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走寻常路,烧了“皇帝”的车后还得到了重用,这操作无人敢学

和珅,大家都比较熟悉,对这个人物的印象最初是从刘宝瑞先生的相声“官场斗”中建立起来的,后来看了相关电视剧,便更印证了之前脑海中的那个形象“流氓会权术,谁也挡不住”。

他不走寻常路,烧了“皇帝”的车后还得到了重用,这操作无人敢学

和珅

这个清朝中期的“二皇帝”,其官爵之高,人脉之广,贪污之巨,权势之大可以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来形容。

他不走寻常路,烧了“皇帝”的车后还得到了重用,这操作无人敢学

和珅府邸

时除了皇室成员估计没人能管得了他,那这个敢火烧和大人车的人到底是谁,他有什么背景,倚靠的又是哪股力量!

他不走寻常路,烧了“皇帝”的车后还得到了重用,这操作无人敢学

"车没了"

这人正是谢振定:谢振定(1753 - 1809) ,字一斋,号芗泉,湖南湘乡人,清乾嘉名臣。

谢振定可谓生在一个文人世家,谢振定受父兄熏陶,从小就展现出了异于常人的聪颖。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谢振定参加童试,名列前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考取举人,三年后(1780年)中进士,后经历官场起伏,最终得到了嘉庆皇帝的重用。

他不走寻常路,烧了“皇帝”的车后还得到了重用,这操作无人敢学

谢振定故居

“烧车”这件事还得从嘉庆元年说起:

嘉庆元年(1796)谢振定任京畿道监察御史,负责维护京城的地方治安。当时和珅大权在握,有句俗语叫宰相门前七品官,他的一众家仆便狗仗人势,横霸京城,无人敢惹。京城的老百姓叫苦连天,敢怒不敢言,谢振定听说后,不畏不惧,他心里暗暗下定决心,如果让他碰到一定要严惩不贷。

他不走寻常路,烧了“皇帝”的车后还得到了重用,这操作无人敢学

“御史烧车”情景

说来也巧,某日夜里谢振定正在巡视北京东城,远远见一辆豪华的马车向他飞驰而来,正在路上行走的百姓来不及避让,阻挡了马车,此时从车上下来一个人扬手就打。谢振定看在眼里怒上心头,他即刻命令士兵上前阻拦并询问缘由,此人嚣张至极,还张口闭口称自己是和府的,而且是和府主人的小舅子,在他眼里根本就没了王法。谢振定大怒,命令士兵将其按倒在地。大声说道:“给我好好教训这个敢冒充相府家人的狗奴!”士兵们棍棒相加,那狗奴被打的不成人样,命悬一线。

他不走寻常路,烧了“皇帝”的车后还得到了重用,这操作无人敢学

“御史烧车”情景

事后谢振定对着这帮狗奴才说道:“这车已被你们玷污,怎能再让宰相大人乘坐!"便下令一把火将车烧毁。这个时候,围观的百姓个个拍手称快。于是“烧车御史"的名号被口口相传,一时名震京城。后来,和珅为求报复,伺机指使人弹劾谢振定,致使他被销官归籍。直至嘉庆四年才被重新启用。

他不走寻常路,烧了“皇帝”的车后还得到了重用,这操作无人敢学

从这则历史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古代士人的风骨,探其根源,中国古代比较纯粹的士人登入仕途的目的是为了,践行所学,济世天下,既然要为官济世就应“不可以位縻,不可以势夺”,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他不走寻常路,烧了“皇帝”的车后还得到了重用,这操作无人敢学

“烧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烧车”失官之后他说“失官之患不过一身,失名之患,致传千古矣”。他的这种精神直到今天都值得每个中国人去信仰。

各位客官如果喜欢这篇文章,别忘了关注我,咱们下次见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