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灰尘重量来算绩效!你还遇到过哪些“苛求”的人间事!

最近被一篇新闻刷起了一片愤慨之心,倒也不是想证明自己是一个悲天悯人的“圣人”

,也不是说人类的悲欢是一种相通,而是看着环卫工人的“窘迫”,总是让自己想到一些曾经被人“刁难”的相同际遇。

我相信大多数评论者,或多或少都有些这样的情绪在其中。

用灰尘重量来算绩效!你还遇到过哪些“苛求”的人间事!

对于环卫工人的绩效考评,一直以来都是倍受争议的。

从最初的小纸屑,到后来几公里长不能超过多少个烟头。

似乎对他们的考核,一步步地在刷新我们对环卫绩效的认知。

用灰尘重量来算绩效!你还遇到过哪些“苛求”的人间事!

有一定的标准规格进行考核,是一种必要的工作评判标准,是推动人进步和防止懒惰的标杆,但这个标准的度应该是符合大众、符合科学的一个标准

但是,以这种灰尘记重量的考核方式,无疑彻底点爆了网友们的情绪。

用灰尘重量来算绩效!你还遇到过哪些“苛求”的人间事!

这种吹毛求疵到极致

的考核方式,已经超越了所谓工作细节的“度”

更有人讽刺到,要不要把行人呼出的废气也收集起来测一测!

用灰尘重量来算绩效!你还遇到过哪些“苛求”的人间事!

其实这个事件之所以会引发大家的情绪爆发,其侧面反映的,是在我们自己生活当中碰到那些严苛到近乎鸡蛋里面挑骨头的行为不满。

这样的事情,在一个人的人生当中绝对不是个例。

从小到大,我们遇到过多少这类的事?

“你都考到98了,为什么不考一百分,一定是你自己平常不努力。”

“为什么他不欺负别人就欺负你呢?肯定你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

我打碎碗,妈妈劈头盖脸的一顿骂;妈妈打碎碗,她自己就悄悄地收拾了。

世界上大多数的“刁难”其实都是:宽于律己,严于律人!

用灰尘重量来算绩效!你还遇到过哪些“苛求”的人间事!

用一种自己觉得合格的标准,去评判一件,可能自己都没有参与进去的事。

不难想象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我们,都在受到不同程度的“苛求”。

某销售公司,未完成销售业绩的人,有的会喝辣椒水,有的喝苦瓜汁,有的互扇耳光,有的自降底薪。

之所以大多数人不想从事销售,很大程度的原因,是销售是个以结果论的职业性质,再加上现在许多公司给销售灌输的完美狼性理论,好像只要你不“完美”,你就天生“有罪”。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力终有穷尽。

这样的“畸形”职业文化,不过是资本为了获取剩余价值,所抛出来引导人行为的思维营销而已。

资本是没有人文关怀一说的,他们要的是每个人身上所存在的劳动剩余价值。

用灰尘重量来算绩效!你还遇到过哪些“苛求”的人间事!

我想告诉你,尽管有时候结局的失败并不代表你的失败,在过程的努力上,你对的起这个世界,对的起你自己,便是最大的的完美。

花费一整天功夫清扫的环卫工人,可能因为某阵风吹来的落叶灰尘,因为某个行人所丢弃的纸屑,就被一种近乎“苛求”的标准来否定一天的付出,无疑就是结果论

最为反人性的一面。

标准之上,更需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其实就是一个对标准“度”的把控。

比如比规定时间晚了十几分钟的外卖小哥,其实大可以宽慰一些,因为这是人基本的道德人文;但如果遇到非正常理由,却晚点近一个小时甚至两个小时的情况,也不要心存道德负担。

因为互相体谅,也是需要一个度的,在比较合理时间送到物品,是作为外卖职业基本标准,我们可以要求宽容一些,但也不是用道德绑架来无限妥协。

用灰尘重量来算绩效!你还遇到过哪些“苛求”的人间事!


曾经有一个高校对贫困生的评判标准,是最让我觉得又体现人性化,又体现合格标准的方法。

他们通过学校食堂的消费记录,记录那些一个月在学校食堂消费60次以上,且每次消费金额是低于平均标准的人群,然后核定过后,会按月把贫困补助金直接发放到该学生的校园卡账户上。

这是一种标准与人文关怀的合理组合,他们并不是相互排斥的,相反还可以结合的很好。

用灰尘重量来算绩效!你还遇到过哪些“苛求”的人间事!

既然有时候世界出现了偏差,据需要我们自己开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为人“标准”,来一点点修正他的偏差!

你曾遇到过哪些不合理的考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