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老農捐出11斤大唐金箔,半年後少了3斤,專家:黃金縮水了

從古至今,黃金一直被人類社會所偏愛,作為貨幣流通,作為首飾佩戴,還有將黃金作為裝飾品,不止是因為“物以稀為貴”,還因為黃金的金黃光澤在古人看來,可與太陽相比,而太陽在古代是至高無上的。

另外黃金的韌性和延展性好,手感沉甸,所以黃金的可鍛性在眾多金屬中首屈一指,用途極廣,所以黃金被認為是高貴且珍貴的。由於黃金本身特殊的性質,永久不變色、抗氧化、防潮溼、耐腐蝕、防變黴、防蟲咬、防輻射,這也是人們願意收藏黃金的原因之一。

陝西老農捐出11斤大唐金箔,半年後少了3斤,專家:黃金縮水了


古人經常將黃金錘成薄片,也就是金箔,這可以在廟宇和皇宮上面做裝飾。最早發現製作金箔的是古埃及尼羅河流域,在中國金箔是中華民族傳統的工藝品,源於東晉,成熟於南朝,流行於宋、齊、梁、陳。

傳統工藝製作金箔,是以含金量為99.99%的金條為主要原料,經化滌、錘打、切箔等十多道工序的特殊加工,使其呈現色澤金黃,光亮柔軟,輕如鴻毛,薄如蟬翼,厚度不足0.12微米。

陝西老農捐出11斤大唐金箔,半年後少了3斤,專家:黃金縮水了


眾所周知,唐朝是中國封建王朝的鼎盛時期,萬國來朝時的輝煌盛極一時,唐朝貴族使用的精美金銀器物更是工藝巔峰,但那些都埋葬在了歷史的塵埃中,後世無法完全見證當時的輝煌。

在陝西曆史博物館中有一個展館——《大唐遺寶——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展》,在那裡,你可以親眼見證到大唐的輝煌。1970年10月5日,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的一個收容所內,幾個老農正在打地基,在陝西這樣“一鏟子下去就是文物遺蹟”的神奇地方,這次也不例外,其中一人挖出了一個黑色陶罐。

陝西老農捐出11斤大唐金箔,半年後少了3斤,專家:黃金縮水了


幾人圍著陶罐看,打開后里面有暗金色的東西,大家也認出了這是黃金,在當時那個年代,黃金價值不菲,而且還是黃金古董,這就更加值錢了,幾個人商量著將這件事瞞了下來。

但收容所的負責人知道了,他很有政治覺悟,立馬上報陝西博物館,博物館立即派出了五六名特級專家前往視察,等到專家見到這批出土的黃金時,他們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上千件的各種寶物,銀盤、銀碗、金筐寶鈿團花紋金盃、玉帶、銀盒、12條小金龍紅、綠、藍各種寶石等,還有重達十一斤的4塊“赤金箔”。

陝西老農捐出11斤大唐金箔,半年後少了3斤,專家:黃金縮水了


這麼多的金銀珠寶被一一清點,最終全都上交博物館,進行入庫登記,在1971年4月13日登記入庫時,黃金又一次稱量,結果金箔總重量為4148克,合8.29斤,少了將近3斤,這可驚動到了博物館,懷疑是內部人盜竊黃金,於是這次負責收回黃金的專家韓偉被重點懷疑。

好在有一個考古人員想到一個細節,這四塊金箔在出土前一直被存放在充滿積水的鸚鵡提樑罐中,由於浸泡的時間過長,金箔在每一次稱重時其中的水分並沒有完全蒸發,每次重量都會減少一些,但沒有引起重視。

陝西老農捐出11斤大唐金箔,半年後少了3斤,專家:黃金縮水了


而在這次長達數月後的再次稱重時,金箔一下少了三斤,但那其實只是縮了許多水而已,為了證明金箔是因為水分而重達11斤,於是金箔被放在水裡七十二小時,拿出來,把表面的水擦乾淨,然後再稱重,果然十一斤。

因此,專家們最後得出泡水後的赤金箔分量縮水一些也是屬於正常的現象,專家韓偉是被冤枉了,隨後恢復了他的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