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漢武帝晚年為何發“罪己詔”?

約定9521


為漢帝國開疆拓土建立蓋世功勳的漢武帝一生致力於追求長生不老比秦始皇還要熱衷百倍,到了晚年的漢武帝體弱多病他不認為是自然衰老而是認為有人詛咒自己才身體一天不如一天的。漢武帝英明一世這個致命的缺點卻被別有用心人江充利用了造成了巫蠱之亂殺死了太子,廢了皇后衛子夫,牽連上萬的無辜百姓,喪子之痛讓漢武帝痛不欲生幡然醒悟決心整頓吏治,調整國策,恢復農業生產下了一道罪己詔。



漢武帝晚年的時候體弱多病這本身在正常不過了是人體自然衰老的過程,而漢武帝自己卻認為是有人在詛咒自己才會身體每況愈下,酷吏江充正是如日中天的時候看到了這個機會就請示漢武帝徹查巫蠱事件得到授權之後更加有恃無恐聯合方術之士大肆搜查到了丞相公孫賀的兒子公孫敬聲身上被逮捕入獄雖然知道漢武帝對此事是嚴懲不貸但為了救兒子,公孫賀立下包票要抓住江洋大盜朱安世。這一抓非但救不了兒子而且將全家摺進去了,朱安世知道很多內幕一股腦兒都報告給漢武帝公孫賀一家被滿門抄斬。

江充立功之後越來越放肆,而且誣陷到了太子頭上此時太子劉據已經不受漢武帝信任了,太子生怕自己會和扶蘇一樣被奸臣所害在極度害怕之下就和皇后衛子夫商議帶兵殺了江充再向漢武帝解釋。幹掉人人得而誅之的江充之後丞相聽聞此事落荒而逃漢武帝這邊也傳來消息說太子起兵造反了,一個人說沒有信接連三四個人都說漢武帝就輕易相信了派大軍鎮壓,寡不敵眾的太子只好帶領自己的兩個兒子逃跑最後行蹤暴露被重重包圍上吊自殺兩個兒子也未能倖免。在追查太子的時候有人上了一道奏疏勸諫太子一定是被奸人所害的漢武帝就後悔了但是礙於面子,沒有停止下令追查釀成悲劇痛失愛子。滅掉江充九族,殺了一批罪有應得之人,漢武帝沉浸在悲痛中經過此次事件想要調整國家政策,有大臣給他上了一份在輪臺屯兵戍邊的奏摺,藉著這個機會下了一道詔書要恢復農業生產漢武帝深知經過連年征戰百姓生活困苦已經支撐不起這個大帝國的運轉了。如果繼續窮兵黷武則會走秦朝滅亡的老路。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呢。與之相對應的還有一句‘聰明一世,糊塗一時。’漢武帝晚年的時候太過於信任奸邪小臣,致力於求神問藥被他們抓住了致命弱點愚弄自己搞的百姓民不聊生,漢武帝自身也深受其害成為孤家寡人儲君太子皇后都雙雙離他而去。


知史說史鑑史


謝悟空!“罪己詔"原名叫《輪臺詔》,是漢武帝在公元前89年對桑弘羊等旨在擴大戰爭屯田輪臺建議的否決詔。





該詔漢武帝對自己多年來屢屢發動戰爭,給國家和老百姓造成困難和痛苦表示懺悔,認為當今政事,最重要的應在於“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即把發展農業生產,確保改善老百姓生活和國內穩定放在當務之急。



漢武帝晚年,經歷了巫蠱的禍亂,在這場禍亂中,由於他沉迷於長生不老,偏聽偏信江充等人的蠱惑,錯殺太子和許多無辜之人,給朝廷和漢武帝本人造成了家毀人亡的痛苦,痛定思痛,他不斷反思自己一生,深感內疚和不安,尤其在發動對匈奴人的戰爭上,不能顧及國家安危和人民疾苦,特別是他訪問和視察了功烈鄉,看到當年跟隨他攻打匈奴軍隊的有功之人,幾十年後,仍然過著苦不堪言的生活,這對漢武帝打擊太大,他認為自己對不起大家,用他本人的話說,再這樣打下去還了得?



