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完了,怎麼選一個年薪百萬的專業?

我想起當年剛畢業的時候,問了有15年工作經驗的老人一個問題。如何選公司?他給我的答案令人印象深刻。一言以蔽之:誰給錢多,給誰幹,他要咋幹,你就咋幹。


好純粹啊。這句話套用在選擇學校,選擇專業上,是一碼事。
首先你要想清楚,你想要什麼。
你說你家裡非常有錢,你可以去學哲學。王思聰唸的就是哲學。你說你普通家庭,那就去學賺錢多的唄。看看社會上,什麼公司賺錢多,去智聯招聘上看看什麼崗位需求大。有針對性地讀書,比瞎填一通,回頭讀完了,再沒頭蒼蠅一樣的碰壁式找工作,靠譜得多。
你能考上清華的計算機當然好,考不上,去四川大學學計算機也不錯啊。就像你坐飛機,能不能上飛機是最重要的,能不能坐頭等艙,沒那麼重要。你坐頭等艙,也不見得能比坐經濟艙更快到達目的地。這就叫性價比。
面對選擇,父母和孩子的想法是不一樣的。古龍小說裡有個橋段,李尋歡退隱的時候,路遇一對正要分離,男生要闖蕩江湖的小兒女。孫小紅很不解,而李尋歡很理解。他知道,年輕人,想要進入江湖,就跟他,想要退出江湖,是一樣的。
父母的心態往往是李尋歡的心態,可能更傾向於醫生,老師,公務員這種長長久久的行業。孩子們不一定,他們往往更希望賺錢要趁早。
沒什麼對錯,不同的年齡,想法不同而已。但有一點,人是會變的。做了醫生的,早些年也會後悔為啥不去做碼農;做了碼農的,中年以後有些人也會後悔當初為啥不做醫生。

人的心態就像圍城,城裡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作為父母,最好不要替孩子做決定,因為人生是充滿變數的。雖然自由戀愛不一定就幸福,封建包辦未必沒有合理之處。但前者,自己種的果,再難吃,也能忍著嚥下去,說不定,嚥著嚥著,就有轉機了。要是你包辦的,孩子往往容易埋怨你,更容易選擇放棄。
所以聰明的父母,最好把話講清楚,把路講清楚,把命運的選擇權,交到孩子自己手裡。讓他選擇,比你替他選擇,長久來看,靠譜的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