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訊捎給總書記〡黃河岸邊的生態移民劉克瑞一家:告別西海固 過上“牛氣”新生活

黃河岸邊的生態移民劉克瑞一家

告別西海固 過上“牛氣”新生活

牛棚外,習近平總書記伸手似要輕撫一頭牛,這頭牛也閉上雙眼,把頭伸出圍欄,親暱地靠了過來——這被鏡頭定格的生動一幕,就發生在劉克瑞家。

2020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調研時,來到吳忠市紅寺堡區紅寺堡鎮弘德村村民劉克瑞家中做客。此後,劉克瑞一家成了當地的名人,就連家中的這頭牛,也因這張廣為傳播的照片,成了人們紛紛前來觀摩的“網紅牛”。

撫著牛的脊背,劉克瑞就像看著自己的孩子——這是他的寶貝,他的事業,也是一家人過上“牛氣”生活的希望。

紅寺堡,這片被黃河水數百米的揚程灌溉滋養的土地,如今,是23萬生態移民安居樂業的新家園。弘德村是“十二五”生態移民村,安置了2012年從吳忠市同心縣和固原市原州區5個鄉鎮27個行政村搬遷來的移民。劉克瑞一家,就是當年弘德村的第一批移民。

喜訊捎給總書記〡黃河岸邊的生態移民劉克瑞一家:告別西海固 過上“牛氣”新生活

“ 我們要把日子越過越好!”

劉克瑞一家。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見習記者 劉麗君/攝

對於“共產黨好 黃河水甜”,這句紅寺堡常見的標語背後的意義和蘊含的情感,沒有人比紅寺堡的移民感受更深。

對於老家——固原市原州區張易鎮毛套村,一張妻子和女兒在破舊老屋前的舊照,是劉克瑞一家追憶“挪窮窩”前生活的載體。

如今,坐在裝修一新的屋子裡,聊起從“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遷到紅寺堡後的鉅變,劉克瑞和妻子馬建花兩口子言語樸實地總結,“方便了”“日子好多了”。

2012年7月,他們剛搬到弘德村時,三間新磚房已經建好並粉刷完畢,自來水、電入戶,“政府還給配了床”。

“搬得出”只是開端。此後幾年間,從住有所居,到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弱有所扶,劉克瑞一家有了真真切切的獲得感。

怕沒口糧,村裡給分了地;想出行,水泥路通到了家家戶戶大門口,村裡就能坐公交;要買菜,家門口就有菜市場;孫女上學,出門500米就是幼兒園,不遠處還有小學,不會再如她的父輩那樣翻過兩座山去上學;生了病,村裡就有衛生院,看病還有新農合……

更讓一家人踏實的,是在家門口能掙上錢了。

在老家時,全家靠種十幾畝旱地過活,雨水好了,一年能收入七八千元,雨水不好,則可能顆粒無收。當年為了掙錢,年輕時的劉克瑞曾背井離鄉,去陝西“趕場”,當“麥客”,割一畝麥子掙二三十元,妻子馬建花則在春季植樹造林時去打打零工,即便如此,困在大山裡的日子還是過得捉襟見肘。

走出大山天地寬。

在新家園,為了讓搬遷的移民們站穩腳跟,持續穩定增收,紅寺堡立足脫貧攻堅,抓產業擴就業,弘德村大力發展勞務輸出和種植養殖業,還建起了扶貧車間,掙錢的門路越來越多。

靠著在葡萄園、枸杞地打工和兒子在外開裝載機,2017年,劉克瑞一家脫了貧。

摘了貧困帽,美好的新生活才剛剛開始。

村裡力推養殖“出村入園”,成立了養殖專業合作社,並組建了聯合社,入駐“飛地”養殖園區發展肉牛集中養殖。2018年,劉克瑞也重拾在老家養牛的傳統,2018年買了頭基礎母牛,如今母牛已陸續產下兩頭小牛,他的“牛家族”還將繼續擴大。去年,他還在合作社入股5萬元,當年就拿到了8000元分紅,今年又貸了5萬元貼息貸款,自籌2萬元,在“飛地”肉牛養殖園區認領了4頭牛,由園區託管代養,年底保底分紅1萬元。

關於養牛,用老劉自己的話說,以前養牛是為了犁地,現在養牛是為了“搞經濟”。

中午12點左右,不時有婦女騎著車從村道上疾馳而過。劉克瑞告訴我們,這是紅寺堡產業園的興民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興民紡織廠)中午下班了。

興民紡織,正是當地為了發展產業、推動就業引進的外地企業之一。

2018年,兒子劉治海也不再外出打工,和媳婦海小榮一起來到興民紡織廠上班,成了在家門口上班的產業工人。兩人一年能掙六七萬元,這也是老劉家穩定收入的主要來源。

“除了孩子們掙工資,我在村裡看蓄水池,每年工資1.2萬元,老伴在村裡的枸杞園和葡萄園裡打零工,一年能掙三四千元,加上每年近2000元的土地流轉費還有喂牛的收入,現在我們全家一年毛收入有10萬元。”劉克瑞一一細數。

這些生活中的點滴變化和現在的紅火日子,習近平總書記來家裡做客時,劉克瑞一家都帶著總書記看,講給了總書記聽。

“鄉親們搬遷後,更好的生活還在後頭。希望鄉親們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發揮自身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用自己的雙手創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習近平總書記的這番話,如今被印在了弘德村路旁的展板上,被寫成書法貼在了劉克瑞家的牆上,更深深鐫刻在了弘德村人的心裡。

老劉家院外有幾棵棗樹,是2012年他們剛搬遷至此時就已栽上的,如今雖不算粗壯,卻也亭亭如蓋,碩果累累。

如同這棗樹,搬來弘德村這8年,老劉家添丁進口,脫貧增收,收穫滿滿。

2019年,弘德村脫貧出列。日子越過越好,現在老劉一家憋著勁兒要為了更加美好的新生活繼續奮鬥。

說起近期的“小目標”,劉克瑞說,等“飛地”養殖效益更好了,他想再多貸點款,多養幾頭牛,“現在國家的政策這麼好,我們一定要好好幹!”

家裡脫貧那年,劉克瑞買下了隔壁的院子,還蓋了兩間新房。現在他想著,多掙點錢,把房子再翻新一下。“沒怎麼出過遠門”的他,心底還藏著一個浪漫的願望,那就是買輛小轎車,“把老婆和孩子們拉上,去北京,去新疆,到全國各地的旅遊景點轉一轉”。

至於更長遠的未來,這個三代同堂的家庭把希望寄託在了兩個年幼的孫輩身上。“我們要好好培養娃娃,希望他們以後能考上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創造他們的幸福生活。”劉治海說。

來源/中國婦女報(ID:fnb198410)

作者/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 張園園 見習記者 劉麗君

審核/志飛

喜訊捎給總書記〡黃河岸邊的生態移民劉克瑞一家:告別西海固 過上“牛氣”新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