出於對往事的反思,漢武帝斷然否定了意在不斷升級戰爭的屯田輪臺計劃,指出今後工作重點應從打仗轉移到發展農業生產改善老百姓生活上。

《輪臺詔》反映了漢武帝晚年思想的無比清醒和重大改變,在《輪臺詔》中,漢武帝對自己的問題和錯誤向天下作了檢討和悔過,故《輪臺詔》又稱“罪己詔"。同時,在《輪臺詔》中,漢武帝又闡明瞭今後國家工作重點發生轉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所以《輪臺詔》又是確保西漢王朝得一延續百年的的政治保證。



更重要的是,《輪臺詔》更體現了漢武帝寬廣的胸懷,造就了漢武帝千古一帝的美名,檢討過錯和失誤,這不是任何帝王都能輕易做到的,歷史上僅有漢武帝一人做到了。


知未是也


所謂的《罪己詔》叫《輪臺詔》,又稱“輪臺詔令”,是漢武帝劉徹於徵和四年(公元前89年)下的詔書。


他在詔書中否決了桑弘羊等大臣在西域輪臺地區屯田,以升級戰事的提案,並對征戰匈奴、對外擴張表示悔恨。但是,他仍要求各級官員提出補充武備的方法。詔書原文載於《漢書·西域傳》、《資治通鑑·漢紀十四》。

請大家注意:漢武帝此詔有點自相矛盾,他決定不再擴張,卻又要大家上報加強軍事力量的方法。

歷史上關於漢武帝晚年發“罪己詔”的目的一直是有爭議的!大體分兩種:

一、是“罪己詔”。

劉徹後悔自己制定的征討匃奴的擴張政策,造成大量士兵的傷亡,老百姓民不聊生。他認為自己的治國方針出了問題,從此要停止對外征戰,讓百姓休養生息,努力發展農業生產,不準盤剝百姓,治國由“武治”改為“文治”。

漢武帝“罪己詔”全文中,既深刻懺悔了橫徵暴斂、窮兵黷武之過,又否定對外擴張繼續升級的屯田輪臺計劃。他指出,當前最要緊的工作是安定生產。他同時要求各級官員向上彙報補充戰馬、補充武備的方法。

人知將死,其言也善。良心發現的漢武帝劉徹在自己離世前的兩年中,180度扭轉政治走向,改變了統治紛亂局面,穩定了社會秩序,使得已經動盪的西漢王朝得以再延續近百年之久。

二、不是“罪己詔”。

漢武帝所調整的不是治國方略,而只是西域一些的具體政策,是班固、司馬光等史學家斷章取義,對《輪臺詔》進行了誇大。

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輪臺詔》是漢武帝針對西域問題尤其是輪臺屯墾一事做出回答的詔書。在詔書中,武帝並沒有表現出對過去連年征戰、生靈塗炭的悔悟,也沒有真正有反思自己一生過失的言論,不能算是罪己詔!並且,漢武帝晚年的治國路線並沒有從轉變為“守文”。


咱們一起看看漢武帝發詔的歷史背景,希望能抽絲剝繭,發現端倪。

不可否認,作為西漢第七位皇帝的漢武帝劉徹,的確是有雄才大略的。但到了晚年,卻難免犯了老糊塗!

一、越發迷信

人老了都怕死,漢武帝也不例外。他晚年為求長生不死,迷信巫術,造承露盤,最終釀成“巫蠱之禍”,太子劉據和衛皇后為此喪命,數萬人被株連,一時間人心惶惶,怨聲載道。


二、經濟虧空

由於漢武帝連年擴張,窮兵黷武,再加上他的肆意揮霍,造成國庫空虛,民不聊生。一時間官逼民反,連年暴亂。

三、軍事失敗

徵和三年(公元前90年),將軍李廣利受命出兵討伐伐匈奴前夕,與丞相劉屈犛合謀立昌邑王劉髆為太子。但卻以劉屈犛被腰斬、李廣利妻入獄而告終。李廣利怕漢武帝殺他,希望自己帶兵打敗匃奴,將功贖罪。卻不料兵敗,李廣利不敢回朝,只得投降匈奴。

以上種種,年老體衰、不久人世的漢武帝備受打擊,心灰意冷。在這種情況下,他下“罪己詔”反省過失,以期扭轉動盪的局勢,也屬正常!或者,他並非真的懺悔,只是做做樣子,只要能保住江山,對他來說就足夠了!您覺得呢?


