開大,並將鍋中的豆皮切成小塊,一塊塊翻身,澆上豬油,起鍋即成。色豔皮薄的武漢三鮮豆皮,入口松嫩爽口,餡心鮮香,油而不膩。這不僅是大自然的饋贈,更是祖先留給我們最好的味覺記憶。 廣西的本土特色美食 還原鄉土民族氣息 作為南寧旅遊節慶的一大品牌,“2014南寧·東南亞國際旅遊美食節”怎麼能少得了廣西的本土特色美食。今年的美食節與往年不同的是,燒烤類美食僅有6家,避免出現往年“烏煙瘴氣”的情況,因此,聰明的壯鄉人民將一種具有鄉土氣息的烹飪方式帶到了美食節上。 窯,源於古代燒羊制佳餚的“穴”,中國人最早用“窯”來製作美食,這種最古老的烹飪方式,即將第一次亮相東南亞美食節現場,並形成系列美食,稱之為窯宴。為了辦好這場窯宴,現場將搭建一個4米×3米的主窯,4個2米×2米的副窯。這種充滿鄉土氣息的廚房,在現今的都市中早已難覓蹤影,看起來簡單,但卻能滿足南寧最挑剔的饕客。 巴馬,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植被豐茂,山清水秀,是中國長壽之鄉,巴馬香豬的故鄉,巴馬香豬也叫“兩頭烏”,一般野外放養,以菜、葉、根、果為主食,喝山泉水,群體自由覓食成長。巴馬香豬皮薄肉嫩,肌纖維細嫩,脂肪潔白,優良的品質帶來極致的口感,入口甘香清甜,是窯宴的主菜。巴馬香豬要在窯的高溫中燜烤,用錫紙包裹隔絕明火燻燒,故出窯皮色鮮豔,香脆可口,食之不膩,窯制美食的配料出自祖傳秘方,一般不為外人熟知。除了烤香豬,廣西出產的土雞、乳鴿、紅薯、玉米、香芋等都是窯宴上的極致美味。 窯宴的秘密,表面上是火與食材的藝術,實際上是人與天地萬物之間的和諧關係。因為自然對人類的無私給予才有瞭如此優良的食材,因為人類對美食的共同熱愛才有了窯食文化。

來源: 南寧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