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下失去的農村記憶:變味的鄉情

小黑是很多農村出來的大學生之一。

作為最年長的90後,已經到了而立之年

小黑屬於爭氣型的,幾年來工作上進,也終於靠自己的能力成為了房奴。

城鎮化下失去的農村記憶:變味的鄉情

城鎮化的標誌之一:房子(源於網絡,侵刪)

小黑終於有了成為城裡人的感覺,可是時光荏苒,如今他卻時常思念農村的生活。

他和許多城裡人一樣,開始嚮往農村了。

城鎮化下失去的農村記憶:變味的鄉情

眾多城裡人嚮往的農村(源於網絡,侵刪)

那裡雞鳴狗吠,青山綠水;

人跡罕至,淡泊寧靜;

可以讓他城裡的壓力得到最原始的釋放。

城鎮化下失去的農村記憶:變味的鄉情

寧靜的農村(源於網絡,侵刪)

看看如今火得一塌糊塗的仙女農村視頻,可以想見:

農村成了繁忙城裡人最後放逐靈魂的地方。

城鎮化下失去的農村記憶:變味的鄉情

仙女的農村生活(源於網絡,侵刪)

但是,城鎮化下,許多農村記憶正在消失,鄉情也在變味。

小黑小時候村裡有一句話,就要“孩子盼過年,大人盼耕田”,人們對於過年十分的期待。

城鎮化下失去的農村記憶:變味的鄉情

耕田(源於網絡,侵刪)

勞作一年,也難得如此放鬆。

那個時候,年味從臘月就開始了。

殺年豬

殺豬前幾天就要約好匠人,否則便要等到年後了,

因為大家都很積極,希望早點弄完一件大事。

通常都是挨在一起的幾家人共請一位匠人,定好日子,便開始動手。

城鎮化下失去的農村記憶:變味的鄉情

殺年豬(源於網絡,侵刪)

匠人一般很早就到場,幫著安排事宜。

先是要挖好架鍋的灶,地點通常都選在溝渠邊上,

然後就是放上一口大鐵鍋,

再在挨著鍋沿處安置一方蠶笆(鄉間養蠶的工具,呈矩狀,多方孔),鋪上幾層塑膠,以作為豬去毛的場所。

城鎮化下失去的農村記憶:變味的鄉情

類似蠶笆的工具(源於網絡,侵刪)

接下來就進入正題了,農戶從圈裡放下肥豬(即下欄),將它趕到行刑點。

城鎮化下失去的農村記憶:變味的鄉情

殺年豬(源於網絡,侵刪)

豬往往很聰明,大都不會乖乖就範,會執拗起來,

此時匠人便發威了,抄起一個大鐵鉤子,

幾步衝上去,往豬下巴奮力一鉤,

圍觀的人也紛紛動手,或拖或拉,將豬往預定地點弄。

城鎮化下失去的農村記憶:變味的鄉情

殺年豬(源於網絡,侵刪)

其實,那殺豬臺也就是一條方石,眾人將豬死死的按在上面,任它亂動也不鬆開。

匠人把鉤子使力往豬上顎扯,封住叫聲,右手抓起剛磨好的殺豬刀,找準方位,豬瞬時沒了生氣,哼了幾聲,便不動彈了。

城鎮化下失去的農村記憶:變味的鄉情

殺年豬(源於網絡,侵刪)

隨後就把豬抬到蠶笆上,用鍋裡早已沸騰的水澆洗,

差不多了,匠人便用啟毛刀一陣猛刮,原本髒兮兮的豬很快就變白了。

據說也有用吹氣法去毛的,只是很考驗匠人肺活量,於是漸漸的不常用了。

孩子們倒不覺得殘忍,

大概見慣不怪了,

城鎮化下失去的農村記憶:變味的鄉情

殺豬菜(源於網絡,侵刪)

抑或見到豬想到的只是美味的肉食,

而非鮮活的生命。

如今這種殺年豬的方法已經很少見了,城裡的孩子也不敢直視。

這倒不是小看他們,

只是農村孩子耳濡目染慣了,

抵抗力比起城裡孩子自然強一些。

城鎮化下失去的農村記憶:變味的鄉情

城鎮化(源於網絡,侵刪)

城鎮化一來,

村上的孩子都去到鎮上讀書了,

對於這種年味濃厚的活動也是不能再見。

加上農村養年豬的農戶少了,

大夥也都圖個方便,

直接上街買豬肉儲備過年就行了,

這一習俗基本就消失了。

放煙花

小黑兒時的放煙花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大人往往只在孩子不斷的央求下才勉強買上三四根細細的煙花,用作除夕夜的娛樂節目。

城鎮化下失去的農村記憶:變味的鄉情

煙花(源於網絡,侵刪)

那個時候,孩子們最喜歡的就是手持煙花棒,看著點燃的煙花從自己手中飛向天空,然後紛紛揚揚炸裂開來,雖然曇花一現,但是卻永遠刻在孩子記憶裡。

城鎮化下失去的農村記憶:變味的鄉情

煙花(源於網絡,侵刪)