小熙為人人


漢武帝劉徹是西漢王朝的第五位皇帝。在位時頒行推恩令,解決王國勢力,並將鹽鐵和鑄幣權收歸中央,"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統一人們的思想,北擊匈奴,實現了西漢王朝的大一統。

公元前91年,公孫敬聲被人告發用巫蠱咒武帝,武帝寵臣江充奉命查巫蠱案。江充與太子劉據有隙,趁機陷害太子,皇后衛子夫和太子劉據相繼被迫自殺。清醒過來的武帝滅江充三族。

武帝統治時期,北擊匈奴長年征戰,雖取得了一些戰爭的勝利,但也給百姓和國家帶來的沉重的負擔。加之,武帝晚年崇信方術以求長生,耗費無度,民生困苦,部分地區出現了動亂情況。

公元前90年,武帝命大將李廣利出征匈奴,但李廣利能力平庸,指揮失當、兵敗降敵,數萬漢軍戰死疆場。這是武帝北擊匈奴以來巨大的軍事挫折。李廣利降匈奴一年後,也被殺祭神。

以上的種種,讓漢武帝開始反思自己的政策。漢武帝在《輪臺詔》中,深陳既往遣李廣利北伐匈奴之悔,否定了部分臣子主張將戰爭繼續升級的屯田輪臺的計劃,表示當今政事,最要緊的應當在於“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指出安定生產的重要性。


林城布衣10001


公元前89年,68歲高齡的漢武帝,從長安來到新疆輪臺,行程達2880多公里,所為何來?但絕對不是專為下“罪己詔”而去的,想想這數千裡的路程就不難讓人明白。事實上,就是想聽聽、想看看輪臺的屯田事宜,好為遠征西域做個準備。

當時,大農令桑弘羊與大臣田千秋等官員聯名上書,建議漢武帝加大屯田力度,擴充輪臺、渠犁等地的屯田規模,以保障西征大軍的糧草所需。

對於漢武帝此行的目的,桑弘羊等人早已瞭然於胸。所以,當漢武帝一行來到輪臺屯田之處,便針對鞏固徵討西域的勝利成果,維護西域商路暢通等方面,充分準備了功課,那就是加大屯田的力度。

然而,漢武漢原本實施的征伐擴張的執政理念,卻在此時突然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果斷駁回桑弘羊建議,並將一直實施的征戰擴張國策,調整為休養生息的內治國策。同時,下詔自責:“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修馬政復令以補缺,毋乏武備而已。”史稱《輪臺罪己詔》,也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份帝王罪己詔。大意:由於自己的窮兵黷武、連年征戰,給百姓的生存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傷害,心中甚感愧疚。所以,從現在起,將效仿文景之治,與民休息。

由此可見,漢武帝在出發之時,依舊堅守著自己征戰擴張的執政理念。之所以會在到達輪臺時,才提出了自己調整國策的理念,極有可能是其在長達數十日的路途中,思慮再三的結果。

那麼,又是什麼原因促使漢帝武帝下定決心,調整治國方略的?

最重要的一條:社會動盪已起,國家危亡已顯。

一是:漢武漢在位54年,修建茂陵的時間就長達53年。所耗人力、財力等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

二是:全國賦稅總收入的三分之一,被用於宮廷改建、新建,巡遊、求仙等私慾行為。

三是:由於徵用大量壯年進行征戰,造成大片土地荒蕪,官民皆貧。

四是:稅賦連年增加,百姓壓力山大。

因此種種,國內出現大量百姓流亡,盜寇四處。紛紛發生百姓武裝反抗官府的事件,而且連殺不禁。

據史料記載:僅關東一隅,一次性就曾出現過200萬流民的現象;另有記載:“寇盜並起,道路不通,直指之使始出。”意為:有些地方盜賊之多,已然截斷了官府的交通要道,官民盡皆難以通行。同時,時有農民起義發生,社會秩序已顯現極度動盪的狀態,國家猶如浪潮中的小船,隨時都處於危亡的關口。

為了解決匪患問題,漢武帝還專門組建了一支秘密機構(如同明朝時的東廠),即:繡衣御史、繡衣直指、繡衣執法、直指繡衣使者等。可身穿繡衣,手持節杖和虎符,隱於民間,專門探聽和平定各地武裝叛亂以及農民起義。

