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深圳会不会真有行政区划性扩容的事发生?是惠州还是东莞呢?

从这个意义上说,深圳的行政区划性扩容是必要的,是符合都市圈和大湾区长远发展趋势要求的,因而是可能的

今年深圳会不会真有行政区划性扩容的事发生?虽然短期不太好判断,但长期看,扩容概率很高。

之前我们看深圳的发展是一路向西的,后来出现了深圳东进战略,以及成立了深汕合作区,这就是一大信号,深圳正在往周边片区发展。

那么,深圳“扩容”,该向谁要地?

来看下深圳扩容的方向,往东,是惠州;往南,是香港;往西,是海域;往北,是东莞。

今年深圳会不会真有行政区划性扩容的事发生?是惠州还是东莞呢?

往香港扩容,就不用考虑了,香港人民不同意。

往香港、向西填海可行性不大,只剩下往东和往北了,即东莞和惠州,也是这段时间大家重点讨论的两个区域。

今年深圳会不会真有行政区划性扩容的事发生?是惠州还是东莞呢?

PART.3

往东惠州、往北东莞

不妨从多方面做个考量

东莞和惠州,哪里最有可能被划入呢?

我们不妨从距离、空间、交通、战略意义、城市发展等多个角度考量。

1、看距离,惠州=东莞。

东莞和惠州都是临深城市,距离深圳都很近。

东莞的凤岗被视为“深圳里”,像一个三角形的楔子一样插入到深圳版图里来,甚至比深圳有些地方到福田还要近,所以凤岗也被视为最有可能加入深圳扩容的种子选手。

再看惠州,分别与深圳的龙岗区、坪山区、大鹏新区三个区直接接壤,其中的惠阳和大亚湾,更是与深圳“仅一路之隔”

从距离上看,东莞、惠州优势一样,凤岗、惠阳、大亚湾这三个片区,划入深圳“扩容”的呼声最高。

今年深圳会不会真有行政区划性扩容的事发生?是惠州还是东莞呢?

今年深圳会不会真有行政区划性扩容的事发生?是惠州还是东莞呢?

2、看空间,惠州>东莞。

当前的土地匮乏,已经成为深圳建设示范区的最大制约,深圳需要寻找空间来承接相应的产业转移和升级,东莞和惠州谁还有发展空间?

东莞比深圳大不了多少地方,区域面积是

2460平方公里。而且东莞和深圳有点类似,开发强度比较大,40年下来也是高密度发展,加上早些年作为世界的工厂,东莞已经是发展得比较快了,土地开发强度逼近50%

相比之下,惠州土地开发强度仅约为9%,区域面积11347平方公里,在大湾区城市中土地面积排第2位,约占整个粤港澳大湾区面积的1/5,几乎是广州、深圳、东莞面积之和,也是临深当中有最多可供开发土地的城市。

今年深圳会不会真有行政区划性扩容的事发生?是惠州还是东莞呢?

从这个角度考虑,东莞不太符合有土地发展空间这样的条件,如果扩容到惠州,它对深圳的意义更大一些,因为它有土地、有发展空间。

3、看交通,惠州>东莞。

从现实的交通考虑,如果要扩容,最好是交通条件比较完善的区域,要有一些现成的交通配套,尤其要有高铁站,方便两地往来。

东莞和深圳的交通联系,有已通车的穗莞深城际,东莞西到深圳机场最快约30分钟,现在又确定该线路延长到前海、皇岗口岸,加上线路站点密度接近地铁,关注度自然就高。

另外有建设中的赣深高铁,和规划中的广深第二高铁、深圳地铁10号线东延段

,但是广深第二高铁争取是2030年通车,换言之还要等10年才可能有机会兑现。

今年深圳会不会真有行政区划性扩容的事发生?是惠州还是东莞呢?

惠州交通有什么?除了规划中的深圳地铁14号线、16号线延长线,惠州本身有已建成的惠州南站、惠东站,从惠州南站乘厦深高铁十分方便,每隔20分钟左右就有一趟车,10分钟到深圳坪山站、30分钟左右到深圳北,在深圳北又可以换乘

广深港高铁去香港。

今年深圳又增加了深惠城际、深大城际、深汕高铁三条城际线,在惠州都有设站,且计划年内全开工。其中深汕高铁又在惠州南站交汇,也就是说惠州南站直达深圳北和西丽站,两地通勤缩短在30分钟。

另外,惠州北站正在建设中,是继深圳北、广州南之后,湾区第三大枢纽中心,规划打造44平方公里北站TOD新城,7轨双高速,汇聚赣深高铁、深惠城轨等,惠州北站预计明年正式通车,这个可以期待一下。

今年深圳会不会真有行政区划性扩容的事发生?是惠州还是东莞呢?

今年深圳会不会真有行政区划性扩容的事发生?是惠州还是东莞呢?

不难看出,惠州是目前临深中交通条件比较完善的片区,也是“已有交通+规划交通”最多的地方。在交通方面,惠州胜出。

4、从战略意义上看,惠州胜。

现在深汕合作区纳入深圳版图,是深圳第11区,两者之间刚好隔了惠阳、大亚湾和惠东这几个区

,若要专门跨过惠湾区域到达深汕合作区,实则有些多此一举。

相反,假如深圳未来向东扩容,把这几个区覆盖进来,惠州作为联通深汕合作区、深河合作区的飞地,更利于各个区域的联合发展,所以现在很多人习惯将惠州看成“深圳的第10.5区”。

今年深圳会不会真有行政区划性扩容的事发生?是惠州还是东莞呢?

5、从城市发展角度考虑,惠州胜。

深圳作为先行示范区,就是要先进带动后进。现在成立深汕合作区、谋划深圳和河源的合作区,主要是为了辐射粤东北,带动原来这些落后地区的发展。

所以从这个角度考虑,深圳向东扩容更合适一点,可带动包括河源、惠州、汕尾等地的发展。

综合这几个角度考虑,我们认为如果深圳未来要扩容,资源配置最合理的方向就是往东扩,到惠阳、大亚湾这些区域。当然,扩容不是一厢情愿,也取决各城市间的理解和支持。

深圳如果不扩容该怎么办?就算不从政策层面去宣布深圳扩容,也挡不住“深圳居住外溢”这一现状,仍会有大批人去到那些轨道交通和生活配套不断完善的片区置业。

比如临深的惠阳、大亚湾,除去投资目的,仍有部分人出于切实的居住需求,尤其是惠州南站附近受追捧,在满足了交通出行方便的前提下,附近有星河丹堤这样的大盘可选择,购物中心、影院、图书馆、体育公园等日常生活配套也都有,加上有华南师大附属学校,这样一来,置业在这边,既满足了平时在深圳工作的需求,又能满足生活所需,让孩子接受幼儿园到高中不错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