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雲”成“網抑雲”:成年人的崩潰,從半夜12點開始

這兩天,和公司的小夥伴們聊天。我發現,年輕的90後、95後都開始有了焦慮。

本應該朝氣蓬勃充滿活力的“後浪”們,開始流行起了喪文化。

最近最為典型的就是“網抑雲”

什麼是“網抑雲”?

“網抑雲”原來為“網易雲”,是一款音樂app,早期以歌曲下的評論互動為平臺主打特色,很多文藝青年聚集於此。

但隨著近幾年,評論區逐漸出現悲傷故事、語句,甚至很多人為了獲得高贊,故意編造故事,吸人眼球。

“網易雲”成“網抑雲”:成年人的崩潰,從半夜12點開始

這些故事越來越離譜,很多都成了“偽抑鬱”故事,一時之間,“文藝青年聚集地”成了“青春傷痛文學社區”。

“網抑雲”的背後,也藏著普遍的焦慮。

1、成年人的壓力,都在無數個失眠夜裡

這個時代,是一個焦慮的時代。以前說中年焦慮,可是“中年”這個年齡段在不斷提前。

從40到35,到現在剛畢業的大學生都有焦慮。

90後女孩楊楊,思想上進、做事很認真,卻敗給現實。

就像是《三十而已》裡的王漫妮一樣,在上海打拼幾年,當初的夢想是賺錢、買車買房,或者遇到一位優秀的另一半。

“網易雲”成“網抑雲”:成年人的崩潰,從半夜12點開始

現實是怎麼樣呢?

存款只夠買個衛生間,工作繁忙又不想湊合,單身至此,偏偏想要的又很多。

同樣一起畢業的同學,早已在小縣城結婚生子,工作也穩定,動不動再休個假全家旅遊,可以說是人生贏家。

一個是兩手空空,一個是大滿貫。

我很能理解她的鬱悶。

我們在年紀輕輕的時候,選擇了迎難而上,相信自己的努力總會為自己的生活帶來改變,成為想成為的人。

結果卻是,三十歲沒房沒車,三十五歲湊了首付,每個月揹著重重的房貸,四十歲開始擔心職場競爭。

日子過得如履薄冰,白天笑臉面對,只有到了晚上,才卸下偽裝,沉重的壓力都在無數個失眠夜裡。

太焦慮了!

“網易雲”成“網抑雲”:成年人的崩潰,從半夜12點開始

2、焦慮,是人的本能

為什麼我們會陷入深深的焦慮之中?

第一原因:比較心理在作怪。

想想上學時,同桌考了100,我卻只考了98;

工作時,別人一年坐上主管位置,我卻換了三份工作還在試用期;

成家後,別人住著豪宅,我每個月還要交房貸;

......

其實,本身一開始就有差距的,也不會焦慮,因為內心已經知道這是起初就存在的,憑藉自己很難改變。

我們最容易比較的是身邊磁場相近,或者起點相似的人。

“網易雲”成“網抑雲”:成年人的崩潰,從半夜12點開始

但你也要想一想啊,上學時期的兩分並不能說明什麼,工作晉升問題,本質是別人的努力換來的結果,房子問題,除去小部分快速賺到錢,大多數人還是憑藉家底,而這你也改變不了。

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建議你先看清楚事情的本質,決定你們之間的差距,是什麼因素。

如果是通過自身可改變的,那就埋頭向前幹吧;如果不可改變因素,那就好好好思考了。

最重要的,還是與以前的自己相比,畢竟,最大的敵人永遠是自己。

第二原因:目標太高,與自身能力不匹配。

比如,看到別人年入千萬、上億,不禁感嘆,自己可能一輩子也賺不到這麼多錢啊!瞬間感覺自己簡直弱爆了,幹啥啥不行。

於是趕緊立個Flag,1年掙個100萬!

有目標是好事,與實際情況相差過大的,就是空想了。

“網易雲”成“網抑雲”:成年人的崩潰,從半夜12點開始

面對這種情況,兩步:

一是尋找合適的榜樣。比如今天還是個小職員,不要給自己定目標,一年內開個上市公司,對於普通人太不合適了。

你的目標應該是自己欽佩的人,向優秀的人學習,先成長為這樣的人。

二是制定計劃。

就像立Flag的人很多,真正制定目標執行的人很少。

昨天看到個視頻號號主,點贊粉絲量都不大,但是人家已經給自己製作了很詳細的商業計劃,想清楚了每一步該怎麼走。

第三原因:對於未來的未知。

我們生活的社會,發展太快了。

經常是我在低頭勤懇奮鬥,別人已經快到終點了。

互聯網的發展,加速了財富故事的數量,並且也掩蓋了太多財富故事產生的原因。

“網易雲”成“網抑雲”:成年人的崩潰,從半夜12點開始

比如,大多數人只知道李佳琦薇婭住豪宅、拿幾十萬坑位費,最後得出結論:做網紅做主播好賺錢!

可是,又有幾個人會知道他們前期付出和現在的努力呢?

當看到別人看似輕鬆賺錢的時候,才要謹慎,世界上並沒有一分錢好賺!

這並不是最為恐懼的,最令人擔心的是,看到別人如此成功,自己卻沒有方向沒有路子。

對於未來的未知,最讓人焦慮。

焦慮,是人生存的本能,不用害怕,也不用排斥。適度的焦慮反而會轉化為小鞭子,鞭策你不斷前行。

3、你的焦慮,和錢無關

有人說:我好焦慮啊,因為沒錢。

事實上,沒錢的為錢發愁,有錢的也有他們的焦慮。

年薪50萬的40歲經理,為上了年紀而愁;

住著千萬別墅的小老闆,為自己的生意而愁;

上億資產的老總,為公司商業戰略而愁;

.....

“網易雲”成“網抑雲”:成年人的崩潰,從半夜12點開始

但我們想一想,每個人的生活不都這樣嗎?一邊焦慮,一邊也要學會自愈。

就像“網抑雲”一樣,也可以變成“網愈雲”。

和大家分享個方法吧,在你為一件事焦慮的時候,就去做另一件事,轉移注意力。比如看書、看電影,豐富自己總是沒錯的。

就像楊絳所說:你的問題是想得太多,書讀得太少,自尋煩惱!

當你把時間都花在提升自我的時候,也就沒那麼多時間去焦慮了。


END

作者:沈小星,創業公司CEO。資深個人發展規劃導師,新創業實戰訓練營創始人,知名公眾號“沈小星”創辦人,副業賺錢知識變現訓練營創辦人,VIP學員2千+,全球學員5萬+,成功幫助上萬人實現了第二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