可以說,漢武帝末年,社會秩序已經極度惡化。

所以,極有可能是因鑑於此,一向乾綱獨斷、固執己見的漢武帝才會進行深刻反思,最終做出自汙其身、自損其名的“罪己詔”一事來。畢竟,江山大於個人榮辱。

此後,為表自己 “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的決心,以及“由是不復出軍。而封丞相車千秋為富民侯,以明休息,思富養民也”的悔過之意。隨後,拜田千秋為丞相,並封其為富民侯,以彰顯自己與民休養生息的決心。同時,漢武漢幡然省悟,遂將宮中方士盡皆趕出宮外,不再相信長不死之事,不再聽信神仙一說。

天漢三年,再次發生匈奴入侵雁門關的邊情。但是,此時全國處於修養生息的狀態,已無兵可派。為此,漢武帝徵發牢獄中的犯人,以參戰可贖罪、立功可受爵為條件,令其抵抗匈奴大軍。不曾想,這些上陣的犯人多為敢死之士,雖然戰死人數高達六成以上,結果卻是一戰大敗匈奴,勝利而還。

事後,有人將漢武帝同始皇帝進行比較,二人皆好奢華,皆好征戰,皆好長生,但結果卻是“秦亡,而漢興”。之所以有此結果,皆因漢武帝晚年能夠醒悟之故,能夠將繼承人漢昭帝託孤可用之人。

也因此“罪己詔”,不但全面調整了漢朝的治國方略,還使危亡關頭的國家政權轉危為安,更為之後的“昭、宣中興”奠定了基礎。


祥子談歷史


並非是真的懺悔,“罪己詔”就是一個單純的公關。

西漢前期,國家一直都處在匈奴的威脅之下,為此中原王朝不得不對北方遊牧民族低聲下氣,“和親之策”便是其中極致之表現。


沒辦法,劉邦親自提兵都差點沒能活著回來。漢家天子心裡都憋著一口氣,於是歷代以來不斷累積國力,圖謀反制。

到了漢武帝時期,國庫足以支撐朝廷作戰,於是劉徹開始頻繁用兵,這一用,就是幾十年。

衛青、霍去病等人便是在這段時間內崛起,成為閃耀無比的將星,“封狼居胥”之熱血傳頌至今,匈奴人在漢軍打擊之下,不得不一分為二,其中一部分甚至是遠遁歐洲。

自此匈奴元氣大傷,再也不能對中原形成威脅。


劉徹雖然建立了不朽的功業,長期用兵卻使百姓苦不堪言,國庫已近、民脂已空,更甚者,大批青壯被徵召入伍並埋骨沙場,已經使國內勞動力嚴重不足。

老父無子、新妻無夫、幼子失父,這種情況下,還要承擔沉重的賦稅。可以說,武帝晚年的社會矛盾已經十分尖銳了,一場動盪正在醞釀之中,山雨欲來。

顯然,劉徹看到了這一點,他需要站出來撫慰百姓,也需要對這種現狀做出改變了。

“罪己詔”應運而生,不僅如此,漢武帝還實行休養生息之策,自此,百姓心中的怨憤有了宣洩,黎民身上的負擔有所減輕。

災禍被消弭於無形,“罪己詔”之威力實在巨大,這場公關,成功了。


浮沉於史


《罪己詔》又名《輪臺詔》

武帝一生是自信的,打敗了大漢幾代人的敵人匈奴,可以說漢武帝在中國歷史上的皇帝排名是靠前的,也是少有的名氣在建國皇帝之上的。

漢武帝為什麼頒佈罪己詔那?

我認為

1.就是漢武帝晚年,親眼目睹了因為自己窮兵黷武造成百姓生活困苦的環境,打動了漢武帝的心,感覺自己連年征戰,給百姓造成了很大的傷害

2.晚年的漢武帝,求仙問道被好多個術士給騙過,還爆發了巫蠱之禍,導致武帝殺死了自己的兒子,女兒等,成為了一個孤家寡人,晚年的武帝痛恨至極,深知自己的過錯。

3.武帝連年征戰,耗盡國庫,導致民生困苦,在位晚年還爆發了幾起農民起義,可以說大漢到了分崩離析的時候,為了國家的穩定,唯有認識到錯誤才能改正,武帝便發表了罪己詔,向天下證明自己的決心。





