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漫精品《哪吒》所反映的中國父子關係

最近,《哪吒之魔童降世》熱映,確實是難得一見的國漫精品,其中哪吒與父親李靖的關係,典型的反應了一箇中國父親與兒子的關係發展過程。

01

開始,哪吒降世,因為“魔王”身份,一出世便表現不凡,這讓對妖魔恨之入谷的陳塘關百姓非常害怕,要求作為陳塘關總兵的李靖,除掉哪吒。

畢竟是自己親生兒子,李靖於心不忍心,為了保護兒子,也為了保護陳塘關百姓,李靖承諾會把哪吒關在家中,不讓他出去傷害大家。

小小的哪吒,在他最需要父母陪伴,最需要和其它小夥伴一直玩耍的時候,卻被一個人關在家裡,哪裡能夠理解父親的良苦用心。

當哪吒慢慢長大,從師父太乙真人那裡學了本事後,便開始反抗,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為村民做點貢獻,擺脫大家對他的偏見。

但是因為“初出茅廬”,考慮不周,被人誤解,反被更嚴格的“管束”了起來,加上之前“被關在家中”的怨恨,讓哪吒覺得,父親不愛自己,只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名譽。

至此,哪吒和父親的衝突,發展到了高潮,對父親,也有諸多誤解。

母親沒時間,父親不愛自己,百姓誤解自己,哪吒放棄了希望。

就在準備“破罐子破摔”,任由“魔王”本性釋放的時候,哪吒不小心得知,父親當初為了讓自己活過三年,用“換命符”,將自己的生命,換給哪吒。

此時,哪吒對父親的怨恨,才因為理解父親行為背後的愛,慢慢釋懷。

最終,與父親和解!

02

整體來說,哪吒與父親李靖的關係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父母基於理性的考慮和責任的壓力,對哪吒嚴格管教。

第二階段,哪吒慢慢長大,開始抗爭自由,與父親的衝突表現出來。

第三階段,哪吒經歷了一些世事之後,慢慢理解父親的初衷和方式,開始與父親和解。

第四階段,放下怨恨,與父親重新建立新的關係,開始承擔自己責任。

以上四個階段,其實也是大部分中國兒子,與父親關係發展的四個階段。

03

在典型的中國式家庭教育中,母親負責感性的寵愛,而父親則負責理性的說教。兩人分工不同,各司其職。

母親的寵愛,讓孩子覺得被愛,內心得到溫暖。而父親的說教,讓孩子懂得了規矩和責任。

本來是完美的配合方式,但是因為孩子“感性”的本性,決定了孩子與母親、與父親截然不同的關係模式。

孩子的感性本性,一方面源於他在這個階段,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和無條件的寵愛,是感性的支持,而不是說教。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孩子的心智能力和經驗侷限,讓他還沒有能力,理解父親說教背後的愛,只是覺得父親經常批評、否定自己,覺得父親不喜歡自己。

母親的感性寵愛與孩子的感性本性相匹配,所以孩子一般都更喜歡母親。

而父親的理性說教,雖然也是為了孩子,但是因為與孩子的感性本性不兼容,所以需要更長的磨合時間,也註定孩子與父親之間,有一場從“誤解衝突”到“理解釋懷”的和解之旅。

04

以上的過程,在大部分的中國家庭中,每天都在上演,尤其是有“兒子”的家庭。

父親往往基於對孩子理性的愛和責任,對孩子有較多的批評、否定和建議。

對於這種方式,孩子往往也不太喜歡,和爸爸不親,有時候甚至的怨恨和責怪。

長大之後,孩子開始慢慢理解,父母其實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問題,而且自己越來越有能力了,對父母的依賴減少了,也開始慢慢理解、釋懷。

最後,嘗試和父母建立一種新的關係。

有時候,理性說教的角色,也會由母親來承擔,而感性寵愛的角色由父親承擔,那麼關係模式,也剛好相反。

05

與理性說教的“父親”角色抗爭,對於孩子成長來說,也是一個必然的過程。

說教,就是讓孩子按“正確”的方式去做,但是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希望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而不是完全聽從要求,沒有自我。

與理性說教的“父親”角色的抗爭,也是孩子建立“自我”的一種方式。

就好比青春期的孩子需要通過“叛逆”來證明自己一樣,如果沒有與“父親”的“抗爭”,兒子豈不是父親的簡單複製?

那麼,又如何實現“一代比一代強”?

所以,衝突不是問題,而是父親和兒子,共同成長的一種方式。

沒有衝突,父親不會改變,不會與時俱進。沒有衝突,兒子也不會成長,無法建立獨特的自我。

所以,衝突本身不是問題,問題是如何應對沖突,才能減少衝突對親子關係的負面影響。

對於父親,可能要學會:

1)陪伴,對於孩子來說,陪伴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2)溝通,學會把自己的愛表達出來,別讓孩子去“理解”,沒有長大之前,孩子其實沒有理解能力。

3)成長,做了父母,未必就會做父母,孩子最不能原諒的,其實不是父母的錯,而是父母不願意為了孩子,做出成長、改變。

對於兒子,可能要學會:

1)理解,隨著慢慢長大,理解父母行為背後的出發點,理解父母也是人,也會犯錯。

2)釋懷,與父母和解,讓自己釋懷,不只是為了父母,也是為了自己。

3)成長,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成長、不斷進步,讓自己越來越自立,越來越優秀,我們越優秀、越獨立,也就會減少對父母的依賴,也越容易和父母和解,也有能力孝順他們。

親子關係,就像夫妻關係一樣,本身也是一個旅程,是一個不斷調節和優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和孩子,通過彼此,更加了解自己,也通過彼此,一起共同成長。

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住著一個“哪吒”,也在每一個家庭,都有一個“李靖”,也祝願每一個家庭的“哪吒”和“李靖”,像電影中一樣,和解、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