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心服口服,做到這4個字的人才是真智慧

人生在世,一個人做不了太多的事,想要成事,就一定要與人合作。

合作過程中最難的莫過於溝通了,從原始社會開始,人類就是一個容易恐懼、容易焦慮、容易防備的物種,因而在溝通過程中,總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障礙。

樊登在《可複製的溝通力》一書中提出,溝通是一門藝術,語言表達能力和表達技巧在與人溝通之時,更是尤為重要。並且,高效的溝通力更是促成事業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卡耐基也曾經說過,

“現在的成功人士,有80%以上是靠溝通力打天下的。”

的確,絕大多數在職場中成事的人,都是憑藉出色的溝通能力,既能獲得上級的認可和信任,又能取得下屬的支持與擁護。

假如你是上司,下班前臨時來了個著急的活兒,必須安排一個員工加班,你會如何與員工溝通?

當今社會,大家的上班時間幾乎都滿負荷了,基本上沒有人會願意加班,如果不以上司的頭銜來壓制員工,可以說,這個溝通是有一定難度的。

針對這個問題,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樊登在書上寫下的四個字:心服口服。

乍一聽這四個字似乎有點風馬牛不相及,其實它們才是溝通的精髓所在,所以我現在也常常用這四個字來要求自己,希望自己在這四個字的智慧中不斷提高溝通水平。

樊登:心服口服,做到這4個字的人才是真智慧

這四個字的真正含義

溝通是人們之間思想與感情的傳遞和反饋過程,而大多數人的煩惱都源於與他人的溝通不暢。

樊登認為評價一次溝通是否有效,很多情況下,並不以達成溝通結果為標準,而是對方是否“心服口服”。初聽之時,心裡有些不以為然,按傳統的觀念來看,溝通的金標準就是要達成結果。所以,如果員工同意加班,就是溝通有效;相反,如果員工不同意加班,就是無效溝通。

但這些金標準到了樊登這裡幾乎視為無效,因而在剛看到這四個字時,我是不以為然甚至是不屑的。直到吃了一些苦,受到一些挫折之後,才發現樊登真的是太會溝通了,這四個簡簡單單的字,包含了與人溝通的精髓。

首先,心服口服的意思是讓被溝通對象對人對事都接納。

這樣的好處是:既讓對方接受我們的要求,又能讓對方服氣,甚至心情愉悅,就可以達到一種高效溝通的狀態。

其次,傳統觀念那種以溝通結果來判斷溝通是否有效,而忽視溝通的氛圍、過程和其他衍生狀態,只能稱之為關注顯而易見的“口服”,而不關注被溝通對象是否“心服”。

這樣的弊端是:當員工心裡不服氣時,帶著“口服心不服”狀態去加班的他,很可能會給工作帶來不該有的失誤,或者敷衍了事,不願認真完成工作。

正是因為如此,這四個字才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為它不僅讓人深思,而且還學到了樊登生活的感悟和分享。

樊登:心服口服,做到這4個字的人才是真智慧

為什麼溝通中要求心服口服

《莊子·寓言》裡說,

“利義陳乎前,而好惡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矣。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立,定天下之定。”

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把道理都擺在眼前,那麼是非好壞只是讓別人嘴上服從了。只有讓別人在心裡也服從,並且不會改變,才是安定天下的根本。

可以看出,與人溝通的時候,心服口服是多麼的重要。

所以,溝通中僅僅讓對方接受我們的要求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需要比有效溝通效果更高的溝通標準,即:既讓對方接受我們的要求,又能讓對方心服口服,也就是達到一種高效溝通的狀態。

樊登:心服口服,做到這4個字的人才是真智慧

遵循三大要素,才能實現高效的溝通

對於樊登的觀點,我歷經了從不屑到認可再到踐行的過程,最後發現這四字箴言,真的是溝通高手的智慧之選。

實際上,有效溝通只是通過溝通行為讓對方去執行和完成任務,高效溝通才是我們在溝通時要達到的終極目標。

而如果你想讓溝通目標最終能高效地達成,就必須遵循溝通三大要素。

  • 設定明確的溝通目標

常聽人說,“溝”是方法,“通”是目的。所以,與人溝通就是通過彼此之間的對話和交流,在此過程中消除隔膜,並最終解決問題,達成共識。

但很多時候,人們在溝通中往往自說自話,甚至對方滔滔不絕地說了半天,你卻不知道他到底要表達什麼,就是因為溝通過程沒有目標所致,這種情況是會令人抓狂的。

樊登認為,“目標是高效溝通的起點和終點。”

從這一點來說,溝通無論大小,都要有明確的目標,只有圍繞這個目標溝通,才能保證溝通雙方不偏離主題,不忘記初心。

樊登:心服口服,做到這4個字的人才是真智慧

對於很多中國的家庭來講,能否允許孩子在牆壁上畫畫,應該算得上是一個很重要的話題。

孫儷家有兩個孩子,都很喜歡在牆上塗鴉。看見兒女們把漂亮的牆紙上“亂畫”,孫儷也曾試圖阻止。不料鄧超一點也不生氣,反倒出來制止孫儷說:“這是創作。”

在他看來,牆紙髒了可以換,但孩子的靈感被抹殺掉就沒有了。他非常明白,他們要培養的是孩子,而不是牆紙。

這個故事說明:不論是哪種溝通,都不要忘了最終的目標是什麼。

樊登:心服口服,做到這4個字的人才是真智慧

  • 使用好你的語氣和語調

我們都知道,就算同一句話,由不同的人說出來,給人的感覺很可能就不一樣,那麼它對結果產生的影響也就不盡相同。

有人喜歡低沉,有人喜歡激昂,有人喜歡理性,有人傾向情緒化……因此,在溝通中,使用的語氣、語調不同,溝通結果也不同。

樊登特別提倡共情溝通。“共情溝通”簡單來說,就是注意溝通時的同理心,要懂得設身處地地理解他人的喜怒哀樂。

當你對傾訴者的經歷感同身受,並且引導他深入內心世界,尋找問題的根源時,你就有能力進一步影響並改變他。

換言之,如果你能通過語氣、語調,來將你理解到對方的這些感覺表達出來,那麼你一定能夠獲得對方的共鳴,溝通也就會變得更加順利。

樊登:心服口服,做到這4個字的人才是真智慧

  • 通過肢體語言來為溝通加分
  • 在溝通過程中,我們的眼睛該看向哪裡,我們該做出什麼樣的面部表情,我們的整個身體應該是什麼狀態……這些都會影響溝通的效果。

    美國語言學家艾伯特·梅拉比安曾提出一個著名的溝通公式:

    溝通的總效果=7%的文字語言+38%的聲調+55%的肢體語言

    可見,肢體語言對溝通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

    比如,溝通中一旦出現問題或矛盾,有的人就會使勁摸自己的脖子,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

    從原始社會開始,人類的防禦能力很差,在外出尋找食物時,往往很容易被兇猛的野獸攻擊而斃命,因為野獸一般都會咬人的脖子。所以,人類就認為脖子是最容易被攻擊、被傷害之處,一旦感覺到緊張或危險,就會不由自主地保護脖子。

    這就是一種肢體語言,它意味著對方在防備你。

    恰當的肢體語言,能相應地為溝通加分或減分。而如果在與人溝通時,能夠讀懂對方的肢體語言,將會使溝通進行得更加順暢。

    樊登:心服口服,做到這4個字的人才是真智慧

    所以說,想要成事,想要具備溝通高手的智慧,就要從令人心服口服的溝通出發,並且遵循高效溝通的三大要素。做到這幾點,你就可以憑藉良好的溝通力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