愛歷史的小蝸牛


輪臺詔,漢武帝晚年的罪己之詔。《輪臺罪己詔》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份內容豐富、保存完整的皇帝正式自我批評的文件,此後每當朝廷出現危機、國家遭受天災、政權處於安危時,帝王發佈罪己詔進行自省或檢討自己過失,用以自責。漢武帝身為一個帝王能夠發“罪己詔”直接承認自己的過失,就這個舉措而言,漢武帝不愧為千古一帝。

漢武帝劉徹,生於公元前156年,漢朝的第7位皇帝,政治家、戰略家,漢景帝第十子,七歲時被冊立為皇太子,十六歲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前141年-前87年),開創漢王朝軍事最鼎盛時期。

漢武帝繼位後,為了鞏固大一統的國家,於是持續推動專制的中央集權,在各方面進行了努力。元朔二年(前127年),漢武帝採用主父偃的建議,下「推恩令」,削弱了地方的諸侯實力。打壓相權的力量,提升君主的權力。漢武帝還特意從身分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選用人才,擔任參與國家政治中樞主要決策的侍中、常侍、給事中等職,讓他們能夠出入宮禁,隨侍左右,顧問應對,參議要政。

在軍事方面,主要是集中兵權,充實了中央的軍事力量;改革兵制。派衛青,霍去病出擊匈奴,使北部邊郡得以安定,派張騫出使西域,開括了西北邊疆:開通了西漢聯繫西域以至中亞給地通道。

在經濟方面,採取重農輕商,整頓財政,頒佈“算緡”、“告緡”令,徵收商人資產稅,大力打擊奸商;又採取桑弘羊建議,將冶鐵、煮鹽收歸官營,禁止郡國鑄錢,統一鑄造五銖錢;設置平準官、均輸官,由官府經營運輸和貿易,大大增強了國家經濟實力。同時興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實行“代田法”,有利於農業生產的發展。在經濟方面還有一條重要的舉措,就是將當時的貨幣進行統一。


但在漢武帝晚年,生活十分奢侈,常常大興土木,以致國庫空虛。漢武帝還喜歡任用酷吏,加重刑罰,從來也不把殺人當作一回事。而太子劉據則經常勸他與民休息,儘量減輕老百姓的負擔,實行寬厚仁慈的政策。於是,漢武帝逐漸對劉據產生了不滿和怨恨。 “巫蠱之禍”,武帝寵臣江充奉命查巫蠱案,用酷刑和栽贓迫使人認罪,大臣百姓驚恐之下胡亂指認他人犯罪,牽連者上至皇后太子、下至普通平民,達數十萬人……

徵和四年(公元前89年),漢武帝頒佈了《輪臺罪己詔》,詔書中深陳既往之悔,否定了部分臣子主張將戰爭繼續升級的計劃,表示當今政事,最要緊的應當在於“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決意把行政重心轉移到安定生產方面來。漢武帝能說出“朕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傷害百姓,靡費天下者,悉罷之。"這樣的話,不愧為漢武大帝。


十139635347


毛主席著名的詩篇《沁園春·雪》寫到”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毛主席把漢武帝和秦皇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並列,可見毛主席對漢武帝在歷史上的評價有多高!



漢武帝劉徹是館陶公主和劉徹的母親王夫人聯合在漢景帝面前說太子劉榮的不是,才使漢景帝下決心廢了太子劉榮,立王夫人的兒子劉徹為太子,從而成就了漢武大帝的功名!

在漢武帝統治期間,最大的功績就是解除了匈奴對漢朝邊境的騷擾,使邊境的老百姓不再受匈奴的欺負,保持了邊境的穩定。漢武帝的漢朝始終保持對匈奴的軍事優勢。


漢武帝一生都在征戰,對外用兵。有他爺爺老爸統治時留下的豐厚的家底做資本,可以說漢武帝沒有財政上的憂慮,但是等這些家底敗光的時候,漢武帝再去四處發動戰爭,就顯得力不從心,民怨沸騰,造成人民背井離鄉,怨聲載道,很多人無法生活,都成了流民盜寇!

漢武帝聽信江充等人讒言,誣告太子劉據以巫盅之術詛咒劉徹早死,而太子無法辯明自己清白,隨起兵反抗誅殺江充,漢武帝聽信手下誤報,說太子謀反,派兵鎮壓,劉據兵敗逃亡自殺!劉據的母親衛皇后也含恨自殺!