當然還有放鞭炮,這和煙花本來是相輔相成的。

只是煙花往往先於鞭炮燃放。

這裡就有一個農村的習俗,叫做守歲。

除夕夜,人們往往會守到凌晨12點,等春晚一報時,就開始家家戶戶燃放鞭炮。

城鎮化下失去的農村記憶:變味的鄉情

守歲鞭炮(源於網絡,侵刪)

寂靜的鄉村一瞬間就熱鬧起來,鞭炮聲、狗吠聲此起彼伏,和著火藥的味道,年味十足。

如今,城裡孩子固然能看到美輪美奐的煙火表演,但是卻少了小黑小時候那種味道,年味也就漸漸淡去了。

正月十四

當時光來到新年的又一個輪迴,許多事就成了過眼雲煙,對於孩子們而言,極少是過了正月十五才上學的,大都在正月十四便收了寒假,這也使得每一年的正月十四的夜有了更深一層的意義。

城鎮化下失去的農村記憶:變味的鄉情

蝌蚪(源於網絡,侵刪)

鄉間有舊俗,那就是送“蠐螞”(青蛙幼蟲的方言),這是農戶們祈求來年無蟲災的一種方式,儘管現實意義不大,但是為孩子們津津樂道,樂此不疲,一年一年的就流傳了下來。

城鎮化下失去的農村記憶:變味的鄉情

火把(源於網絡,侵刪)

這習俗是要孩子們參與的,大人們都不會過問,只是會看著孩子們稀奇古怪的燈籠爆出一連串的笑聲,飄蕩在正月十四的夜空,伴著孩子們童稚的音韻,久久繚繞於鄉間。

城鎮化下失去的農村記憶:變味的鄉情

火把(源於網絡,侵刪)

正月十四,孩子們都要親手製作一個燈籠或者火把。等到夜幕降臨,在沒有吃飯之前,點燃它們,朝著水田的方向走去,把它們插在水田裡面。

有一個鄉間的順口溜,估計只有小黑這樣的90後還隱約記得:

十四夜,

送蠐螞,

送了蠐螞回家喝酸醪糟。

城鎮化下失去的農村記憶:變味的鄉情

記憶中裝醪糟的罈子(源於網絡,侵刪)

送完後,並不是直接喝醪糟,還有一項儀式,那就是搖嫩竹。

城鎮化下失去的農村記憶:變味的鄉情

醪糟蛋(源於網絡,侵刪)

大概就是孩子們選一根竹子,一邊搖動它,一邊唱順口溜:

十四夜,

搖嫩竹,

嫩竹長大遭刀砍,

我長大了進工廠。

城鎮化下失去的農村記憶:變味的鄉情

搖嫩竹(源於網絡,侵刪)

這些都是小黑依稀的記憶了,自從他離家上中學,家裡就再也沒有孩子進行過這項活動了。

就連聽過的估計都很少。

這就是城市孩子不曾體會的樂趣,也是絕跡的鄉村習俗。

小黑雖然每年都回去,可是鄉里鄉親的鄉情卻沒有以前那麼濃厚了。

蓋房

小黑小時候家裡人經常幫村上的人蓋房子。

那個時候,蓋房的村民並不需要支付任何金錢作為報酬,往往就是幾頓飯和幾包煙就了事。

大家都會覺得這是鄉親之間的互相幫助,不需要太過金錢化。

城鎮化下失去的農村記憶:變味的鄉情

蓋房子(源於網絡,侵刪)

而且,當房子基本修好,準備蓋瓦時,主人家往往都會買來數量眾多的糖果,坐在房樑上朝著院壩裡的鄉親拋灑,圖個吉利。

城鎮化下失去的農村記憶:變味的鄉情

糖果(源於網絡,侵刪)

人們也不需要送什麼喬遷之禮,大家撿了糖果,道了恭喜,就散去了。

如今,基本上都是花錢僱工了,許多事情都得用金錢衡量。

攀比

小黑小時候,村子裡有人買了第一臺電視機。

大家一起圍著他家,一起看喜歡的電視劇,跟隨劇情時而鬨堂大笑,時而義憤填膺。

城鎮化下失去的農村記憶:變味的鄉情

黑白電視機(源於網絡,侵刪)

大家都十分高興,並不會想到去攀比。

如今,似乎漸漸有了攀比之風。

這家的孩子買了一款車,雖然不知道牌子究竟怎樣,

但是另外一家一定會讓自己孩子買一個看起來更大氣的車子。

城鎮化下失去的農村記憶:變味的鄉情

大氣的汽車(源於網絡,侵刪)

SUV在農村銷量不錯,固然是因為它道路適應性強,

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

過年的時候開回去看起來更加有氣勢,更能體現自己的面子。

除了車子,他們在一起的聊天也會或多或少涉及攀比。

攀比孩子工作、孫子成績、孩子房子等等,少去了聊天的味道。

90後的孩子,

大都活成了小黑的樣子,

他們渴望故鄉,

卻又難以紮根故鄉。

城鎮化下失去的農村記憶:變味的鄉情

明月寄相思(源於網絡,侵刪)

農村在國家各種利好政策的激勵下,

正在煥然一新,

人們物質生活也極大豐富,

可是,

故鄉的記憶,請不要丟棄。

城鎮化下失去的農村記憶:變味的鄉情

故鄉(源於網絡,侵刪)

(全文完,謹以此文,紀念記憶裡遙遠的故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