後漢武帝知道太子冤枉隨平反,建思子宮!漢武帝晚年追求長生。在去泰山祭祀回來的路上發了罪己詔,承認自己的過失,給人民造成困苦,發誓以後不再擾民,發展農業,讓人民好好的過日子!


歷史上像漢武帝這樣晚年能看到自己的錯誤,認識自己錯誤並改正錯誤的皇帝並不多,而漢武帝說到做到了。這是漢武帝難能可貴的!


草堂夜語


漢武帝和他的《輪臺詔 》

前一五六年,漢景帝尚為太子之時,其夫人王氏夢見太陽進入了她的懷中,於是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漢景帝,漢景帝覺得這是 大吉之照。

劉徹還未出生之時,他的祖父漢文帝便駕崩了。漢景帝登基之後,劉徹出生了,他亦是王氏唯一的兒子。

前一五三年,劉徹作為皇子被封為膠東王。同年,漢景帝的長子、劉徹的異母長兄劉榮被封為太子。
前一五一年九月,無子無寵的薄皇后被廢除。
前一五零年正月,漢景帝廢除太子劉榮為臨江王。同年四月,劉徹的母親王氏被冊分為皇后,隨後,劉徹也被立為太子,這正好順應了王氏太陽入懷的夢境。可事實是劉徹被立為太子與他的母孝景王皇后和他的姑母館陶公主劉嫖有很大關係,王氏許諾讓劉徹迎娶劉嫖的女兒陳氏,因此在儲位之爭中得到劉嫖支持。
前一四一年正月,漢景帝逝世,太子劉徹便登基了,他便是西漢第七位皇帝,漢武帝,他是偉大的政治家、戰略家、詩人。
漢武帝是一個具有雄才大略的主,具有內興文治,外耀武功的遠大理想,於是他就開始立五經博士,表彰六藝,罷黜百家。同時又開始北伐匈奴,洗通西域,南平閩越,南越,東北並朝鮮,西南開西南夷。一時武功文治顯赫。
可是,漢武帝也和秦始皇有同樣的毛病,都信方士,營造宮室,想長生不老,又時常出去巡幸。這些事情造成了當時的朝政財力不足,乃啟用了孔僅、桑弘羊等貪圖利益的大臣,又任用了張湯等酷吏,導致百姓苦不堪言,幾乎釀成大亂,天下元氣大傷,末年也曾追悔莫及。

按照我們的思想,在這追悔莫及之時,漢武帝會發罪己詔對自己的過失行為懺悔,其實不然,漢武帝發的只是《輪臺詔》,而非正真意義的罪己詔。

<strong>

在車師一帶,為了保證征伐匈奴的軍隊順利通過 , 漢武帝派遣開陵侯成娩攻擊車師 , 取得了重大勝利 。 隨後 , 搜粟都尉桑 弘羊等人向漢武帝提出在輪臺 、渠犁大規模屯田 , 用來鞏固漢朝在西域的戰果,漢武帝下了一道《 輪臺詔 》 , 否決 了此項建議 。 這道詔書被稱為 “ 罪己詔 ” 或者 “ 輪臺罪己詔 ” , 意思為漢武帝在這道詔書中承認 自己過去所犯的種種錯誤 , 勇於自責 , 痛改前非 。
其實並非如此,我認為把《輪臺詔 》稱為罪己詔是不準確的 。 從《 輪臺詔 》的內容來看 , 這封詔書是漢武帝針對西域有關具體問題尤其是輪臺屯墾一事做出回答的詔書。 在這封詔書中, 漢武帝並沒有表現出對過去所犯錯誤的悔悟 , 也沒有反思自己的過失行為 , 與罪己詔的差別很大 。

而且從《輪臺詔 》後的政策實踐看 , 漢並朝沒有因此而嚴武休兵 , 依然執行對外積極用兵的政策 , 只是規模小了而已 。 同時重視農業生產也是當時的形式需要 。


那麼《輪臺詔 》怎麼就變成罪己詔了呢?這是由於班固等歷史學家自覺發揮史鑑作用 , 《 輪臺詔 》被附著了悔過的色彩,同時也是由於楊萬里等文人在詩文中運用典故 , 《輪臺詔 》最終變成了罪己詔 。

我是松頭土豆,為您解讀歷史事件,呈現歷史故事。

這些只是個人的一些愚見,若有正解,請關注留言,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